有的人重如泰山,有的人轻于鸿毛。
早些年,我们的祖辈们为了我们新中国的长治久安,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从来不和别人诉说自己的苦楚。
但是只要,国家有需要,他们一定会站出来,这就是当年的革命精神,但这样的精神,如今依然延续下去了。
我们身边的很多革命老辈,都是艰苦的一代,他们从来不愿意给国家填麻烦,就是等到自己老了以后,也不愿意占国家的一针一线。
但是生活中却不乏有一些想要“倚老卖老”的人,靠着他们曾经的功绩,想要换取利益,而我们的主人公和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92岁的宋良友
如今的他都已经92岁的高龄了,这个年龄,几乎跨越了一个世纪,一定也经历了很多事情,但他还是那样的低调,如果不是因为一些事情的发生,我们根本不知道他身上发生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国家在年开始,为国内曾经当过兵的将士们,申请了一些福利,而且也是为了统计人员,所以当时很多人都进行了登记。
我记得很清楚,之后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个“军人之家”的牌匾,可以挂在房门外面。
对于军人来说,虽然只是一块小小的牌匾,但是,这是一种荣誉,我有幸也是这样家庭里的一员。
但是在统计的时候,我们的工作人员也发现了很多当年的老兵,他们都是经历了战胜的“洗礼”,上过战场的他们,扛过队友的尸体,也打过敌人的脑袋。
在安徽地区进行采集的时候,就发现了这样一位老人,在之后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他这一生的经历,可真的是跌宕起伏,真的是令人钦佩不已。
他的一生可以算的上是传奇经历了!
别看他92岁的高龄,虽然老年人的病症,都在他身上体现了,但是,他的记忆还是完整的,他这一生走过的路,可谓是记忆犹新啊!
艰苦环境造就人
92岁高龄的他,出生在安徽省,名叫宋良友,那个年代家里的孩子也多,所以宋良友的童年生活,也是在流浪中度过的。
特别是年出生的他,那个时候,国民政府刚成立不久,社会也不稳定,还有残余的地主阶级存在,所以总是能看到宋良友,带着自己的弟弟妹妹外出乞讨。
可想而知,宋良友也算得上是家里的半个顶梁柱吧,所以很多时候,都是需要他外出为家里挣取生活费的。
就是这样艰苦的条件,也没有让宋良友放弃,每天还是会想方设法的为家里挣钱,有时候他会去街上卖报纸,有时候会去擦皮鞋,只要是有收入的,他都会去做。
所以也练就了宋良友坚韧不拔的性格。
但是命运的年轮,总是在转动
当宋良友10岁的那一年,战争爆发了,我们的国民开始了受难的日子,而且波及的范围很广。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也让善良的中国国民,看到了世界残忍的一面,他们打家劫舍的样子,中国人都经历了;他们残害百姓时,可笑的嘴脸,中国人也见到了;还是少年的宋良友就曾亲眼看到过日本军人屠杀老百姓的场景。
可想而知,作为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来说,这是多么残忍的场面,同时也给内心带来多大的伤害。
但是,也就是这样的经历,让那一代人的心理承受力不断增加。
在枪林弹雨中,宋良友躲过了一劫,但是,在他的心里,从此多了一份仇恨的种子——一定要消灭日本在中国的军队。
战争的爆发,也让国民经济萧条不止,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更加的艰难了。
为了给家里减少负担,所以还未成年的宋良友就选择参军,这样一方面可以完成自己仇恨的心理,另一方面,也是帮助家里解决吃饭的问题。
选进八路军
但是由于年龄小,那个时候参军的宋良友被拒绝了。
当时的党派也开始出现纷争,有国民党和我党,像宋良友这样性格的人,怎么可能参加国党呢,所以在共产党来招兵的时候,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加入共产党八路军的行列。
小小年纪的宋良友就有一颗报国的心,也让当时征兵的领导很是敬佩。
但是参军的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光有抱负,没有好的身体素质也是不行的,所以宋良友只能等到自己再长大些,才正式进入军队的行列。
在他进入到八路军队伍的前几个月的时间里,宋良友看到的是八路军给我们老百姓解决问题,帮助老百姓,所以也让他下定决心。
宋良友参加的八路军,也在之后改编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宋良友也是其中的一员,他开始跟着队伍进行各种战斗。
开始参加战斗
刚开始,宋良友也没有什么经验,但是经验来不及战争带来的变化,虽然在老兵们的帮助下,宋良友也知道了一些战场上的事情,但是,当他自己真正参加了,又是另一番场面。
虽然小时候经历过残酷的场面,但是真正在战场上的情景,宋良友还是第一次见到,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那样的战争可是真刀真枪的来,纵使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宋良友,在那样的环境下,也被迫成长了。
战场上,他看到了很多场景:前一秒还在和自己说话的战友,下一秒可能就会惨死在你的面前,也可能你的下一次抬头,看到的是被炸飞的尸体的某一部分,弹到你的眼前。
那样的场面,就是再不成熟的人,也会瞬间成熟的。
而宋良友也跟着自己的队伍,参加了无数的战争,他的战场能力也展现了出来,特别要说的是,在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情况下,宋良友的枪法也变得很准了,好几次危险的情况下,都是宋良友帮助队友化险为夷的。
这样的勇猛,军区的领导也是看见眼里的,出类拔萃的他也吸引了领导们的注意,不过这也是宋良友靠着自己的一刀一枪得来的,他的拼命也是大家都能看到的,所以在宋良友又一次立功的时候,领导决定给他个官当当——成为了尖刀连的班长。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宋良友把自己的战士们安顿的妥妥当当的,也让很多离家的士兵感受到了温暖,但是谁又知道,其实宋良友也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了,每次也只是通过书信的方式告诉家人,自己还活着的消息。
也就是有这样一批像宋良友一样为国家战事付出的人,让我们的新中国在年的10月份成立了,士兵们迎来了希望,战争的年代终于过去了,我们可以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了。
但是,美好的生活被美军打破了——朝鲜战争爆发了。
去朝鲜打仗
按道理来说,朝鲜战争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但是领导人们高瞻远瞩,发现了端倪,看似是朝鲜战争,其实是美军想要进军中国的阴谋。
面对这样的“挑衅”,我们怎么放弃不管,让别人欺负,而且新中国的成立,也预示着,曾经那个被欺负、被压迫的中国,已经不在了。
因此当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候,我国政府立刻选择阻挡,远距离出征朝鲜,帮助他们渡过此次难关。
没几天的功夫,宋良友就和战友们踏上了开往朝鲜的火车,沿途,他看到的是战争残留的痕迹,也能看到朝鲜人民在看到他们来了之后眼中的那股激动。
朝鲜的战场,远比中国和日本的战场要激烈的多,尤其是面对老美这样军事实力超强的国家,他们的战机、军事飞机,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在那样的枪林弹雨下,朝鲜已经破败的不堪一击了。
其实我们看到的电影《长津湖》,里面很多情景就已经再现了,但是战争远比电影要残酷的多。
朝鲜当地的气温也确实是那样的寒冷,我们战士的衣服也都是很单薄的,所以在朝鲜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士兵,真的是数不胜数,可见我们支援朝鲜的力度有多大。
但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要保护好,物资在运送的过程中,士兵们就被美军突袭了,为了保存更多的性命,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在朝鲜战场上的中国士兵,并没有被这样的战争局势所击退,反而越挫越勇,而宋良友所带领的部队,也承担了最艰巨的任务——与美军王牌对抗。
很多人都以为针尖对麦芒,但是就是这样的情况下,美军的王牌军居然也被我们中国士兵击败了。
这也是让美军意想不到的。
但是在这场极寒、差距巨大的战争中,宋良友的很多战友也永远的留在了朝鲜那片土地上,有的是被战火烧死的,有的是被美军的机枪扫射了的,但是还有一部分是被那里的天气冻死的。
朝鲜的战场上,宋良友看到了比之前战争更残酷的场景,但是,这也被他一一克服了。
作为班长的他,更要起到好的带头作用,而且那个时候,大家也需要他的鼓励。
经过三天三夜的奋起反抗,中国人民解放军用最惨烈的代价,击退了美军的攻势。
就是在朝鲜战场上,宋良友的身上开始不满的各种各样的伤疤,很多时候,旧伤危未好,就添了新伤。
所以在宋良友退伍后,作为一名矿工的他,从来没有和工友一起洗澡,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怪人。
但实际情况是,他知道自己身上的伤疤,那些人一定承受不了的,而且只会让别人同情自己,这并不是宋良友想要的。
步入平凡生活的宋良友
战争结束后宋良友幸存了下来,带着他的残体,回到了中国,同时也被授予一等功。
但是这些功绩,在他之后的生活中,他并没有过多的谈及,如果不是因为几十年后需要统计信息,我想,宋良友的事情,很少有人知道。
其实《长津湖》里面的人物,就是以宋良友为原型的。
本来作为抗美援朝的士兵,回国后都受到了各种奖赏,但是宋良友偏偏选择放弃,他退伍转业了,同时也收起了自己的荣誉。
那个时候的中国已经稳定了,开始大力发展经济,所以煤炭行业还是和吃香的。宋良友就选择成为了一名矿工。
和我们理解的成为一名挖煤工人还是有区别的,宋良友选择的却是在要开采矿山,风险反而更大。
他再一次加入了建设祖国的行列里。
正能量的宋良友
由于常年的打仗,很多东西宋良友也不懂,但是宋良友抱着可以学习的态度,都学会了,反而成了大家眼中的“老手”。
就这样,矿工,一当就是30年,这30年,他从来没有暴露过自己的身份,总是默默无闻的做着自己的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但是多少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宋良友都能深切的感受到战争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可就是这样,也让他硬生生的咽了下去。
就像影片里说道的:“我不是什么大英雄,那些留在朝鲜的人,他们才是大英雄。”
也许就是因为这,宋良友才不愿说出自己参加朝鲜战争的经历,自己是踏着他们的希望活着。
反而活着的这个人,是最痛苦的。
所以宋良友在生活中也很少说起自己的朝鲜战场上的那段经历,但是家里的孩子都知道,自己的父亲,获得过很多奖章。
一生要强的人
就是这样的宋良友,在接下里的生活里,义无反顾的按照自己的样子活着。
而且也是机缘巧合下我们知道了这件事情,不然的话,我们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
就是在自己脑萎缩、老年痴呆的情况下,宋良友依然还记得自己部队的编号,可想而知,年轻时的宋良友,信念是多么的坚定!
这30多年的默默无闻,宋良友经历了本不该有的“沉默”,当年那些和他一起回来的很多士兵,都获得了国家的奖赏,但是宋良友却硬生生的放弃了。
就这样一位老兵,给我们展现出了坚韧的精神,同样的,他也告诉我们,不依靠国家,才是真正的勇士。
勇士,永远存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wwjm.com/zcmbyf/14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