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pf.39.net/xwdt/191016/7540336.html
张桂梅在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给同学们讲话??张桂梅这个名字,可能有些人都很熟悉了,此前她就已经上过几次热搜。一次是因为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张妈妈”。上一次的热搜,是引起颇多争议的“全职太太”事件——事情是一个华坪女高的学生,在毕业几年后,带着老公和孩子回到学校,拿了很多钱说要捐款。结果张桂梅校长生气地说“滚出去”,女学生问张校长,是不是你嫌弃我没能力?张桂梅直接说:“是,家庭那么困难,我们把你供到现在,你反而当起了全职太太,指望男的养你啊?女人必须要靠自己!”其实她想表达的东西是:女人要对自己狠一点,要靠自己的能力生活,不能依靠男人。今天,张桂梅的名字又出现在了微博,这次是#张桂梅获评时代楷模#称号。有人说张桂梅是活菩萨,有人说她是中国特蕾莎,有人说她“又老又丑”、“厌男症”、“老妖婆”。如果你不了解一个人是谁,有着怎样的过往,就无法准确评价一个人。今天,我们讲一讲张桂梅的故事。听完后,相信你会有一个自己的评价。年,黑龙江牡丹江市铁岭公社某生产队长老张家,生下了第五个孩子,取名张桂梅。老张是满族人,原籍辽宁岫岩,曾经当过兵,在部队里养马,后来落户到牡丹江铁岭公社,当了生产队的主事人,在村里有一定的威信。生张桂梅的时候,老张夫妇年纪已经很大了,老婆已经48岁,他俩的大女儿都已经27岁,大儿子已经24岁。老张脾气暴躁,老婆又身体不好,常年卧病在床,张桂梅是被哥哥姐姐带大的。她和哥哥的感情特别好,小时候外出不愿意走路时,总是哥哥抱着、背着。被哥哥姐姐宠着的张桂梅,无忧无虑地上到了初中。年,张桂梅初中毕业,母亲已经过世。三姐响应“奔赴祖国边疆、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从黑龙江不远万里,跑到云南省中甸县(现在的香格里拉市)支边。张桂梅也满腔豪情地跟着姐姐过来了。18岁的张桂梅,进入了中甸县林业局工作,先是在林场团支部工作,后来又调到局机关工作,先后任文书、团支部书记和妇女主任。年,由于林业局职工子弟学校教师奇缺,张桂梅到该校当了老师,从此走上教育道路。在此期间,她遇到了自己一生至爱的丈夫。丈夫是大理水电十四局的高中老师,俩人是相亲认识的,但一见就互相认可,就结了婚。张桂梅和丈夫的合影后来,两人还互相鼓励。丈夫考了研究生,张桂梅也考了大学,进入丽江教育学院(现丽江师专)中文系学习。年,张桂梅大学毕业,跟随丈夫到大理市喜洲一中工作。丈夫当了校长,张桂梅是普通老师。此时的张桂梅,过着幸福无比的生活。虽然说此前她住在姐姐家,也过得很好,但是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而和丈夫结婚后,她终于有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家。丈夫除了当校长之外,还会修收音机,也在外面兼一些课,对小两口来说,生活非常宽裕。张桂梅很会享受生活,她爱漂亮,爱玩儿,会给自己涂很红很红的口红,穿上紫色皮鞋、蓝色裤子、红衣服,每天乐呵呵地唱着歌,舞厅进舞厅出。同事们都羡慕地说:“这30多岁的人怎么像小孩儿。”没事的时候,张桂梅喜欢到大理繁华的三月街去逛街,看好的东西就买,从来不会舍不得;他们会经常到全国各地去旅游,有时丈夫校务工作忙,走不开,她就自己一个人去。有一回,她请假跑到成都玩,为了清静,出手阔绰地包下了一整家招待所。张桂梅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02快乐的日子过了5年多。到年底,张桂梅的丈夫突然身体不适,到医院一查,胃癌晚期。从此,世界对张桂梅露出了狰狞的模样。她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把房子卖掉,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全部变卖,总共筹集了20多万元。那年头的20多万,不是小数。但是对于一个胃癌晚期的人来说,这笔钱并不能维持多久。而张桂梅对丈夫爱入骨髓,她希望尽一切可能挽救丈夫的生命,不管多贵的治疗方案都愿意尝试,7千多一天的进口药,从来不停,20多万元,半年多就见底了。丈夫说:算了,别治了。张桂梅看到丈夫的眼睛总是从高处往楼下瞟,又害怕又心痛。她说:没关系,我有工资嘛,怕什么呢?我们能活一天算一天,就等于你陪我一天呗。如果是出了一个奇迹,我们好了,你不需要上班,在家给我做饭,我去上班去就可以了嘛。丈夫说:好。可惜的是,美好的心愿、刻骨的爱情,都没能敌过凶残的病魔。丈夫的癌细胞逐渐扩散到肺部,继而到全身,治疗的过程极其痛苦。张桂梅又找亲属和单位借钱,但是谁都知道,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无底洞,都婉言拒绝了。后来所有钱全都花光了,只能拿掉氧气罩,拔掉管子,准备出院。但是由于病得已经实在太重,氧气刚拔掉没多久,丈夫就走了。丈夫走的那一天,张桂梅无比难过。她心想:都怪我,我这个妻子太无能了。医院大厅的椅子上放声痛哭,然后想着,丈夫没了,我也不活了,就恍恍惚惚地走到大街上,准备撞车自杀。一辆汽车疾驰而来,张桂梅一动不动地站在马路中间,闭上眼睛,准备迎接死亡的到来。但是司机的驾驶技术十分高超,刺耳的刹车声和急速转向的声音过后,车和张桂梅擦身而过,蹭到了衣服,但是没有伤到人。吓傻了的司机对张桂梅吼道:你要死可以选择别的方式,不能这么坑我啊,我上有老下有小啊!司机的话喊醒了张桂梅。她心想:是啊,我为什么要去坑别人啊?医院,请求太平间的人把丈夫从冷柜里搬出来,抱着尸身痛哭一场,然后依依不舍地火化了。此后,张桂梅几乎变成一具行尸走肉。她也回学校教课,但是已经完全没有了生活的心思。高兴了还吃点饭,不高兴了也管不着了,就那么饿着。晚上睡觉,经常睡着睡着就醒,因为又梦见了丈夫。有一天,她批改学生作文,看到一位写道:我们再也看不到张老师美丽的笑容了,她每天都是哭兮兮的样子,我们看了都喘不过气来。张桂梅心中一痛。她心想,不行,我不能这样子影响别人。我需要换一种生活。于是,她向上级提出申请,离开了大理,去到了丽江市华坪县,当了华坪中心学校的一名老师。年,39岁的张桂梅孑然一身地来到华坪。随身带的,除了自己的衣物,还有丈夫最常穿的几件衣服。03华坪位于八百里凉山的西南深山之中,地瘠民穷。即便到现在,那里仍然是中国最穷的地方之一,更别说24年前。在那里,张桂梅接触了很多贫困学生,他们吃不饱、穿不暖,很多孩子上着上着就辍学了。张桂梅这时已经完全忘了以前潇洒的日子是怎样的了。她把自己有限的工资拿出来,自己吃最差的饭菜、穿最差的衣服,省下来的全部用于学生。碰到有孩子辍学,她一家一家跑到学生家里去说服,把孩子拉回学校,自己帮孩子承担学费。当看到一些孩子在寒冷的冬天冻得瑟瑟发抖时,她把自己的衣服都送给了孩子们,包括她留下了作为纪念的丈夫从前穿过的毛衣和棉马甲。她跟孩子说:这是我丈夫穿过的旧衣服,如果你不嫌弃的话,就送给你。你要吗?孩子说要,她就把丈夫留下的最后的衣物,全都给了孩子们。有人问:为什么都送给别人呢?不给自己留一点念想吗?张桂梅回答:我要顾活人呐。年4月,张桂梅感觉自己消瘦得厉害,肚子经常很痛,而且越鼓越大,到医院一查,原来得了严重的子宫肌瘤。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已经在她的肚子里长到5个月的胎儿那么大。医生建议马上动手术,不然后果会十分严重。张桂梅想,孩子们马上就要中考了,如果现在换老师,可能会影响到考试成绩,便强忍着没有去。等到7月份,孩子们考试完,她才借了几千块钱,到昆明把手术给做了。医生说:不知道你是怎么忍过来的,肿瘤把内脏挤压得已经移位了,肠子都和腹后壁黏连到了一起……手术后,医生建议她要好好休息,至少要调养半年。但张桂梅只休息了20多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被调入新设立的华坪民族中学,担任了毕业班的班主任、文科教研组长、校妇女主任等多个职务。由于身体虚弱、长期劳累,又没有遵医嘱好好调养,张桂梅的病情很快复发。这一次,她的心里起了“干脆别治了,病死算了”的念头。一方面,丈夫已经去世,她本来也没有太多可留恋的。另一方面,看病需要花很多钱,她的积蓄早已因给丈夫看病而花光,现在微薄的工资,也还要想着照顾贫困的孩子们,根本就不够治病用的。要找单位开口,她开不了这个口。在这样的拖延之下,张桂梅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有天上课时,实在撑不住,在讲台上直接晕倒了。等醒来时,她发现学生和同事医院。孩子们说:老师,你不能走,你要看着我们考大学,看着我们研究生毕业,我们会来管你的。张桂梅看着学生们殷切的眼神,站起来拔掉针头,说:孩子们,走,我们接着上课。张桂梅在给孩子们上课学生们坚决要求张老师加强休息。以前,每天晚上是张桂梅看到孩子们睡着之后才去休息,现在,孩子们要看着张老师睡觉之后,才去继续学习,然后睡觉。同事们也纷纷表示了关切。有一回,张桂梅去水房打水,一位年轻的女老师拉着她说:张老师,你一定要好好治病,钱不用担心,有我们呢。张桂梅的眼泪哗地掉下来。此时,她的事迹也逐渐传开来,从县城到最偏远的山村,人们都知道民族中学有一个张桂梅,自己吃最差的、穿最差的,把工资都分给学生,把衣服都分给学生,自己得了病不治,把钱都省下来给学生。很多人都主动给她捐款。在一次县政协对民中的考察中,校领导介绍了张桂梅的事迹,在场的政协委员都被感动落泪,向张桂梅三鞠躬致敬,并当场捐款六千多元。另一次全县妇女代表大会上,她的故事也引起了台下哭声一片,有位代表把自己身上剩的最后10块钱车费都捐了,自己走了6个小时山路回家。后来张桂梅到山里去找这个人,想把钱还给她。但是所有人都不承认。张桂梅内心的火,又被热情的华坪人民给点燃了。她心想:我又不是什么人物,人家凭什么捐钱给我,对我这么好呀。我得活下来,就用余生为这个地方做点事吧。张桂梅再次做了手术,活了下来。她认为是华坪人民给了她第二次生命,这是她欠这块土地上父老乡亲的情。她也将用自己的生命去偿还。04张桂梅把自己活成了华坪县的传奇。她教的课、带的班,成绩总是最好。对待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她完全像母亲一样,倾注了完全的爱。有一个美国慈善组织“妈妈联谊会”想捐资在华坪与政府共建一所孤儿院,由于听说过张桂梅的事迹,指名要她担任院长。于是,年3月,张桂梅成为了华坪儿童之家的家长。“儿童之家”这个名字也是她起的,没有用“福利院”等常见的名称,因为她不想让孩子出去后受别人歧视。这种发自内心的体贴,在张桂梅身上处处有体现。后来她创办女校时,从来不说“贫困女生”,而只说是“大山里的女孩子”。她认为,贫困是一种隐私,不应该作为标签贴在人身上。当了儿童之家的家长后,这个从来没有当过妈妈的女人,一下子拥有了36个孩子。张桂梅和孩子们在一起这些孩子大的12岁,小的两岁,都是被遗弃的孤儿。有的已经在流浪中形成了孤僻的性格,有的因为被爸妈遗弃而具有强烈的不安全感,有的身体有各种残疾。孩子们又是打架,又是哭闹,小一点的孩子随地大小便,把脏污弄得裤子上、被子上、墙上到处都是……一个毫无育儿经验的人,要照顾一个这样的孩子,都难上加难,何况是三十多个。就这样,张桂梅每天从学校上课回来,就要忙着哄孩子,督促大的学习,带着小的睡觉,半医院,有时还要到处去寻找乱跑的顽皮娃,向前来投诉孩子们调皮捣蛋的邻居们道歉等等。有一次中秋节,几个孩子看到别人吃月饼,就想尝一尝月饼是什么味道。但是张桂梅学校的事太忙,忽略了这件事。孩子们就想鬼点子,拆了法院的铁栅栏去废品站,换了点钱买月饼。等法院的人找上门来,张桂梅才知道事情。给法院的人道过歉之后,她过来问孩子们事情真相,孩子们都不肯说,气得她举起手要打孩子,可终究还是没有打下手去。她跟孩子们说:是我疏忽了,对不起大家。以后你们想要吃什么,就和我说,我去给你们买。这些曾经没有人要、受尽伤害的孩子,在张桂梅这里健康、快乐地成长。后来很多考上了大学,组织了家庭,拥有了自己的幸福生活。05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这样的功绩,应该可以称得上伟大了吧?但是对于张桂梅而言,她的伟大,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倾尽全力去爱这些孩子的同时,张桂梅了解到的这些孩子背后的故事,让她心里无比沉重。有一位山里的妇女,在田里干活。一个路人来问路,可能她没听见,路人就拉了一下她的衣服。结果,这位妇女认为,我被陌生男人摸了,太丢人了。回到家就上吊自杀了。她老公也想,我老婆被陌生男人摸了,我真丢人现眼,也跟着自杀了。于是,两个孩子就成了孤儿。另一位妇女,很幸运地和丈夫非常恩爱,但是却摊上了一个愚昧的婆婆。她生二胎的时候,在家里土法接生,遇到难产。在痛苦之中,她请求婆婆把丈夫叫来,想和他最后说几句话。婆婆说:女人生孩子男人不能进来,不然男人会倒霉。硬是不肯去叫自己的儿子来。结果,这位可怜的妇女在极度痛苦和遗憾中死去,至死都没有见到自己的丈夫一面。这位丈夫,也因为没能在妻子最需要自己的时候陪伴在旁,每天痛苦不堪,只能用烧酒来麻痹自己,结果在耕田时,倒在水田淹死。留下的孩子就成为孤儿。在大山里,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它们让张桂梅的内心无比刺痛。张桂梅想:我一定要做点什么,来改变这种现状。她认为,这些惨剧的发生,归根到底是因为愚昧。如果那位干农活的妇女不是那么愚昧,她就不会认为被别人拉一下衣服,是一种需要用死去洗刷的耻辱;如果那位生孩子的妇女不是那么愚昧,就不会在家里用土法接生,导致一尸两命的悲剧;如果那位婆婆不是那么愚昧,就不会坚决阻止儿子和儿媳见最后一面,留下相爱的两人至死不能见面的遗憾,让自己的儿子悲伤而死。她觉得,一个母亲的愚昧,会导致整个家庭的愚昧。一个女性如果读了书,有了文化,拯救的是整个家庭的未来。我如果能救一个女性,就等于救了三代人。从此,张桂梅心里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我要在这大山里办一所全免费的女校,让那些因贫困和愚昧而辍学的女孩子都能够上高中,上大学!我要把大山里女孩子的贫困和愚昧,从我这里阻断!06办一所高中,需要投入巨量的资金,购置校舍、盖教学楼、建实验室……对于张桂梅来说,这无疑是天文数字。凭她个人的能力,根本是不可能办到的。她向政府部门提出了请求。但是华坪是一个贫困县,没有多余的财政力量来支持新建一所女子高中,只能支持张桂梅在华坪一中设立一个“桂梅班”。张桂梅认为,一个班的招生规模太小,而且作为一个班级,在教学、生活等方面都要服从学校的统一管理,她自己理想中的教育方式就无法全面实施。最终,她婉拒了政府的好意。决定自己去寻找社会资金来办女校。张桂梅把自己的身份证、工作证和历年获得的各种奖励、媒体对她的报道文字都复印了。走上街头去募捐。刚开始,她觉得这样特别丢人,在街头徘徊了很久,都没敢开第一句口。但是想起那些失学的女孩子和因为母亲的愚昧而堕入悲惨的孩子们,她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开口了。不出意外,大部分人都把她当成骗子,说你有手有脚的干点什么不好,为什么要做这种骗人的事。有人说这个女人精神有问题。还有人放狗出来咬她。如此“乞讨”了整整一年,才筹集了两万多块钱,离建成一所女校还差十万八千里。她也找一些企业家和社会组织去募捐,但是大家听到是要建一所免费的高中,都只能抱歉地摇摇头。年,张桂梅被当地选为十七大代表,赴北京开会。在会议期间,一位女记者因为发现张桂梅的裤子破了一个大洞,对她产生了好奇,就拉着她到酒店房间,让她讲讲自己的故事。于是,张桂梅就讲了自己想建一所免费女校的梦想。记者被她的经历和梦想深深打动,写了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这篇报道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人看了文章以后,都来联系张桂梅,说要帮助她实现梦想。丽江市和华坪县从并不宽裕的财政收入里硬是挤出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很多企业家也表示愿意捐款,县里又划拨了校园用地。张桂梅梦想多年的学校,终于开始筹建。8年初,张桂梅和一位企业家到北京参加一个电视节目,这位企业家承诺愿意给学校捐助万元。教学楼一层的楼道里张贴着女高的捐款人和对应的捐款金额摄影/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霍思伊到北京后,她接到老家打来的电话,说哥哥病重快要去世,想见她最后一面。张桂梅从小和哥哥姐姐感情好,前年还专门回去看过他们。当时哥哥姐姐都已经七十多岁,为了能和她多说会儿话,晚上睡觉都一起挨着睡。当时亲情浓厚的六天团聚,让张桂梅觉得“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六天。”听到哥哥病危的消息,张桂梅恨不得马上回到他的身边。可是这边的节目已经安排好,无法更改,她更怕如果无法成功录制节目,有可能会错过企业家的这一次捐助。于是只好强忍着内心的焦急,先参加了节目录制。等录完节目,她打电话回去,家里说,人已经没了,你还回来干嘛,别回来了。张桂梅大哭一场。那段时间,她的心里特别消沉,觉得对不起哥哥。而家里人这边,也责怪她只顾学校不顾亲人,后来有事也不找她了。有一次,她做梦梦到自己的姐姐在满山地找什么东西。她问姐姐,你在找什么?姐姐说,我在找住处。醒来后,她马上给家里打电话。姐姐的女儿告诉她,妈妈刚刚去世了。就这样,她最后两个最亲的人去世,她都没在身边。日后说起来,张桂梅也是满心的懊悔和遗憾。但是她也说:有时候做一些事,是必须做出一些选择,什么都顾的话,我是顾不来,只好放弃自己小家的那一部分。她并不认为自己这样做的对的,只不过是太无奈。她说:大家不要百分之百学我,人还是要有天伦之乐。我是无奈之举,不是我非要这么做。我是因为遇到那种状况,必须付出我的天伦之乐。他们不需要这样。我也不希望他们老想着我们,想要过我这种清苦的生活。不需要,他们该怎样去生活,就怎样去生活。张桂梅接受采访/图源《面对面》078年8月,张桂梅梦想已久的华坪女子高中正式开始招生。学校招生的原则是,只要是丽江各县农村贫困的初中毕业生,即使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分数线,只要愿意读书,都收下。学校不收学费、住宿费和书本资料费,每人还发3套校服和箱子。第一批招收个学生,很快有6个辍学,张桂梅跑到辍学孩子的家中苦苦劝说,只劝回两个。因此,第一年的华坪女高,全体学生是96名。由于没有入学成绩要求,很多学生的基础特别差。张桂梅刚开始想采用相对自由一点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能自主学习。但是试了两个月,发现完全无效,很多同学没有学习的自觉性,而且基础差到连老师的讲课都听不懂,有的孩子甚至需要从小学的知识开始补起。

华坪女高教师在宿舍楼走廊辅导学生陈欣波摄

后来张桂梅改变了教学思路,采用了死读苦读、应试教育、题海战术的传统方法。学生们凌晨5点半起床,半夜12点20睡觉,吃饭、出操、上厕所的时间,都要求快、快、快,每天就是拼命学习。从那以后,她在学生中获得了“大魔头”的外号。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开始慢慢追上来了。但是很快,老师队伍又出了问题。由于学校的条件实在太艰苦,工资低、待遇差,张桂梅的要求又高,老师的教学任务太重。半年的时间,17名教职工,有9名忍受不了辞职了。老师跑了一多半,学校经费也常常处于不足状态,学校很快要办不下去了。政府部门建议把华坪女高关停,学生转入其他学校,并且承诺对她们继续免费。张桂梅很不甘心就此放弃,但是学校留不住老师,肯定就办不下去。最后只剩下的8名老师,每人都承担了双倍繁重的教学任务,如果哪一个绷不住也辞职,学校就只能关闭了。张桂梅心急如焚,但又无法可施,几乎绝望。这一天,她在翻看最后留下的8位老师的资料,突然眼前一亮:她发现8位老师,竟然有6位是共产党员(包括她自己)。这就是希望!她把党员们召集起来,讲了学校的困难情况,然后说:咱们这有6个党员。如果是抗日战争年代,这个阵地上哪怕只剩下一个党员,这个阵地就不会丢掉。今天我们还有6个党员,我们要把这块扶贫的阵地,给党丢掉?其他5位党员低头不语。张桂梅问: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党员们说:你说怎么办?张桂梅说:我们来重温入党誓词。于是她们就在二楼画了一个党旗,把入党誓词写在上面,然后6个人对着党旗,重新宣誓。还没宣誓完,6个人都哭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图源网络08在这样的精神之下,华坪女高教师队伍稳定下来,熬过了最难的时间。年,第一届学生毕业,综合上线率达到惊人的%,有5名学生考上了一本。这个成绩在大城市的好学校不算什么,但是在这个凉山上的贫困县,却已经是惊人的奇迹。张桂梅治校,几乎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填了进去。早上,她比学生们起得都早;晚上,睡得比学生们都要晚。她没有自己的宿舍,而是在学生宿舍和学生住在一起。有一个细节不得不提,张桂梅身患骨瘤、肺气肿、小脑萎缩等多种疾病,连走路对她来说都是一个负担。她的被子从来不叠,也不让学生给自己叠,因为如果被子叠好的话,晚上她没有力气,拉不开。张桂梅每日要在身上和手上贴满止疼膏,否则手无法弯曲而就在这样的身体条件下,这么多年来,为了掌握学生情况,张桂梅走访了一千多个学生家庭。学生们全都是来自大山深处,张桂梅拖着病体,艰难地爬过一座又一座山。碰到极度贫困的,她会把自己身上的钱都掏出来留下;要辍学的,她苦苦劝说,甚至不惜发火大骂,一定要把孩子带回学校;看到学生家长衣着单薄,她把自己的外套留下,自己冒着寒风走回家……年,华坪女高的一本上线率是40.67%,本科上线率82.37%,在整个丽江市排名第一。这个成绩,已经比很多教育大省的省级重点中学都要厉害。很多本来上不起学的女孩子,从这里飞出去,飞向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名校。有人质疑张桂梅搞填鸭式教育。张桂梅说:我们都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我们这里有的孩子,她连起跑线都够不着,她的父母连起跑线在哪里都不知道。她不是不心疼学生们。但是她知道,这些孩子的命运已经够苦,她们比优越家庭的孩子起步条件差得太多,如果再不拼命,只能继续沉沦在令人绝望的贫困之中。今天拼命追赶,明天就可以稍微喘一口气。有很多学生大学毕业后,想要回到女高来工作,回馈女高。但是张桂梅定了一个规矩:出去以后,不要再回来。要去到更好的地方,不要背着沉重包袱,不要老想着自己起飞的地方。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继承了她的精神。碰到有更贫困的地方,更需要老师的地方,华坪女高毕业的学生都是第一个报名。值得一提的是,文章开头提到被张桂梅骂哭的黄付燕,并没有让老师失望。她很快又考了特岗老师,到贫困地区的学校任教去了。年,张桂梅已经六十多岁,身患多种重疾,曾经两次被医生下病危通知书。她的生命,可能已经到了春蚕即将丝尽,蜡炬就要成灰的时候。但是她创造的事业,不会消亡;她伟大的精神,终将永存。她的学生说:“老师老了,我们长大了。我们要继续她未竟的事业。”有人说她是活菩萨,有人把她称为中国的特蕾莎。我想说,张桂梅的伟大,已经不需要用任何别的人来比拟。她,就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她就是张桂梅。-END-作者简介:何加盐,一个专门研究牛人的牛人。曾在政府工作,后创立咨询公司,现为咨询顾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wwjm.com/zcmbjc/11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