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语
人到老了的时候,都需要周边人的照顾,特别是不能动的时候,一刻都离不开人。
如果老人脾气好的话,那照顾ta的子女们也少了很多委屈和数不清的烦心事;那如果脾气不好呢?那在眼前的子女,日子就难过了,操心操肺不说,还得忍受心理折磨。
人人都希望自己家的老人,通情达理,不为难子女。
但今天,我要讲的这个案例,是案例里的主人公以全新的视角,来诠释老人临终前的的胡搅蛮缠和脾气暴躁,他说:这是爱不是“作”。
二,真实案例
讲述者:杨青林,63岁。(为方便叙述,全文采用第一人称)
01
我叫杨青林,今年63岁,小学教师退休。
退休这几年,我干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回农村老家陪父亲。原来我工作忙,不能经常回家,就靠两个姐姐一个弟弟,他们轮流给我父亲送饭。
我父亲一生要强,不愿拖累任何一个子女。
不管哪个孩子去叫他,他都不去,只在自己的家里,整天就那一句话:我还能动,又不是瘫痪了,你们要是真孝顺,给我送顿饭就行,其他的就不用管了。
就这样,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轮流送饭。
弟弟因为家隔得比较近,所以就频繁一点,基本上每天都要过去看看,他有时在院里晒晒太阳,有时听个收音机,有时蹲在家门口跟别人聊个天,看上去过得也不错。
02
退休后,我回到了老家。
想弥补这几年来留下的遗憾,现在,我有了大把的时间,父亲还在,一切正当好。
我回到老家,跟父亲同吃、同住、同睡,他很多时候都愿跟我聊天,但他总是有一搭没一搭的,我也不在意。他最喜欢听得——就是我在城市里教学的所见所闻,有时候一讲就是一下午,没听够的时候,盼着我下次再讲。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那时家里还用煤油灯,为了节省灯油,吃了饭就要把火熄灭。然后,父亲就给我们几个孩子,讲个故事,相比吃不饱肚子的时代,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光。
03
在我的照顾之下,父亲不但话多了,而且也变得更开朗了。
有时,他会跟我开玩笑:你看你这娃,都把我照顾胖了,这样可不行,有句话说的好,叫有钱难买老来瘦。
我们相处的特别和谐,他把我当孩子,我也把他当“孩子”,两个“孩子”,经常笑成一团,不分大小。
但时光没有在这一刻定格,它继续往前走,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时间都会一直前进。
在去年三月份的时候,他突然变了脾气,时而朝我发脾气,时而把饭倒掉,时而就在我的碗里放土……
04
我想,他是糊涂了吧,也没介意。
但发现他晚上经常流泪,无声的眼泪,问他哪里不舒服,他就特别不耐烦:你怎么那么多废话,我不舒服还在家里么?你以为我是傻子么?
后来,更离谱的事情发生了,他故意把尿尿在了床上,然后随意大小便,用手拿着大便到处抹,墙上、地上,甚至是桌子上,都有他的脏手印。
我实在不能理解,他没有小脑萎缩,也没变傻,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那一阶段,我很痛苦,为自己的无能为力,也为父亲的“作”。
有时候,看他把床上弄得那么脏,我都想干呕,在日复一日的照顾中,我被拖得精疲力尽,甚至,有时候想离开、彻底离开。
这样的日子,大概过了半年,我觉得自己快撑不住了,但父亲却在一个冬天的晚上悄然离去了,他是在睡梦中笑着离去的。
05
说句遭天谴的话,虽有伤感,却更觉得更是一种解脱。
但是日子过得越久,我越觉得父亲不对劲,他不瘫不傻,为什么最后半年却如此折腾呢?
直到现在,我才想明白,他感觉到自己命不久矣,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气我们,用来减轻我们的痛苦(他离去后)。
他越“作”,我越生气,他消失后,我的悲伤就会越小,也不至于沉浸在无边无际的痛苦和念想里。
当我幡然醒悟的时候,泪水不禁湿了眼眶,父亲一生都在为我们着想,即便离去了,还在想办法减轻我们的痛苦。
可惜,时间不会回转,否则,我会抱着“作”的父亲,好好爱他、好好陪他。
三,小结
现实中,照顾老人确实不容易,再加上他们跟孩子一样,说哭就哭、说笑就笑,容易让人情绪崩溃。
或许,他们是以另一种方式疼爱我们,就像案例中的男主人公一样,其父亲为难他,只不过是想他离去之后,孩子们不要太痛苦。
自然轮回,一切都有定数,只希望活着的人不要沉浸在悲伤里,这何不是另一种爱呢?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wwjm.com/zcmbjc/11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