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什么都别得病”,疾病预防对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女性要如何远离疾病保持健康的体魄呢?以下的女性必备的13个健康小常识,就可以帮你预防疾病。
1、经常使用抗菌产品会有反作用
洗手用肥皂和水就足够了,用太多抗菌产品不仅无法预防感冒和流感(这些疾病是由病毒传播而不是细菌),而且可能会影响人体内的菌群平衡,让更为强势的细菌处于支配地位,并使对健康有益的细菌难以生存。
2、喝红茶可预防牙龈疾病
口腔中的细菌会形成数千个小血液凝块,导致动脉变窄,而动脉窄化是引发心脏病的一个常见原因。所以,预防牙龈疾病很有必要,对抗蛀洞和减少牙斑(牙龈病先兆)的最佳方法之一是喝红茶。
红茶不仅能杀死牙斑上引起蛀牙的细菌,还能让细菌失去和牙斑中其他细菌结成凝块的能力,以降低牙菌斑的总面积。
3、补充叶酸能降低黄斑变性的风险
叶酸是一种维生素补剂,大多数妇女把它和预防婴儿出生缺陷联系在一起,至少在孕后前12周应该服用微克叶酸。叶酸还能降低女性与衰老相关的黄斑变性的风险。老年黄斑变性是一种无法治疗的渐进性眼疾,可导致失明。
4、少喝碳酸饮料
有些可乐类产品含有磷酸盐形式的磷酸,用来改善口味,但是其也被认为会影响钙吸收。研究显示,可乐与老年妇女的低骨矿物密度有特定关系。美国国家骨质疏松协会建议,女性要尽量少喝这种冒气泡的饮料。
5、体重较轻的女性,更可能患上骨质疏松症
一个人的理想体质指数是24左右,这意味着身高1、63米(平均身高)的女人体重应该是64公斤。太瘦会影响生育。例如体质指数不到18、5的女性怀孕的概率较低,体重较轻(体质指数低于19)的女性更可能患上骨质疏松症。
6、拒用激素替代疗法,减少患癌风险
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组合疗法,会增大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一旦停药就会出现患病风险)。雌激素和孕激素都会增大患卵巢癌的风险,而只补充雌激素会增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7、不吸烟,远离肺癌、宫颈癌
不吸烟不仅能远离肺癌,而且还可能会远离宫颈癌。吸烟的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高2倍。
8、想要宝宝,多晒太阳
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是卵巢多囊综合征,导致排卵异常。很多患有卵巢多囊综合征的女性或者因不明原因不排卵的女人大都缺乏维生素D,而紫外线是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每天晒太阳20分钟,足以帮助身体合成这种维生素。
9、享受日光浴,服药要慎重
一些常见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包括维生素、胆固醇类药物、高血压药物、糖尿病药物、避孕药,常会让皮肤对阳光更敏感,引起皮肤烧灼。
10、多吃香蕉,增加“愉快激素”
抑郁症与“愉快激素”5-羟色胺的低水平有关。5-羟色胺缺乏常由色氨酸的不足引起,后者不能在身体中自行合成。补充的最好方法是吃大量富含色氨酸的食品,如香蕉、李子等。
11、滴酒不沾,避免乳腺癌
即使每天喝一杯葡萄酒,也可能会使乳腺癌风险从9、5%增加到10、6%。随酒精摄入量的增大,任何癌症的风险都会增大。
12、生育最好在30岁前,哺乳降低患乳癌风险
怀孕和哺乳会降低雌激素,而雌激素是“培育”癌症的一种激素。与其他年龄段的女性相比,30岁前生2个孩子的女人可降低患乳腺癌风险7%。哺乳时间越长,得乳腺癌的风险也越低。哺乳还可以降低胆囊疾病风险7%,即使只哺乳1个月也能降低风湿性关节炎风险25%。
13、负重练习可治疗腰背痛
如果患上了腰痛症,治愈它的最佳方法是进行负重锻炼,如哑铃和杠铃,有助于强壮身体,包括腹肌,使腰部支撑力更强。
脑鸣给人们带来痛苦是非常大的因为脑鸣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一旦出现脑鸣的医院去进行治疗这样才会得到根治,下面就请相关的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脑袋嗡嗡响,真痛苦,这种声音是脑鸣。常感觉脑内有各种声音,如流水声、蝉鸣声等,响时昼夜不停。使人抑郁烦躁不安,常伴有耳鸣、眩晕、失眠、健忘等症,继而引发紧张焦虑,神经衰弱,脑萎缩等症状。耳朵是声音的传递器官,本身不会发出声音,所以声音来源于脑内。
专家提醒:长期脑鸣会导致高血压、神经衰弱、抑郁症,脑动脉硬化以及脑萎缩等疾病。因此脑鸣一定要抓紧治疗,千万拖不得,治疗越早见效越快,脑鸣治不好,关键是没有选对方法。很多患者把脑鸣当耳鸣治疗,不但越治越重,还会延误病情。脑鸣是因大脑神经功能紊乱,脑髓空虚,脑神经细胞元受损及病变所致,自觉脑内如虫蛀般鸣响,这种鸣响多为较低调的嗡嗡声;和耳鸣绝不能混为一谈。因此治疗脑鸣的关键是对症治疗,辨证施治,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通鸣生髓汤》是专家组结合上千例脑鸣患者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目前唯一比较成熟的一种脑鸣治疗方案。
《通鸣生髓汤》通过中医汤药口服将脑鸣的治疗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补益心脾,宁神安心,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第二阶段,疏肝行气,肝性刚,喜条达,主疏泄,肝伤则会气机逆乱,风邪内动,上扰巅顶,加重脑鸣;肝气畅达则脑鸣减轻。
第三阶段,补益肝肾,益脑生髓,彻底解决脑鸣困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wwjm.com/zcmbzz/13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