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什么症状 http://www.sz-qlw.com/

↑点击屏幕上方肖林无障碍学习》   《伤科按摩学》复习指南

第一单元伤科按摩学概述

细目一:伤科按摩学的研究范畴

要点:筋及筋伤的内涵。

要点解析:

1.筋的内涵:筋,古代《说文》解释为:“肉之力也,从肉从力从竹。竹,物之多筋者。”这说明了筋的特点即肌肉与力量。《素问?痿论》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素问?五藏生成论》说:“诸筋者皆属于节。”即与骨节部分紧密连接的软组织结构称之为筋。综合以上论述,认识了古代“筋”的含义,再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我们可以从解剖结构和功能特点两方面理解中医“筋”的内涵:解剖结构,中医的“筋”相当于现代解剖学中四肢和躯干部位的软组织,主要指肌肉、筋膜、肌腱、韧带、腱鞘、滑液囊、椎间盘、关节软骨盘等软组织。从功能特点角度看,中医的筋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功能,其一是约束关节,即维持骨关节的稳定性,此类从力学角度看是静力性的、维持性的,主要由韧带、关节囊、腱鞘、软骨盘等结构组成;其二是运动关节,即为骨关节的运动提供动力源,此类从力学角度看是动力性的,主要由肌肉组成。

2.筋伤的内涵:筋伤,现代医学称为软组织损伤,是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凡人体各个部位的关节、筋络、肌肉、筋膜、肌腱、韧带等,受到外来暴力撞击、强力扭转、牵拉、压迫或因不慎而跌仆、闪挫,或体虚、劳累过度以及持续运动、经久积劳等原因,所引起的机能或结构异常,而无骨折、脱位或皮肤破损者,均称为筋伤。“筋出槽”、“骨错缝”是中医伤科的特有术语。“筋出槽”可以理解为筋的形态结构、空间位置或功能状态发生了异常改变,从而表现为筋强、筋歪、筋断、筋粗、筋纵、筋转等多种形式。广义的筋出槽,周身各关节周围均可发生;而狭义的筋出槽则较少见,虽然有槽的筋腱也不少,但仅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胫后肌腱和腓骨长短肌腱等少数肌腱的出槽(滑脱)相对容易出现。骨缝是骨关节的正常间隙。骨错缝则是骨关节的正常间隙或相对位置发生了细微的异常改变,从而引发以局部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骨错缝时必然有筋出槽发生;而筋出槽时不一定有骨错缝发生。

细目二:伤科按摩的筋骨整体观

要点:伤科按摩的筋骨整体观。

要点解析:

1.筋骨整体观的基础:从解剖角度看,骨关节为软组织提供框架支撑和三维空间运动轨道,而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则为骨关节提供连接、稳定和动力功能,两者在生理上相辅相成,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当有急慢性损伤时,伤骨必然连及筋肉,伤筋也肯定影响骨关节的功能,因此常被称为“伤筋动骨”,这充分体现了伤科疾病筋、骨的辩证关系。从力学角度看,骨组织、韧带、关节以及脊柱的椎间盘构成了脊柱、四肢和躯干的静力性稳定结构;肌肉、筋膜与相应的软组织构成了脊柱、四肢和躯干的动力性稳定结构。

2.筋骨整体观的内容:

(1)筋骨辨证:骨关节、椎间盘退变与软组织损伤是骨伤疾病演变过程中的两个方面。骨关节、椎间盘退变固然可增加软组织损伤的机会,软组织损伤同样会影响脊柱和四肢骨关节的稳定和运动功能,进而加速骨关节、椎间盘的退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且软组织损伤在骨伤疾病的急性发病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2)检触结合:伤科触诊是判断疾病部位、解剖层次、疾病性质、轻重程度的重要依据。在诊断过程中,触诊的目的是“寻痛点、定层次、辨伤情”,特别在伤科按摩中,触诊更是手法治疗的前提。与此同时,影像学、超声学等辅助检查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临床资料,使我们对疾病诊断和病情发展有了更加整体的把握。

(3)手法有度:明确诊断后,运用按摩治疗时,应遵循“一松解,二调整”的原则。放松类手法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软组织的力学特性,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恢复功能的目的。脊柱和四肢骨关节调整类手法可解决同一关节平面的异常位移(包括前、后、左、右的水平位移及左、右的旋转位移等)。手法对脊柱关节的调整可以改善压迫物与神经根之间的空间关系,调整椎间孔和侧隐窝内径等;对四肢关节的调整可以松解关节周围的粘连,改善活动范围。这种对脊柱和四肢骨关节的整体曲度和运动范围的改善,改变了不同节段的应力分布,从而取得了更好的临床疗效。

第二单元骨折、脱位与筋伤辨析

细目一:损伤的分类

要点:

要点解析:损伤的分类及各类损伤的辨析。

(1)按损伤部位分类:可分为骨折、脱位和筋伤。中医按筋伤病理特点分为瘀血凝滞、筋伤断裂、筋纵弛软、筋挛拘急和筋出槽等。现代骨伤科则将软组织损伤分为扭伤、挫伤、裂断伤、撕脱伤和碾挫伤等。

(2)按损伤的过程和外力作用的性质分类: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急性损伤是指由突发暴力造成的损伤。慢性损伤或慢性劳损是指由于外力持续作用、劳逸失度或长期不正确的姿势导致的损伤,亦称劳伤。

(3)按损伤后就诊时间的长短分类:分为新鲜损伤(受伤时间比较短,一般为2~3周内)和陈旧损伤(受伤时间比较长,一般为2~3周以上)。陈旧损伤亦包括陈旧性骨折、陈旧性脱位、慢性筋伤及宿伤(陈旧性内伤)。陈旧性损伤的特点是既往一般有损伤史,多为日久失治或久治未愈,或缓解后又因某些诱因而反复发作。

(4)按损伤部位的皮肤或黏膜完整与否分类: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是指由钝性暴力作用而致的损伤,受伤部位的皮肤或黏膜完整,无创口。开放性损伤由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碾挫造成,受伤部位的皮肤或黏膜因破裂而出现创口。

(5)按损伤部位的多少及严重程度分类:分为单发性损伤、复杂性损伤和多发性损伤(指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较严重损伤),如多发性骨折、多发性软组织损伤。骨折、脱位、筋伤又有各自不同的分类。骨折有不完全骨折和完全骨折之分;脱位有完全脱位、不完全脱位(半脱位)、单纯性脱位、复杂性脱位之分;根据筋伤的病理特点及损伤程度可分为瘀血凝滞、筋伤断裂、筋纵弛软、筋挛拘急和筋出槽等。

(6)按损伤前组织结构是否正常分类:分为外伤性骨折(脱位)和病理性骨折(脱位)。

(7)按损伤因素的性质及种类分类:可分为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物性损伤以及复合性损伤。

细目二:损伤的病因病机

要点一:损伤的病因

要点解析:

1.分为外因和内因。

(1)外因:分为外力因素如钝器击伤、平地跌倒、高处坠堕等)和外感六淫。无论何种形式的外力,分析其性质均可归纳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依据间接暴力的不同性质可分为传达暴力、扭转暴力、杠杆暴力)、肌肉收缩力、持续劳损力四类。

(2)内因包括:年龄、体质、局部解剖结构、职业性质、病理因素五类。

要点二:损伤的病理

要点解析:

1.骨折的病理:年龄、健康状况、解剖位置、结构、受伤姿势以及骨骼病理等因素的影响,同一形式的外力,可以造成不同的损伤,反之亦然。

(1)骨折的移位方式有:成角移位、侧方移位、缩短移位、分离移位、旋转移位

(2)移位程度和方向的因素包括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与暴力的大小、作用方向及搬运情况等有关。内在因素:与肢体远侧段的重量、肌肉附着点及其收缩牵拉力等有关。

2.脱位的病理:骨关节面的正常对合关系遭到破坏,关节囊亦有不同程度的破裂,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亦常有撕裂,甚至可伴有骨折和神经血管的损伤。

3.筋伤的病理:筋伤的基本病理变化为瘀血凝滞、筋伤断裂、骨节错缝。其特点是:

(1)筋膜、筋腱的脉络受伤,血溢脉外,形成血肿,导致局部气血流通受阻,运化失常,水湿停留于肢体的局部,继发水肿。

(2)创伤血肿或炎性反应致使气血瘀滞,脉络不通,而产生疼痛。

(3)由于疼痛和肿胀的影响,或筋伤断裂,或骨节错缝,或神经损伤,或关节内软骨板破裂,致关节交锁,或受伤组织的粘连、纤维化、骨化,凡此种种,均可造成肢体关节的活动障碍。

现代医学认为,软组织损伤后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由于致伤因素、出血、凝血等引起的炎性反应,表现为损伤局部的充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出而出现水肿。此外,严重损伤可引起人体一系列的全身应激反应,主要表现在内分泌与代谢方面。

4.骨错缝的病理:因关节失去了正常解剖位置,关节周围的关节囊、韧带被拉紧,而使错缝关节不能自行复位;或错缝关节内产生负压,将滑膜吸入关节腔内,阻碍关节自行复位,而引发疼痛与功能障碍。

脊柱关节的骨错缝,一般是由于脊椎小关节、椎间盘及相关软组织规律性的退行性变,首先是椎间盘组织的水分明显减少,使椎间盘组织的体积相对变小,其周围软组织的弹性降低,张力、承重力及抗扭转力均逐渐减小。每个人均在不知不觉中,脊柱已发生了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如椎间隙变窄、椎间纤维环破裂、椎间小关节稳定性降低等,从而引发临床症状。

当骨关节发生错缝后,由于骨关节不能自动合缝,所以关节周围的某些筋,必然发生离槽、扭曲甚至弛纵,日久,必然发生卷挛、粘连,因而临床上出现了急慢之别。急性损伤,逐渐延续为慢性疼痛,从新鲜的急性骨错缝、筋出槽,逐渐发展为陈旧性的慢性劳损,长期不愈。

细目三:损伤的诊断:诊断是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在诊查过程中,必须遵循“由浅及深,由局部至全身”的原则,认真询问患者的受伤史,贯彻望、闻、问、摸、动、量全面检查的方针,结合必要的放射及实验室检查,予以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及时、准确、全面的诊断。

要点一:损伤的病史

要点解析:损伤病史的询问要点有:首先问清患者的受伤情况,包括询问暴力的形式、大小、方向、作用部位等;其次问清准确的受伤时间、是否多次受伤及受伤时间与主症(如疼痛、功能障碍)的关系等;再次问明伤后全身情况,如有无昏迷(昏迷的时间、中间有无清醒期等)、呼吸困难、腹痛等;最后要查问伤后处理情况,如患肢处理、制动、搬运情况。对开放性骨折还需问清伤口包扎或缝合情况,止血带使用、种类及时间等。对陈旧性损伤则要详细询问伤后治疗及练功情况以避免重复错误,少走弯路。

要点2:损伤的临床表现。

要点解析:

1.全身表现:一般损伤,如无并发症,全身症状不甚明显或不严重。但由于损伤局部瘀血停聚,积瘀化热,可出现发热(血肿吸收热,体温多在38度以下),多在1周内恢复正常。伴随发热可出现口干、心烦、尿赤、便秘、夜寐不安等症。

2.局部表现

(1)损伤的主要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2)损伤的特殊体征有:

1)压痛:任何损伤均会存在压痛,压痛点常为损伤部位,故确定压痛点是寻找病损部位的最直接方法。伤后局部存在固定且局限的压痛(如环形压痛)、间接压痛(如叩击痛、挤压痛)是骨折的主要体征。尤其对无移位骨折、深部骨折、隐匿骨折及骨骺损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2)畸形:移位骨折、完全脱位及严重筋伤均会在损伤局部出现畸形。

3)骨擦音:是骨折的特征之一,系由于骨折两断端相互碰撞、摩擦所引起。骨折端摩擦、碰撞会引起患者疼痛加剧,并可加重局部损伤,所以不应为寻找骨擦音而无故活动患肢。骨擦音的正确检查方法为用手指轻压局部,逐渐加重,再逐渐轻放,在一压一放时即可听到并感到骨擦音(感)。

4)关节盂空虚:是关节脱位的特征之一。

5)弹性固定:亦为关节脱位的特征。

6)异常活动:在损伤中,骨折后和关节韧带完全断裂后都会出现异常活动。应该注意的是,异常活动亦会加重患者的痛苦和可能造成新的损伤,故不宜反复进行检查。

要点三:损伤的辨证思路与诊断方法。

要点解析:

1.筋骨辨证注重触诊:

(1)辨明筋骨位:利用触诊定位损伤部位的同时,需要明确损伤的性质、层次、程度等。

(2)触诊定伤情:

1)触诊的内容有:压痛、畸形、异常活动、弹性固定和肿块五方面。

(2)触诊操作的原则是:先远后近、先轻后重、由表及里三方面。

3)常用的触诊手法有:触摸法、挤压法、叩击法、旋转法、屈伸法、摇晃法六种。

2.气血辨证,四诊合参:气血辨证是骨伤科常用的全身性辨证方法。当患者在筋伤时,出现气血的病理变化,则应考虑两者之间的联系。如慢性伤筋时,如果本就气血亏虚,导致血不养筋,则应在按摩治疗的同时,四诊合参,根据气血多寡,加用益气补血方剂,以改善全身的气血状态,从而增强疗效。急性筋伤时,常使用固定方式来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患者多表现为气滞血瘀,此时加入一些行气活血的药物可以加速消肿止痛的效果。

细目四:损伤的并发症:损伤并发症是指在骨折、脱位、筋伤的过程中或在对其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全身或(和)局部的异常现象。有些并发症可于短时间内危及生命,必须紧急处理;另一些则需要与原发损伤同时治疗或待原发损伤康复后再处理。

要点一:骨折并发症

要点解析:外伤性休克、感染、内脏损伤、血管损伤、脊髓损伤与周围神经损伤。此外,骨折并发症还有坠积性肺炎、褥疮、尿路感染、缺血性肌挛缩、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骨坏死等。

要点二脱位并发症

要点解析:早期并发症和晚期并发症两类。早期并发症有骨折、神经损伤、血管损伤、感染等;晚期并发症有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缺血性骨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

要点三:筋伤并发症

要点解析:筋伤常见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1.早期并发症:骨折(撕脱性骨折)、关节脱位、神经损伤、血管损伤

2.晚期并发症:①肌肉萎缩(废用性肌萎缩);②关节强直;③骨质疏松;④组织粘连;⑤肥厚增生与管腔狭窄;⑥钙化、骨化和骨质增生;⑦关节游离体。

细目五:筋伤的治疗

要点一:筋伤的治疗原则及常用手法。

1.筋伤疾病的治疗原则:筋骨并重(“筋柔才骨正,骨正则筋柔”)、急慢有别、内外兼治、防治结合。

2.筋伤的手法治疗:所谓手法治疗,主要是指医者运用双手治疗筋伤疾患的方法,属中医外治法的一种。

(1)手法治疗的作用:①舒筋活络,消肿止痛;②错缝复位,筋位归槽;③解痉止痛,活络除痹;④松解粘连,通利关节;⑤防治废痿,促进修复。

(2)手法操作的原则:

1)明确诊断;

2)对手法治疗步骤做出计划(手法力度遵循轻、重、轻的原则);

3)熟练掌握各种手法;

4)熟练掌握局部解剖关系及骨关节正常活动范围;

5)根据施法部位不同,恰当安排选择体位;

6)根据病情及患者体质状态,选择好手法的轻重程度;

7)施术时应思想集中,从容沉着;

8)正确掌握手法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3)手法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有:急性闭合性筋伤、慢性筋伤、骨折、脱位、筋伤等引起的关节僵直、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萎缩、退行性骨关节病、痹病等原因引起的疼痛、关节活动不利等。

2)禁忌证有:①肿胀严重者,肿胀局部慎用手法治疗;②骨折、脱位及肌腱、韧带等软组织大部或完全撕裂者禁用;③诊断尚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特别是伴有脊髓损伤体征者禁用;④伴有严重脑、心、肝、脾、肺、肾疾病者慎用。;⑤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禁用或慎用;⑥施法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者慎用;⑦肿瘤、骨关节感染性疾病、骨质疏松症等患者禁用或慎用;⑧妊娠妇女及各种传染病、精神病患者及对手法治疗有恐惧心理、不愿合作者慎用。

(4)手法的技术要素:由于历史原因,手法的流派和种类较多,但任何手法的组成均离不开手法技术的基本要素,它包括手形、着力部位、力度、节律、方向等。  

(5)筋伤按摩常用手法分类:伤科按摩手法根据骨伤科疾病的特点与治疗目的,一般可以分为理筋手法和调整关节手法两个方面。

要点二:固定、药物、练功等治疗方法。

要点解析:

1.固定治疗:筋伤疾患,尤其是急性筋伤早期局部肿痛较甚者,必须局部固定制动,以缓解关节周围软组织痉挛,减轻疼痛,利于软组织的修复。

(1)固定的作用:①维持手法治疗的效果;②利于消肿止痛、解除痉挛;③创造筋伤的修复条件;④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2)固定的注意事项:①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②注意观察固定后肢体的血运情况;③预防压疮的发生;④适当抬高患肢;⑤掌握固定位置与固定时间;⑥指导患者积极练功。

(3)固定方法

1)綳带固定法:绷带固定法材料简单,应用方便,固定范围可大可小,压力均匀,很适合于筋伤外固定。尤其在应用外敷药基础上,外加绷带包扎固定,药物治疗与局部固定兼而有之,多用于关节附近軔带扭伤。;

2)弹力绷带固定法:弹力绷带固定法除有一般绷带的特点外,还具有维持时间长、弹力持续作用于固定部位、有利于某些分离组织的靠拢或压迫止血的优点。如桡尺远侧关节损伤分离。

3)胶布固定法:具有材料简单、应用方便的特点,多用于韧带、肌腱撕裂等损伤;

4)纸板固定法:其优点是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纸板硬度和厚度可调节,可将纸板裁剪成各种形状,而且捆绑后舒适,不影响气血流通,不易发生压迫性损伤,多用于小关节错缝复位后的固定;

5)石膏固定法:其优点是能根据肢体形状塑形,且坚固而不易变形,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多用于严重筋伤需要制动者,如韧带、肌腱的断裂伤等,或有其他合并症的筋伤。

2.药物治疗

(1)筋伤内治法:内治法常用的剂型有汤剂、酒剂、丹剂、丸剂和散剂等,近年来也有把内服药制成针剂、冲剂或片剂的,更方便于临床使用。

1)初期治法:筋伤初期(伤后一到两周)。此期以气滞血瘀、疼痛、肿胀或瘀血化热为主。根据“结者散之”的原理,宜用攻利法,常用攻下逐瘀法、行气活血法和清热凉血法等。

2)中期治法:筋伤中期(伤后三到六周)。病情虽已减轻,但仍有一定程度的疼痛、肿胀,同时可能出现肝、脾、胃虚弱,形成虚实兼有之证。治疗上宜攻补兼施,调和营卫,以“和”法为主。常用和营止痛法和舒筋活络法。

3)后期治法:急性筋伤后期(筋伤六周以后)。瘀血、肿胀基本消除,但撕裂损伤之筋尚未愈合坚固,经脉未能完全畅通,气血、脏腑虚损之证突出。其治法应同于慢性筋伤,以补益为主,常用补养气血法、补益肝肾法。因损伤日久,若调护不当,复感风寒湿邪者颇多,故后期治法还包括温经通络法。

(2)筋伤外治法:外治法是一种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置于损伤部位,对损伤局部进行治疗的方法。外用药物主要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体内发挥疗效,临床上大致可分为敷贴药、搽擦药、熏洗湿敷药和热褽药等。

3.练功疗法:练功疗法又称功能锻炼,即通过运动加强肢体功能活动而达到防治疾患的一种有效疗法。实践证明,练功疗法治疗筋伤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加速瘀去新生,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和功能恢复,是提高和巩固临床疗效必须重视的一种治疗方法。练功的作用有:①活血化瘀,消肿止痛;②濡养关节;③避免关节粘连;④恢复肢体功能,巩固治疗效果。

第三单元上肢伤筋

细目一:肩关节周围炎

要点一:肩关节周围炎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肌腱、韧带、滑膜囊、关节囊)发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可简称为“肩周炎”,是以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筋伤病证,临床上又称“五十肩”、“冻结肩”、“肩凝”、“肩痹”、“漏肩风”等。

本病易发于四十五岁以后,多见于缺乏适当的肩关节功能活动者,其发展有自愈倾向,自愈期大约为两年,预后良好。

2.病因: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有两个:一是年老体衰,;二是感受寒凉,睡眠当风。另外,急慢性肩部扭挫伤、肩关节骨折与手术、颅脑外伤、肿瘤、中风等引起上肢运动障碍的疾病也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原因。

3.病理:各种原因作用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使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渗出,产生无菌性炎症。若失治误治,渗出物未能完全消散、吸收,反而机化、粘连,致使相邻的不同功能的肌肉、肌腱之间发生粘连,功能活动受到牵制而引发疼痛及活动受限。

要点二: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慢性起病,多见于四十至五十岁的人群,女性多于男性,冬春季节好发。

2.症状: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症,兼有肌肉萎缩。疼痛特点为:遇寒加重,遇热减轻,日轻夜重,常可影响睡眠。功能障碍的特点是:肩关节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至少出现两个以上功能活动方向的受限。其中,以患者外展外旋受限最为多见。

3.检查:

(1)压痛点在肩髃、秉风、肩贞、天宗、曲池等处,常有不同程度的压痛。急性期局部压痛点多位于结节间沟、喙突,慢性期局部压痛点多位于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附着处、冈上肌附着处、肩胛内上角等处,恢复期可无明显压痛。

(2)做肩关节各方向运动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检查,与正常运动度比较。急性期可见肩关节运动范围减少,以外展、外旋时最为显著;慢性期各方向运动均比正常减少1/4?1/2,严重者肩肱关节运动完全消失;恢复期可首先恢复外旋运动,继而为外展运动。

(3)在慢性期和恢复期可出现患肩肌肉萎缩、僵硬和肩峰突起等表现,以冈上肌和三角肌萎缩最为明显。

(4)X线片于病程久者可出现骨质疏松,冈上肌键钙化,大结节处有密度增高的阴影,关节间隙变窄或增宽等现象。

要点三:肩关节周围炎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

(1)分期根据本病的进展情况,在临床上可分为三期:一是疼痛期,病程大约一个月,有的可持续两到三个月;二是僵硬期,疼痛逐渐减轻,但肩关节活动越来越受到限制,活动范围减少到二分之一左右,病程约持续六个月左右;三是恢复期,各种症状逐渐恢复,在各种功能活动中,首先是外旋活动逐渐恢复,其次是外展和内旋。病变早期以疼痛为主(肩痹),病变后期功能活动明显受限(肩凝)。

(2)诊断要点为:病史加肩周压痛广泛加肩关节运动受限方向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以及肩部肌肉萎缩。

2.鉴别诊断:本病要注意和肩部其他筋伤、神经根型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病证进行鉴别。

(1)肩部其他筋伤:本病与肩部其他筋伤的鉴别点:一是本病的功能活动受限出现在主动、被动活动两方面,而其他肩部软组织损伤病变多为主动活动障碍而被动运动正常;二是本病的压痛点多,而其他病证痛点单一。

(2)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也可出现肩部及上肢痹痛,也可因痛而不愿主动抬举运动上肢,但被动运动肩关节时功能活动正常。如与肩周炎联合为病,则称“颈肩综合征”。临床上,有许多患者先患颈椎病,后因上臂麻木、疼痛、乏力等不愿活动肩关节,致使肩关节缺乏适当运动,进而引发肩周炎。

(3)斜角肌损伤综合征:斜角肌损伤综合征除上肢痹痛外,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伴有患肢血管受压现象,血管阿德森试验阳性,压痛点多位于锁骨上窝处(缺盆)。

(4)肩部肿瘤、结核:肩部肿瘤、结核的疼痛多剧烈,伴有特殊体征,X线检查有助诊断。

(5)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有游走性疼痛并波及多个关节的症状,遇寒冷刺激或静止时疼痛较重,遇热及轻微活动后则疼痛减轻,但过劳后病情又会加重。有时肩部可出现轻度红肿,但活动范围多不受限。

(6)肩关节结核:肩关节呈弥漫性肿胀,发病年龄在二十到三十岁之间,老年人较少见,X线检查对本病有鉴别意义。

(7)化脓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多属于血源性感染,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伴有全身发热、恶寒,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要点四:肩关节周围炎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理筋止痛,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恢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

2.经络及取穴:以手三阳经在颈肩部及上肢的循行路线为操作重点,可选取抬肩、条口、颈臂(锁骨中点稍内侧旁开零点五寸,直上一寸,可在锁骨中点稍内侧,锁骨下动脉搏动上方)、天宗、肩贞、秉风、曲垣、肩中俞、肩外俞等腧穴。

3.手法操作:

(1)放松手法:滚揉肩部、弹拨点揉痛点、侧卧滚揉、环转肩部、按揉肩前、点按条口、

(2)肩关节被动运动: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背侧。医者对患肩施以推肩拉手内收法、前屈后伸捏筋法、扣肩揉搓扛动法、环转活动肩部法。最后搓抖牵拉上肢结束操作。

4.注意事项:

(1)急性期手法应轻柔缓和,并适当限制肩部活动,慢性期手法刺激宜重,并适当配合功能锻炼。

(2)注意局部保暖,并配合温热敷等。

(3)嘱咐患者自己进行功能锻炼,以巩固手法治疗效果。如患侧手指爬墙、患侧抡重锤法(以软绳系重物,手握软绳,作肩关节外展外旋的抡转运动)、甩湿毛巾法〔以手握湿毛巾一端,将另一端尽量向高处(铁丝上)甩挂,反复进行〕、体后拉手法(患肢背手,以健手牵拉患手,尽力向上提拉运动)、双肩内收外展法(双手手指相扣,置于颈后,使双肘尽力靠近或远离)。进行功能锻炼时,应注意循序渐进,不能过度劳累或用猛力,避免引起不良后果。

细目二:冈上肌肌腱炎

要点一:冈上肌肌腱炎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冈上肌腱炎是指因冈上肌肌腱的无菌性炎症,引起肩部疼痛及功能活动受限的一种病症,属肩袖损伤范畴。

2.病因:急性损伤、慢性劳损、自身蜕变三者是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3.病理:在上述病因的作用下,冈上肌肌腱局部充血、水肿,产生急慢性无菌性炎症,经久不愈,可继发纤维化、机化、变性、钙化或断裂、粘连而出现临床症状。

要点二: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多发于四十岁以后,除急性损伤者外发病多缓慢,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

2.症状:

(1)急性损伤疼痛剧烈,可放射至冈上窝及三角肌下附着点(肱骨三角肌粗隆、臂臑穴),上肢外展及内、外旋时可引起疼痛加剧。慢性损伤主要表现为肩部酸痛无力,喜热怕凉,劳累后加重。

(2)患者肩关节主动外展受限。患者在以肩关节为轴作上肢主动外展运动时,三十度以内及六十度到一百二十度范围内出现疼痛,特别是八十度到一百一十度内疼痛最为剧烈,动作常因此不能完成或坚持,超出一百一十度后,患者主动外展运动则无障碍。

3.检查:

(1)  压痛点多局限于肱骨大结节处(肩髎穴),急性期可触及肿胀,拒按。慢性期可触及阳性反应物,喜按。症状较重时,在冈上窝、结节间沟处亦可出现压痛。

(2)  病久不愈,可出现肩袖萎缩,以冈下肌、小圆肌及骨胛下肌明显,偶尔可见到三角肌变厚变粗。

(3)  疼痛弧试验阳性。

要点三:冈上肌肌腱炎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肩外侧近肱骨大结节处疼痛;压痛点多局限于肱骨大结节处;肩关节主动外展疼痛加剧,被动外展运动正常;可出现肩袖萎缩;疼痛弧试验阳性等症状及检查即可做出诊断。

2.鉴别诊断:本病要注意与肩周炎、冈上肌肌腱断裂、冈下肌和小圆肌损伤进行鉴别。

(1)肩周炎:冈上肌腱炎压痛点主要在肩部外侧、肱骨大结节附近,主动运动障碍明显,特别是在肩关节主动外展六十度到一百二十度期间疼痛明显加剧,超过一百二十度疼痛反而减轻。肩周炎表现为肩部的多个压痛点,且出现多方向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受限。

(2)冈上肌肌腱断裂:冈上肌腱炎主动外展六十度到一百二十度受限是因为挤压肌腱导致疼痛引起,而并非肌腱自身病变,局部痛点按压片刻或封闭后,其功能活动受限消失或明显减轻。冈上肌肌腱断裂出现功能障碍是由于肌腱本身断裂导致,在局部封闭后,疼痛减轻,但肩部外展活动仍然不能完成。

(3)冈下肌和小圆肌损伤:冈下肌和小圆肌,由于其作用相同,所以在临床上多同时受到损伤,只是损伤程度不同而已。冈上肌腱炎以肩胛冈上方、肩外侧疼痛明显,肩井穴、巨骨穴有明显压痛。冈下肌和小圆肌损伤的下方、肩后侧疼痛明显,天宗穴、肩贞穴有明显压痛。冈上肌损伤,肩外展时疼痛,并出现疼痛弧实验阳性;冈下肌和小圆肌损伤,肩外旋抗阻力试验阳性。

要点四:冈上肌肌腱炎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理筋止痛,消炎止痛。

2.经络及取穴:以手三阳经在肩部及上臂的循行路线为操作重点,可选取秉风、肩井、肩髎等腧穴。

3.手法操作:滚揉放松肩部、点揉腧穴、弹拨痛点、肩部按动法,最后以提拿搓擦肩部结束操作。

4.注意事项

(1)急性期手法应轻柔缓和,手法操作时间不宜过长,并适当限制肩部活动,尤其是外展运动。慢性期手法刺激宜重,可适当延长操作时间。

(2)注意避风寒,局部保暖,并配合热敷等。

(3)适当配合功能锻炼,如肩部缓慢地外展。

细目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要点一: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肩关节活动时,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反复在肱骨结节间沟摩擦而引起退行性改变,腱鞘充血、水肿、粘连、纤维化及增厚,使腱鞘的滑动功能发生障碍,以肱骨结节间沟疼痛、压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炎症性疾病。

2.病因:其病因为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

3.病理:在上述两种原因作用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产生无菌性炎症(局部水肿、渗出、出血),病久可导致粘连、变性或断裂。

要点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多有明显急性肩部上举、外展外伤史或反复肩关节屈伸劳损病史,可因受寒或一次轻微外伤而诱发。

2.症状:

(1)患者自觉肩关节前外侧(结节间沟处)酸痛或钝痛,可有刺痛,昼轻夜重,严重时可波及整个肩关节及三角肌,常影响睡眠。

(2)患者多不敢运动肩关节,不敢提重物,愿意前臂屈曲贴靠胸前,以避免因肩关节运动而引起疼痛。

3.检查:

(1)压痛点局限在结节间沟处,并可摸到肿胀、变硬的肱二头肌长头腱。

(2)运动肩关节,尤其是上肢外展后伸时疼痛剧烈,抗阻力屈肘外展外旋时可引起疼痛加重,但不如上肢外展后伸时典型。

(3)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紧张试验阳性。

(4)  X线检查可见肱骨结节间沟变浅、狭窄,沟底或侧面有骨赘形成。

要点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肩外侧近肱骨大结节处疼痛;压痛点局限在结节间沟处;上肢外展后伸时疼痛;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紧张试验阳性;X线检查等症状、体征即可做出诊断。

2.鉴别诊断:本病要注意与肩周炎、冈上肌腱炎、肱二头长头肌腱滑脱进行鉴别。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滑脱: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滑脱,触诊时结节间沟可触及异常凹陷,摸不到正常的肱二头肌长腱,患者屈肘及前臂内外旋时,可在肱骨小结节内侧处触及滑动的肌腱(即有异常隆凸),肩关节外展运动明显障碍。

要点四: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理筋止痛,消炎止痛。

2.经络及取穴:以手三阳经在肩部及上臂的循行路线为操作重点,可选取肩井、肩髎等腧穴。

3.手法操作:操作步骤及手法见冈上肌肌腱炎,只是操作部位稍有不同。

4.注意事项:见冈上肌肌腱炎。

细目四:肱骨外上髁炎

要点一:肱骨外上髁炎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肱骨外上髁炎又称桡侧伸腕肌腱劳损、肱桡滑囊炎、肱骨外上髁症候群,俗称“网球肘”,是临床最常见的肘部筋伤疾病。本病因急慢性损伤所致,患者出现肘外侧疼痛,并影响伸腕和前臂旋转活动,好发于网球运动员及家庭妇女、木工、钳工等前臂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者,右侧多见。

2.病因:本病的发生与急性损伤、慢性劳损,以及外感风寒湿邪等有关。

3.病理:上述病因可引起前臂伸肌腱在肱骨外上髁附着点的撕裂、肱骨外上髁骨膜炎、肱桡关节外的滑囊炎或肱桡关节滑膜嵌顿、支配伸肌的神经分支创伤性炎症以及环状韧带变性等一系列复杂的病理变化,而这些病理上的变化又可引起肌肉痉挛、局部疼痛或沿伸腕肌向前臂放射性窜痛。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肘部筋肉劳损,复感风寒外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血不荣筋而引起肘部疼痛、活动不利。

要点二: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起病缓慢,患者多有肘部职业劳损史。

2.症状:

(1)肘外侧局限性疼痛,逐渐发展,呈持续性酸痛,有时可放射到前臂、腕部或上臂。

(2)伸腕和前臂旋转活动受限,患者因疼痛不敢做扫地、拧毛巾、端重物等动作,严重可出现前臂旋转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掉落。

3.检查:

(1)肱骨外上髁后外侧、肱桡关节间隙、桡骨头及桡骨颈外缘有明显的压痛点,前臂上段桡侧的筋肉组织轻度肿胀、压痛或僵硬感。

(2)肱骨外上髁炎试验(密耳试验)阳性,抗阻力伸腕试验阳性。

要点三: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病史、肘外侧局限性疼痛、肘部的压痛以及肱骨外上髁炎试验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本病要注意与旋后肌综合征、肘关节扭挫伤鉴别。

(1)旋后肌综合征:本病以前臂背侧肌无力为主症,表现为前臂旋后、伸拇、伸指、腕背伸无力,没有感觉障碍,压痛点在桡骨头的前外方,肌电图检查有助于对旋后肌综合征的诊断。

(2)肘关节扭挫伤:有明显的外伤史,肘部肿胀或有皮下瘀血,呈强迫性半屈曲位,肘部活动受限。

要点四:肱骨外上髁炎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舒筋活血,剥离粘连,消炎止痛。

2.经络及取穴:以手阳明大肠经在上肢部的循行路线为操作重点,可选取缺盆、极泉、肩髎、曲池、扭伤、手三里、合谷等腧穴。

3.手法操作:拿滚臂肘、点拨腧穴、弹拨痛点、旋摇屈伸,最后以搓擦臂肘结束操作。

4.注意事项:

(1)  患者治疗期间尽量避免患肢受凉,减少前臂旋前和伸腕动作,以免病情反复。

(2)  按摩的同时可配合理疗和药物治疗;保守疗法无效且症状严重者,应考虑手术松解。

细目五:肱骨内上髁炎

要点一:肱骨内上髁炎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肱骨内上髁炎又称前臂屈肌总腱损伤,俗称“学生肘”、“高尔夫球肘”,是由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造成肱骨内上髁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患者以肘内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筋伤疾病。本病多见于需反复屈伸腕关节的手工操作者,但临床上远不及网球肘那样常见。

2.病因:主要是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

3.病理:上述两种原因使肱骨内上髁肌腱附着处受到牵拉,产生无菌性炎症,失治误治迁延不愈,渗出物可继发机化形成粘连,使肌腱有效长度变短,从而更易造成重复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肱骨内上髁炎属中医的“伤筋”范畴。肘部筋脉的急慢性损伤,导致气血瘀滞、经络不通,筋失儒养而产生疼痛。

要点二肱骨内上髁炎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多为缓慢发病,有肘部职业劳损或急性损伤病史。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工人、运动员等人群。

2.症状:

(1)肱骨内上髁及其周围酸痛不适,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可向前臂掌侧扩散。劳累及阴雨天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

(2)前臂旋前、主动屈腕时疼痛加剧,肘关节不能充分伸展或过屈,伤肢酸软,屈腕无力,小指、无名指可出现间歇性麻木感。

3.检查:

(1)肘内侧轻微肿胀,肌腱钝厚变硬呈条索状,肱骨内上髁部有明显压痛,尺侧腕屈肌及指浅屈肌有广泛压痛。

(2)握拳抗阻力屈腕试验、抗阻力前臂内旋试验及旋臂伸腕试验阳性。

要点三:肱骨内上髁炎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肱骨内上髁及其周围疼痛不适、肱骨内上髁局部压痛、肘内侧轻微肿胀以及握拳抗阻力屈腕试验、抗阻力前臂内旋试验及旋臂伸腕试验阳性等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本病要注意与旋前圆肌综合征、肘管综合征、骨化性肌炎进行鉴别。

(1)旋前圆肌综合征:发病缓慢,无明显外伤史。前臂掌侧由正中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支配的若干肌肉麻痹,表现为屈指肌、屈拇肌无力,还可以有旋前方肌无力。

(2)肘管综合征:部分患者有肱骨内髁部附近的骨折病史。以逐渐出现患侧尺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为早期症状,主要表现在前臂及手的尺侧半,进一步还可出现小鱼际肌及骨间肌的萎缩。第3、4指指深屈肌及尺侧屈腕肌肌力减弱,甚至呈现爪状指畸形。肱骨内上髁后内侧部(尺神经沟处)有压痛,可经前臂尺侧向第4、5指放射。叩击肱骨内上髁部有过电感。

(3)骨化性肌炎:本病多在外伤后发生肘关节内软组织钙化,肘部广泛疼痛,并有关节功能障碍,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要点四:肱骨内上髁炎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2.经络及取穴:以手少阴心经及手太阳小肠经在肘以下的循行路线为操作重点,可选取缺盆、极泉、少海、尺三里(与手三里穴相对)、神门、合谷、后溪、腕骨等腧穴。

3.手法操作:滚揉前臂、点拨腧穴、揉拨痛点、摇转屈伸、拿擦搓揉。

4.注意事项:

(1)患者治疗期间避免用力屈腕、前臂旋前等动作,勿提重物;局部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凉刺激。

(2)患者应主动做屈肘和前臂旋后、过伸等功能锻炼。

细目六:旋后肌综合征

要点一:旋后肌综合征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旋后肌综合征又称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症、桡管综合征等,是桡神经深支在肘关节远侧被旋后肌卡压,产生前臂伸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常见于中老年男性。

2.病因:旋后肌腱弓与骨间背侧神经的解剖位置关系是本病的内在因素,旋后肌急慢性损伤以及旋后肌处占位性病变为本病的主要外因。

3.病理:本病病理主要为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在旋后肌腱弓处受压而发生功能障碍。受压部位神经苍白、变扁、有压痕,神经近端粗大,呈假性神经瘤变化。若失治、误治,骨间背侧神经长期受压可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旋后肌综合征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由于肘部筋肉急慢性损伤,气血瘀滞,经络不通,筋脉失于濡养而发生本病。

要点二:旋后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起病缓慢,多无明显外伤史。好发于需反复旋转前臂的手工劳动者。

2.症状:

(1)肘外侧及前臂近端伸肌群疼痛,劳累后加重。

(2)桡神经深支支配的肌肉乏力,伸掌指关节、伸拇指、外展拇指无力,伸腕偏向桡侧。有时桡神经支配区有麻木感。本病特征是垂指而不垂腕,只有运动障碍而感觉基本正常。

3.检查:

(1)桡骨头的前外方压痛敏感,有时可发现局部肿胀或触及包块。

(2)中指伸直试验、前臂旋后抗阻力试验阳性。

(3)肌电图检查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

要点三:旋后肌综合征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病史、肘外侧及前臂近端伸肌群疼痛、桡骨头的前外方压痛敏感、中指伸直试验、前臂旋后抗阻力试验阳性以及肌电图检查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本病要注意与桡神经高位损伤、肱骨外上髁炎进行鉴别。

(1)桡神经高位损伤:桡神经若在肱桡关节平面以上损伤,如肱骨髁上骨折、臂丛神经损伤及颈椎病等,不仅表现有桡神经支配区的运动障碍,而且还表现有感觉障碍。

(2)肱骨外上髁炎:本病的疼痛和压痛点在肱骨外上髁的上下,伸腕和前臂旋转活动受限明显,密耳试验阳性,抗阻力伸腕试验阳性。

要点四:旋后肌综合征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2.经络及取穴:以手三阳经在肘及前臂部的循行路线为操作重点,可选取缺盆、极泉、曲池、扭伤、手三里、合谷、外关等腧穴。

3.手法操作:拿揉前臂、点按腧穴、揉拨前臂、屈伸旋摇、滚擦前臂。

4.注意事项

(1)患者治疗期间尽量减少前臂旋转活动,避免患肢劳累、受凉。

(2)按摩治疗的同时可配合理疗和药物治疗;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者可做手术治疗。

细目七:腕关节扭伤

要点一:腕关节扭伤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腕关节扭伤是指因外力作用造成腕关节活动超出正常范围,导致腕部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引起以腕部疼痛、肿胀、功能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筋伤疾病。本病临床上较为常见,可发生于任何人群。

2.病因:跌仆闪挫、用力不当等直接或间接暴力,亦有因腕关节超负荷量的过分劳累而引起。

3.病理:上述原因导致腕关节被动运动超出正常生理活动范围,造成其周围肌腱、韧带附着处甚或关节囊撕裂伤。韧带的损伤可因腕关节扭伤的方向不同而异,腕部过度背伸易伤桡腕掌侧韧带,反之则易伤桡腕背侧韧带;过度尺偏易伤桡侧副軔带,反之则易伤尺侧副韧带。伤后局部水肿、渗出,产生无菌性炎症。如果渗出物未能完全消散吸收,可继发机化粘连,引起慢性疼痛。

腕关节扭伤属中医的“腕部伤筋”范畴。由于用力扭转或跌仆,致使腕部筋脉受损,气血瘀滞,而引起腕部肿痛、活动受限。

要点二:腕关节扭伤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腕部有跌仆闪挫等明确的外伤史。

2.症状:

(1)腕部损伤较轻者一般疼痛不甚,或仅在大幅度活动时才有疼痛;严重扭伤,则疼痛较重;亦有因未经适当治疗或复感风寒湿邪迁延转为慢性疼痛者,可因劳累或天气变化而加重症状。

(2)严重扭伤者可见腕部肿胀。

(3)腕关节活动时疼痛加剧,腕部乏力,运动不灵活。

3.检查:

(1)在腕关节周围有明显压痛点或触及筋肉组织异常改变,其压痛点多在桡骨茎突、尺骨茎突、第一腕掌关节桡侧、第5掌骨基底部、腕背侧或腕掌侧正中等处。

(2)损伤韧带的牵拉试验阳性;肌腱损伤时,相应的肌力抗阻试验阳性。

(3)X线检查桡腕关节一般无异常发现。如疑合并骨折,可在伤后两周再做X线片复查。

要点三:腕关节扭伤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明确的外伤史、腕部疼痛肿胀、腕关节周围压痛、损伤韧带的牵拉试验阳性,以及X线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本病要注意与腕部骨折、月骨无菌性坏死以及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进行鉴别。

(1)腕舟骨骨折:多因摔倒时手掌着地。肿胀多集中在鼻烟窝处(即阳溪穴处),局部压痛明显,将腕关节桡偏挤压时引起疼痛,而牵拉时疼痛不明显。腕关节X线片可确诊。

(2)月骨无菌性坏死:本病可有外伤史,但病程较长。腕关节酸痛无力,活动受限,腕背侧正中部位压痛。X线片显示月骨呈囊样变,骨质致密,外形改变。

(3)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本病的压痛点集中在桡尺远端关节,如臂旋后时疼痛加剧,可有明显的软骨弹响声,X线片可见桡尺远端关节间隙增宽。

要点四:腕关节扭伤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2.经络及取穴:以手三阴、手三阳经在前臂及腕手部的循行路线为操作重点,可选用少海、通里、神门、尺泽、列缺、太渊、泽间、内关、大陵、合谷、阳溪、曲池、手三里、阳池、外关、三阳络、后溪、阳谷、小海等腧穴。

3.手法操作:滚揉前臂、循经点穴、弹拨痛点、牵伸摇转、擦腕牵指。

4.注意事项:

(1)新伤肿痛明显者,手法刺激宜轻;陈伤肿痛轻者,刺激宜重,被动运动幅度可逐渐加大。

(2)患者在手法治疗期间,应适当减少腕部活动,可佩戴护腕加以保护;注意局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3)肿痛减轻后,可适当进行抓空及手腕屈、伸、环转运动,但不可过量,防止诱发或加重损伤。

(4)急性损伤瘀肿严重者,要局部冷敷,并用绷带软固定3到5日;肿痛减轻以后,可配合中药熏洗及热敷。

细目八: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要点一: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又称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狭窄性腱鞘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腱鞘炎之一。本病是由于腕指活动过度,引起桡骨茎突部肌腱、腱鞘发生损伤性炎症,而引起腕部桡侧疼痛的一种病证。本病好发于长期从事家务劳动、包装和理发等使用腕指操作的工作者,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上因抱小孩而致损伤的女性患者最为多见。

2.病因:手腕及拇指经常活动或短期内活动过度,腱鞘受到急慢性损伤或慢性寒冷的刺激,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

3.病理:反复的机械性刺激可引起腱鞘损伤性炎症,如遇寒冷则炎症加重。损伤性炎症使滑膜鞘呈现水肿、渗出等炎性变化,继而腱鞘内壁变性增厚,使本来就狭窄的腱鞘管道变得更加狭窄。肌腱与腱鞘之间发生粘连,使其在腱鞘内滑动障碍,影响拇指的功能活动。肌腱受压迫而变细,但其上下端则稍变粗,发生葫芦状变形。肌腱从狭窄的腱鞘内通过时变得困难,临床上可产生交锁现象。由于腱鞘内的张力增加,产生肿胀、疼痛。个别病例偶可发生桡骨茎突部骨膜炎,出现局部增生或硬结。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属中医的“筋挛”、“筋结”范畴。拇指屈伸活动过多,劳伤筋脉;或为寒邪侵袭,气血痹阻经络,血不荣筋而发生本病。

要点二: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本病起病缓慢,一般无明显外伤史,少数患者因用力过度而突然发病。

2.症状:

(1)早期仅有桡骨茎突部酸痛乏力感,疼痛呈慢性进行性加重,并可向手部及前臂放散,腕部劳累或寒冷刺激后加剧。

(2)严重者腕关节尺偏及拇指内收、外展、背伸活动受限,病久拇指活动乏力,大鱼际可有轻度萎缩。

3.检查:

(1)桡骨茎突部轻度肿胀、压痛明显,皮下可触及与软骨相似的豆状硬结。严重病例,拇指外展和背伸时能触及摩擦音,亦可出现弹响声。

(2)握拳尺偏试验阳性。

要点三: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桡骨茎突部疼痛无力、桡骨茎突部压痛明显、握拳尺偏试验阳性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本病要注意与急性化脓性腱鞘炎进行鉴别。急性化脓性腱鞘炎的特点是发病急,桡骨茎突部红肿,疼痛剧烈。因拇指腱鞘与前臂深部相通,故有时脓液可向上蔓延至前臂,引起前臂肿胀、疼痛。

要点四: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活血祛瘀,消炎止痛,疏通狭窄。

2.经络及取穴:以手阳明大肠经在前臂与腕手部的循行路线为操作重点,可选取曲池、手三里、阳溪、合谷、偏历、列缺、鱼际等腧穴。

3.手法操作:滚揉前臂、点拨腧穴、弹拨筋结、拔伸牵摇、搓擦腕臂。

4.注意事项:

(1)患者在治疗期间腕部应避免过度用力活动及寒凉刺激,注意尽量减少接触冷水,以防加重损伤。

(2)患手应经常适度做拇指外展、背伸的功能活动,可防止肌腱和腱鞘粘连。

(3)患处可配合中药熏洗,或敷用消炎止痛药物,对保守疗法无效且症状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细目九:腕部腱鞘囊肿

要点一:腕部腱鞘囊肿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腱鞘囊肿是指发生于关节附近或腱鞘内的囊性肿物,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腕部筋伤病症。好发部位在腕背部及腕掌面的桡侧,此外在足背部、膝关节侧面和腘窝等处亦常有发生。本病多与劳损或外伤因素有关,且较易复发。患者以青壮年女性多见。

2.病因:本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从临床观察,一般认为创伤是本病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重复性损伤而致者最为常见,或亦有因外伤诱发。有人认为本病系局部结缔组织发生黏液样变性或胶质样变性所致。

3.病理:当关节或腱鞘内压力增大时,滑膜向外突出形成疝状物。腱鞘囊肿与关节囊或腱鞘密切相连,但并不一定与关节腔或腱鞘的滑膜腔相通。囊腔多为单房,但也有多房者。囊壁为致密坚軔的纤维结缔组织,囊内为无色透明或微呈白色、淡黄色的胶状黏液。

腱鞘囊肿属中医的“筋聚”、“筋结”、“筋瘤”范畴。局部急性损伤或慢性劳伤,筋脉受损,气血瘀滞,以致气津运行不畅,水液积聚于骨节经络而成本病。

要点二:腕部腱鞘囊肿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逐渐发生或偶然发现,多有腕手部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好发于长期使用腕手部工作的职业和家庭妇女。

2.症状:

(1)腕手部出现囊性肿物。囊肿常位于腕背部(拇长伸肌腱及指总伸肌腱之间)、腕关节的掌面(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或手指关节部,一般无明显不适症状。

(2)少数患者有局部胀痛,有时疼痛可向囊肿周围放射。握物或按压时可有痛感,手腕部酸软无力。囊肿的大小与症状的轻重无直接关系,囊肿小而张力大者疼痛多较明显,囊肿大而柔软者多无明显症状。

3.检查:

(1)触摸肿块位置表浅,高出皮面,一般呈半球形,表面光滑,推之与皮肤无粘连。早期按之质软,有饱胀感或波动感;后期坚硬,局部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2)用针管穿刺肿物,可抽出胶状黏液,可以确诊。

要点三:腕部腱鞘囊肿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囊肿的位置、与皮肤无粘连、针管穿刺肿物可抽出胶状粘液即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本病要注意与腱鞘炎、体表脂肪瘤进行鉴别。

(1)腱鞘炎:一般疼痛较重,尤以关节活动时痛甚,或可触及摩擦感,严重者可出现弹响指或绞锁现象。

(2)体表脂肪瘤:多发于脂肪聚集部位的皮下,关节部位少见。与皮肤无粘连,可活动,多呈分叶状,质软有韧性。穿刺抽不出任何东西。

要点四:腕部腱鞘囊肿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理筋散结,活血化瘀。

2.经络及取穴:以病灶所在手三阴、手三阳经的循行路线为操作重点,可选取合谷、内关、外关等腧穴。

3.手法操作:点穴揉按、屈腕挤按、推挤消散

4.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发生囊肿的关节应避免用力活动;局部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凉刺激而加重症状。

(2)囊肿较小且症状不明显者,可不予处理。

(3)对于囊壁较厚、囊内张力不大、质硬难以压破的囊肿可在局部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刺破囊壁,推挤按揉使之消散,然后外用消毒敷料加压包扎两到三日。

(4)若囊肿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切除。

细目十:腕管综合征

要点一:腕管综合征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腕管综合征又称腕部正中神经挤压征、腕管狭窄症、腕管症候群,是指由于腕部外伤或劳损等原因引起腕管内容积减少或压力增高,使行走于其间的正中神经在管内受压,引起掌面桡侧三至四个手指麻木、疼痛等症状的一种病症。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

2.病因:腕管的解剖结构特点是本病发病的内在因素,腕部外伤、慢性劳损以及感受寒湿是本病发病的外在因素。另外,本病与内分泌功能紊乱亦有一定关系。

3.病理:上述各种原因作用下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腕管容积减小、腕管内容物增多而压迫正中神经,出现临床症状。

腕管综合征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由于腕部筋肉感受寒湿之邪,痹阻经络;或局部慢性损伤,筋脉拘急,气血瘀滞而发本病。

要点二: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本病发病缓慢,患者多有长期使用腕部的劳损史或腕部骨折、脱位等外伤史,临床常见于木工、裁缝等。

2.症状:

(1)患手桡侧三个半手指掌侧呈麻木、刺痛或烧灼样疼痛。一般在夜间、持续用力劳动后或手部温度增高时症状加重,甩动手指症状可缓解。气候寒冷时,伤侧手指发绀、活动不利。重者手指刺痛麻木感持续而明显,有时疼痛可向前臂乃至上臂、肩部放射,夜间影响睡眠。

(2)晚期患者患手桡侧三个半指感觉减弱或消失,可出现大鱼际肌萎缩,拇指对掌功能障碍。

3.检查:

(1)患肢腕部掌面正中(大陵穴附近)有压痛,压迫或叩击该处,手部桡侧三个半手指可出现放射性触电样麻木刺痛感。

(2)屈腕试验、止血带试验阳性。

(3)X线检查部分病例可有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月骨脱位或腕部关节处增生等改变。

(4)肌电图检查提示大鱼际肌出现神经变性反应。

要点三:腕管综合征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病史、手部正中神经分布区感觉麻木疼痛、患肢腕部掌面正中压痛、屈腕试验、止血带试验阳性、X线检查、肌电图检查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本病要注意与神经根型颈椎病、胸廓出口综合征、多发性神经炎等病症进行鉴别。

(1)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病引起神经根受压时,麻木区不单在手指,而同时有颈臂部放射性疼痛、麻木症状,出现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腱反射异常等体征。

(2)胸廓出口综合征:可有手部麻木或疼痛,但症状多在患手尺侧,且往往伴有血管症状,如手指发凉、发绀、桡动脉搏动较另一侧减弱等。

(3)多发性神经炎:症状常为双侧性,且不局限在正中神经,尺、桡神经均受累,呈手套状感觉麻木区。

要点四:腕管综合征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2.经络及取穴:以手三阴经在前臂及腕手部的循行路线为操作重点,可选取大陵、太渊、内关、外关、鱼际、合谷、曲泽、少海等腧穴。

3.手法操作:推滚前臂、点按腧穴、揉拨筋腱、牵摇伸屈、揉擦搓腕。

4.注意事项:

(1)腕管局部手法不宜过多过重。

(2)患侧腕关节宜少用力,忌过度劳累;注意局部保暖,避免感受风寒湿邪,特别要少接触冷水。

(3)患者可经常做腕关节掌屈、背伸功能锻炼。

(4)若病情较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松解。

第四单元下肢伤筋

细目一:阔筋膜张肌损伤伴髂胫束劳损

要点一:阔筋膜张肌损伤伴髂胫束劳损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阔筋膜张肌损伤又称阔筋膜张肌炎。慢性阔筋膜张肌损伤常伴有髂胫束劳损。该病是引起臀、腿疼痛的常见病因之一,以中年人多见。因阔筋膜张肌位于大腿上部前外侧,其肌腹被包在阔筋膜的两层之间,向下移行为髂胫束,在临床上由于反复的屈伸髋关节可造成在行走或上、下楼梯的时候,髋关节出现弹响声,故本病又称为弹响髋。

2.病因:劳损、感受风寒湿邪、先天性髋关节发育异常。

3.病理:其主要病理变化是慢性炎症并逐渐出现筋膜肥厚。另外,个别患者髋关节发育较正常为大,特别是女性骨盆较宽大,其颈干角度较小,两侧髋部大粗隆向外突出,其突出部与髂胫束摩擦而局部增粗变厚,当髋部屈伸或行走时,粗厚的髂胫束摩擦大粗隆而发生弹响。

要点二:阔筋膜张肌损伤伴髂胫束劳损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患者有明显的急、慢性损伤史。患者多有膝关节伸直时大腿急剧后伸的病史或长期弯腰或坐位工作史。

2.症状:

(1)髋部酸痛不适,患肢沉重无力。急性者,在行走提腿时髋部疼痛明显,不能单腿着地负重。病久者,髋部前外侧可有麻木感,疼痛多沿大腿外侧放散到膝部。

(2)损伤严重者,大腿外侧发紧,走路难以控制,足尖朝外,跛行。

3.检查:

(1)压痛点位于髂前上棘下方和股骨大转子前上方,按压此点时,疼痛可扩散到膝中。

(2)在急性期,压痛区可触及组织肿胀;慢性期,多伴有髂胫束挛缩,出现“弹响髋”。屈伸髋关节时,可触及腱性条索在手下滑动并发出响声。

(3)髋关节后伸活动障碍。

(4)阔筋膜张肌紧张试验阳性。

要点三:阔筋膜张肌损伤伴髂胫束劳损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病史、髋部疼痛、髋部压痛、弹响髋、髋关节后伸活动障碍以及阔筋膜张肌紧张试验阳性即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本病要注意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髋部滑囊炎进行鉴别。

(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与本病的区别在于病因、发病年龄和特殊检查上,X线检查、B超检查对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具有诊断意义。患儿仰卧位,双侧髋膝关节屈曲时双侧膝关节不在同一平面;牵拉患侧股骨时,股骨头可上下移动似打气筒样;髋关节外展活动受限,患儿可出现Trendelenburg征(单足站立试验)阳性(在正常情况单足站立时,臀中小肌收缩,对侧骨盆抬起才能保持身体平衡。

(2)髋部滑嚢炎:髋部滑囊炎与本病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压痛点位置和相关的特殊检查。

4.阔筋膜张肌损伤伴髂胫束劳损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祛瘀,消炎止痛。

2.经络及取穴:以足三阳经在臀部和下肢的循行部位为操作重点,可选用环跳、居髎、风市、阳陵泉、膝阳关等腧穴。

3.手法操作:推髂胫束、按揉提拿、点揉腧穴、旋转拔伸。

4.注意事项】

(1)避免局部受风寒湿邪的侵袭,尤其是劳累之后睡卧潮湿之地。

(2)注意纠正生活中长期不正确姿势,避免臀部筋膜受到长时间牵拉。

(3)加强锻炼臀肌和大腿外侧肌肉的功能锻炼,如可嘱咐患者进行髋关节后伸、外展的运动。

细目二: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要点一: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梨状肌损伤是临床上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一般认为,腓总神经高位分支自梨状肌肌束间穿出,或坐骨神经丛梨状肌肌腹中穿出。当梨状肌损伤,发生充血、水肿、痉挛、粘连和挛缩时,该肌间隙或该肌上、下孔变狭窄,挤压其间穿出的神经(主要是坐骨神经)、血管,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故称之为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2.病因:梨状肌损伤是造成临床上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因,多由外伤、劳损、受凉或解剖变异所致。

3.病理:在上述病因下,梨状肌渗出、出血、肌紧张或筋膜破裂、肌束隆起。或在损伤愈合过程中,结缔组织增生、粘连等,使梨状肌下孔变狭窄,其下孔通过的神经、血管受到机械性刺激而发生炎症改变,局部瘀肿疼痛,久之,引起臀部及下肢筋肉萎缩、发凉等继发性改变。

要点二: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急慢性起病,多有臀部急慢性损伤史、受凉史,少数病例有邻近组织器官的损伤或炎症。

2.症状:

(1)臀部疼痛伴同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分布区出现扩散性疼痛,负压增高疼痛加重。个别病例疼痛可扩散至腰部,或向小腹部及大腿外侧扩散。可出现会阴部不适,阴囊、睾丸抽痛,阴茎不能勃起。

(2)小腿外侧或前侧皮肤麻木。

(3)极少数严重病例,患者呈强迫体位,走路时身体半屈曲,鸭步移行或跛行。

3.检查:

(1)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触及条索样隆起,压痛明显,并出现坐骨神经区域放射性疼痛。急性期该肌腹可出现弥漫性肿胀,病久者肌束变硬、弹性差。

(2)患侧臀部肌肉萎缩、松软,肌张力降低。

(3)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要点三: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即可做出诊断。

2.鉴别诊断:本病要注意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鉴别。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病理改变在腰部,患者出现腰部和下肢的症状和体征,出现腱反射改变,直腿抬髙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梨状肌损伤以臀部和下肢的症状、体征为主,下肢腱反射正常,屈颈试验和颈静脉压迫试验均为阴性。

要点四: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

2.经络及取穴:以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在臀部、下肢的循行为操作重点,可选用居髎、环跳、委中、足三里、承山、悬钟、昆仑、阳陵泉、阿是穴等腧穴。

3.手法操作:推臀部及下肢、按揉臀部、点揉腧穴及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拨揉肌肉、掌推臀部及大腿外侧、滚揉臀部及大腿外侧、点揉腧穴、回旋顿拉下肢。

4.注意事项:

(1)对于急性损伤的患者,嘱患者在三到五日内勿参加体力劳动,并隔日复诊一次。慢性损伤,每日治疗一次,治疗期间勿参加重体力劳动。

(2)嘱患者注意避风寒,保暖。

(3)对个别陈旧性损伤的病例,可采用封闭疗法或梨状肌松解术、切断术。

细目三: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要点一: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又称臀上皮神经损伤、臀上皮神经嵌压、臀上皮神经炎、臀上皮神经病等。因臀上皮神经受损而产生腰、腿、臀疼痛综合征,临床上较为常见。

2.病因:外伤、慢性劳损。

3.病理:外伤导致神经在髂嵴的骨行纤维管道外口处被卡压,以及慢性劳损导致周边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使骨纤维管表面粗糙,同时肌筋膜反复炎性损伤引起局部增生,形成瘢痕,造成对神经的机械性卡压,进而引起顽固的疼痛。

要点二: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患者多有腰臀部外伤史,感受寒凉史。

2.症状:

(1)腰臀部疼痛,可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疼痛;可有向大腿后方的牵涉痛,但疼痛多不过膝关节。

(2)部分患者可出现臀上区皮肤感觉障碍,弯腰受限,不能屈髋或直立,行走困难。

3.检查:

(1)压痛点位于髂嵴中点下方三到四厘米,即臀上神经入臀点,位置固定,可有向臀下及大腿后方的放射感。压痛点深部可触及条索状隆起的肌束。慢性患者可有臀部肌肉萎缩。

(2)腰部肌肉紧张、痉挛,腰部前屈受限。

要点三: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即可做出诊断。

2.鉴别诊断:本病要注意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急性腰扭伤进行鉴别。

(1)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中青年,多有腰部受伤史、扭伤史。患者主要表现为腰部和下肢一定部位的放射性疼痛,休息后疼痛可减轻,部分患者有跛行及脊柱侧凸改变。咳嗽、打喷嚏可使症状加重。患肢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可有跟腱反射减弱及足姆趾背伸无力,小腿外侧及足外侧皮肤感觉减退,相应脊柱椎间隙旁压痛等症状。臀上皮神经损伤压痛点的位置在髂嵴中点下方三到四厘米,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阴性。

(2)梨状肌综合征:男性青壮年多见,臀部疼痛,可放射到整个下肢。小腿及足部麻木,臀部的局限性压痛,并向股后、小腿后外及足底放射,患者髋内收、内旋受限,可在臀中部触到横条较硬或隆起起的梨状肌,局部压痛明显,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臀上皮神经损伤压痛点的位置在髂嵴中点下方三到四厘米,直腿抬髙加强试验阴性。

(3)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好发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主要症状为腰部疼痛,可沿大腿向下放射,第三腰椎横突尖有明显压痛,且位置固定,X线检查发现第三腰椎横突过长。臀上皮神经损伤压痛点的位置在髂嵴中点下方三到四厘米,以上臀部疼痛、皮肤感觉障碍为主要症状。

(4)急性腰扭伤:有明显的腰部外伤史,伤后腰部即感疼痛,可呈加重趋势,患者腰部活动明显受限,触诊腰部僵硬,竖脊肌痉挛。臀上皮神经损伤压痛点的位置在髂嵴中点下方3-4厘米,以上臀部疼痛、皮肤感觉障碍为主要症状。

要点四: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

2.经络及取穴:以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在腰、臀部以及下肢的循行路线为操作重点,可选用环跳、居髎、殷门、委中、风市、阳陵泉等腧穴和腰、臀部的痛点。

3.手法操作:推揉腰臀、提拿拨理、点揉腧穴、外展舒筋。

4.注意事项】

(1)因臀上皮神经位置浅表,故施弹拨手法宜轻柔,避免强刺激,以免造成新的损伤。

(2)治疗期间,患者宜卧床休息,以利于进一步的康复。

(3)适当进行腰部前屈、后伸及左右侧屈、旋转活动锻炼,减少病症复发。

(4)非手术疗法无效或效果不佳时,可做腰背筋膜和臀上皮神经松解术。若属髂嵴发育异常,可手术切断该段臀上皮神经,腰、腿痛即可消失,但会遗留局部麻木感。

细目四:髌骨软化症

要点一:髌骨软化症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髌骨软化症又称髌骨软骨软化症、髌骨软骨炎,是由于膝关节外伤或劳损造成髌骨软骨面及其相对的股骨髌面的关节软骨损伤,多双侧发病或先后发病,好发于十五到四十岁,女性多于男性,尤其以长期站立、经常屈伸膝关节者最多。

2.病因:先天因素、外伤劳损。

3.病理:髌骨软骨软化症是髌骨面因慢性损伤后,软骨肿胀、侵蚀、龟裂、破碎、脱落,最后与之相对的股骨髁软骨也发生相同病理改变,形成髌股关节的骨关节病。

要点二:髌骨软化症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患者有外伤史及劳损史,多见于青年运动员。

2.症状:髌骨软化症的主要症状是疼痛和活动受限:

(1)膝关节疼痛,初期为髌骨下隐痛。一般平地走路症状不明显,下楼时明显;开始活动时明显,稍加活动后缓解;过久活动可加重,休息后渐缓解或消失。

(2)活动受限,上、下阶梯困难或突然无力而摔倒,下蹲站起时疼痛、无力,有“打软腿”“假绞锁”现象。

3.检查:

(1)髌骨边缘压痛,内缘多见;后期形成髌股关节骨关节病时,可继发滑膜炎而出现关节积液。病程长者,可出现股四头肌萎缩。

(3)髌骨研磨试验(膝位挤压或推揉髌骨可有摩擦感)、单腿下蹲试验阳性(患侧下肢负重下蹲,出现髌骨后疼痛为阳性)、髌骨抽动试验阳性(患者仰卧伸膝,医者以拇食指从髌骨上端压住髌骨,嘱患者主动收缩股四头肌,疼痛明显者为髌骨软化症或骨质增生)。

(4)X线检查:膝关节正、侧位及髌骨切线位X线片,早期无异常,晚期可因软骨大部磨损,髌骨与股骨髁部间隙变窄,髌骨和股骨髁部边缘可有骨质增生。另外,其他病因如小髌骨、髙位髌骨或股骨外髁低平等畸形。关节镜检查是确诊髌骨软骨软化症最有价值的方法,可明确关节软骨是否有病变以及累及范围,可明确髌骨软化的程度。

要点三:髌骨软化症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疼痛、功能受限、压痛、髌骨相关实验,以及X线检查和关节镜等检查可确诊。

2.鉴别诊断:本病需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鉴别。

(1)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本病多有典型的膝关节扭伤史,膝关节疼痛、弹响、活动受限,局部(内、外侧膝眼穴或胭横纹两侧)压痛,迈步不稳,下楼梯时更为明显。研磨试验阳性,膝关节旋转试验阳性。

(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本病多见于中老年肥胖女性,往往有劳损史。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其特点是初起疼痛为发作性,后为持续性,劳累后加重,上下楼梯时疼痛明显。膝关节周围有压痛,关节活动时可有弹响摩擦音,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肿胀,日久股四头肌萎缩。

要点四:髌骨软化症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滑利关节。

2.经络及取穴:以足三阳经、足三阴经在下肢循行路线为重点,可选取梁丘、血海、犊鼻、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委中等腧穴。

3.手法操作:揉拿放松、点揉髌周、推理提拿、点穴摇膝、揉擦膝部、点穴揉滚。

4.注意事项:

(1)  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前先活动关节可使髌骨关节面各个部分都受到刺激,增强关节的润滑作用。肿胀明显者可行关节穿刺术,抽出液体,加压包扎关节制动。

(2)  应尽早进行股四头肌抗阻力锻炼,以增加膝关节稳定性,预防粘连。

(3)  保持合适体重。多食含维生素、蛋白质多的食物,如水果、青菜、肉类、海鲜等。

细目五:膝部脂肪垫损伤

要点一:膝部脂肪垫损伤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膝部脂肪垫损伤是指膝关节损伤和退行性改变引起的脂肪垫纤维与髌韧带粘连,进而发生以膝关节隐痛、两膝眼肿胀、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膝部脂肪垫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好发于三十岁以上经常爬山登高、长途跋涉及反复下蹲起立的劳动者和运动员,肥胖者更易发生。

2.病因:急性损伤、慢性劳损、继发于其他膝部疾病。

3.病理:本病病理改变为脂肪出血、水肿、变性和肥厚,甚至出现钙化,脂肪垫与髌韧带之间的纤维形成粘连,失去弹性,而使伸膝活动受到限制。由于脂肪垫肥厚,膝关节活动时脂肪垫在关节间隙嵌顿,而出现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

要点二:膝部脂肪垫损伤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本病多有膝部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史,多见于中老年女性。

2.症状:

(1)患者自觉膝前部疼痛或肿胀,当膝关节过伸时,髌腱深面及两侧疼痛加剧。有时疼痛可向后放射到腘窝部、小腿及踝部。晨起时,膝关节疼痛、发僵、无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2)当脂肪垫嵌入股胫关节面之间时,产生绞锁,疼痛加剧,休息才能缓解。膝关节屈伸活动不利,或有紧张感。严重病例,膝关节不能伸直,足尖外撇,足底外侧着地,跛行。

3.检查:

(1)在髌腱两侧膝眼处触摸,有丰满隆起的肥厚感;髌腱上端后方压痛明显,尤其在被动伸直膝关节过程中,拇指向关节间隙推挤脂肪垫时疼痛增剧。病程久者,关节腔可出现少量渗出液;日久可见股四头肌萎缩,肌张力降低,膝关节松弛。在髌腱两侧膝眼处,有丰满隆起的肥厚感、压痛,伸膝时更显著。

(2)髌腱松弛压痛试验阳性,膝过伸试验阳性,挤压试验阳性。

(3)X线检查一般为阴性。在侧位片上,偶可见到脂肪垫增厚,支架纹理增粗,或有钙质沉着。

要点三:膝部脂肪垫损伤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可作出诊断。

要点四:膝部脂肪垫损伤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消肿。

2.经络及取穴:以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在下肢循行路线为重点;选取梁丘、血海、膝眼、阳陵泉、足三里、委中等腧穴。

3.手法操作:擦揉滚膝、揉拨动膝、动髌提拿、屈伸摇转、按揉腧穴、牵旋小腿、推拿点穴。

4.注意事项:

(1)急性期避免膝关节过度屈伸活动,后期加强膝关节功能锻炼,如加强股四头肌收缩练习。

(2)患部注意保暖,对伴有膝部其他疾病者应同时给予相应治疗。

(3)术后可配合中药外敷、熏洗。

细目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要点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退行性膝关节炎、增生性膝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它是由于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和慢性积累性关节磨损造成的,以膝部关节软骨变性,关节软骨面反应性增生,骨刺形成,导致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伴关节活动弹响及摩擦音的一种病证。临床上以中老年人多发,尤以肥胖女性多见。

2.病因:本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年龄、性别、职业、机体代谢及损伤有关,尤其与膝关节的机械运动关系密切。中医认为产生本病的原因有二:一是因慢性劳损、受寒或轻微外伤;二是由于年老体弱。

3.病理:本病的病理变化,早期因关节软骨积累性损伤导致关节软骨的原纤维变性,使软骨变薄或消失,引起关节活动时疼痛与受限;在后期,关节囊形成纤维化增厚,滑膜充血、肿胀、肥厚,软骨呈象牙状骨质增生。若刺激关节腔内容物和滑膜,产生无菌性炎症渗出,腔内压增高,导致肿胀。后期因关节囊纤维化、增厚以及滑膜肥厚肿胀,出现粘连,活动受限,同时,膝关节周围肌肉因受到刺激而表现为先痉挛后萎缩。当软骨面龟裂剥脱,进入关节腔内,形成“关节鼠”,则引起关节绞索征。总之,其病理改变是一种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化引起的以骨质增生为主的关节病变,滑膜的炎症是继发的。中医认为本病的病机为:肝肾亏损、气血不足致使筋骨失养,日久则使关节发生退行性变及骨质增生而发生本病。

要点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本病多有劳损史。

2.症状:本病的主要症状是疼痛和功能障碍: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其特点是初起疼痛为发作性,后为持续性,劳累后加重,上下楼梯时疼痛明显;膝关节活动受限,跑跳跪蹲时尤为明显,甚则跛行。少数患者有膝关节轻度肿胀,活动受限。关节内有游离体时,可在行走时突然出现绞锁现象,稍活动后可消失。

3.检查:

1)膝关节周围压痛,关节活动弹响及摩擦音,活动髌骨时关节有疼痛感,日久关节挛缩或股四头肌萎缩,个别患者可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

(2)X线检查:正位片显示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硬化,有不同程度的骨赘形成,并可见股骨内、外侧髁粗糙,胫骨髁间棘变尖,并呈象牙状,胫股关节面模糊,髌股关节间隙变窄,髌骨边缘骨质增生及髌韧带钙化。

(3)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化验均正常,血沉正常,抗“O”及类风湿因子阴性,关节液为非炎性。

要点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即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本病应与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等进行鉴别。

(1)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本病多有典型的膝关节扭伤史。伤后局部疲肿,膝关节弹响,活动受限、疼痛、绞锁,但尚能行走,局部压痛,患膝软弱无力,迈步不稳,下楼梯时更为明显。压痛在髌下軔带与侧副韧带之间,沿关节间隙有固定或局限性压痛,伸膝过程中尤为明显。股四头肌肌力减弱,肌肉萎缩,晚期更甚。研磨试验阳性,膝关节旋转试验阳性,膝过伸试验阳性。

(2)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本病多有明显外伤者,多发生于青年以后。侧副韧带损伤后,伤侧肿胀、剧痛,膝关节呈半屈状,勉强行走;韧带完全断裂者,有局限性肿胀,皮下出现瘀血、青紫。由于明显的疼痛、肿胀,可影响膝关节的功能活动。可在股骨内、外髁或腓骨小头上缘与胫骨上端内缘触及压痛点和肿胀区。侧向运动试验阳性。X线检查早期可见膝关节内侧或外侧有轻度组织肿胀阴影,并可排除有、无撕脱性骨折或其他病变。

(3)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不能活动,发病部位常常是膝、髋、踝等下肢大关节,其次是肩、肘、腕关节,手足的小关节少见;疼痛游走不定,但疼痛持续时间不长,几天即可消退。血沉加快,抗“O”滴度升髙,类风湿因子阴性。治愈后很少复发,关节不遗留畸形,有的患者可遗留心脏病变。

要点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加局部组织痛阈,改善关节腔内压,促进关节腔内容物组织修复,松解股四头肌和关节粘连,恢复关节的应力和张力平衡。

2.经络及取穴:以足三阳经、足三阴经在下肢的循行路线为重点;选取环跳、风市、膝阳关、阳陵泉、伏兔、梁丘、足三里、血海、阴陵泉、委中、承山、肾俞、太溪、涌泉、曲泉、鹤顶、内膝眼、外膝眼等腧穴。

3.手法操作:推揉股部、拿揉滑按、点穴动膝、揉拨推摇、揉擦膝部、拿揉下肢、点穴揉捻、压点摇转。

4.注意事项:

(1)膝关节肿痛严重者,局部慎用手法,避免膝关节超负荷运动,应多卧床休息。肥胖患者应注意节食,以便减轻膝关节负重。膝关节避免感受寒凉。

(2)膝关节功能受限者,手法宜柔和、忌粗暴。

(3)患者应尽早进行主动膝关节非负重锻炼,如直腿抬高运动、抱膝运动。

(4)本病可配合中药熏洗、针刺等疗法。

细目七:踝关节扭伤

要点一:踝关节扭伤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踝关节扭伤为日常多见的关节扭伤,可为单纯性扭伤或同时伴有骨、韧带、关节囊的损伤,临床以踝关节局部瘀肿、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尤以青壮年多见。

2.病因:踝关节扭伤多由于行走不慎,足踏于不平之地,或下楼梯时突然踩空,或跳跃时足部着地不稳,致使足部突然发生内翻或跖屈内翻,或轻度背伸外翻发生跪跌姿势等引起。

3.病理:由于踝关节极度扭曲引起韧带过牵、移位,甚至撕裂,或其他筋肉组织撕裂,甚至嵌顿,发生局部渗出与血肿形成。根据踝部扭伤时,足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内翻损伤和外翻损伤两种,其中尤以跖屈内翻位损伤最多见。

(1)内翻位损伤:多造成踝部外侧的距腓前韧带和跟腓軔带损伤,距腓后軔带损伤则少见。

(2)外翻位损伤:多损伤踝部内侧的三角韧带,但由于三角韧带较坚軔,一般不易造成韧带损伤而常发生内踝的撕脱骨折。

要点二:踝关节扭伤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多因在不平路面行走,髙处跌下或跑跳时落地不稳时损伤。

2.症状:

(1)疼痛:伤后踝关节外侧或内侧骤然疼痛,行走或受伤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

(2)肿胀:是损伤部位出血、组织渗出的具体表现。肿胀多见于踝关节前外侧和足背部。由于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伤后两到三日瘀血尤为明显。

(3)跛行:出血积聚于关节间隙或关节内有筋肉组织嵌夹,致使行走时疼痛,足跖部不敢着地,即使勉强行走,也只能以足外缘着地。

3.检查:

(1)内或外踝前下方有肿胀,压痛明显;踝关节被动内翻或外翻时,疼痛加重。

(2)足内翻(或)外翻试验阳性。

(3)X线检查对于严重损伤病例与骨折、脱位相鉴别有意义,并可确定軔带断裂的程度。

要点三:踝关节扭伤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略)

2.鉴别诊断:本病必须与踝关节骨折进行鉴别,踝关节骨折患者有明显外伤史,肿胀严重,疼痛剧烈,压痛主要在骨折断端,沿小腿纵轴方向叩击足底,则断端处疼痛剧烈,有时可闻及异常活动或骨擦音,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要点四:踝关节扭伤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2.经络与取穴:以患处所在经络为主,其中外翻损伤选取阳陵泉、足三里、绝骨、丘墟、承筋、昆仑、解溪、仆参等腧穴及外踝痛点;内翻损伤选取商丘、照海、太溪等腧穴及内踝痛点。

3.手法操作:以左侧踝关节内翻扭伤为例。操作如下:推摩患肢、滾揉理筋、拨揉腧穴、牵摇动踝、擦摩患处。

4.注意事项:

(1)伤后肿胀明显者,手法以轻柔为主。对靭带完全断裂,合并有撕脱性骨折或暂时性脱位的患者,均不宜推拿。

(2)在手法施术时,可配合使用红花油、按摩乳等按摩递质,以增强手法治疗效果。

(3)施术手法后,嘱患者抬高患侧足部,以利肿胀消退。

(4)当肿胀消退,疼痛减轻,可逐渐配合踝关节的功能锻炼。

(5)急性期宜冷敷,施术后可用绷带包扎患处。急性期后可配合热敷,或配合中草药熏洗。

细目八:跟痛症

要点一:跟痛症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跟痛症又称足跟痛,即足跟部局限性疼痛,是指跟骨下组织因急慢性损伤或风寒湿侵袭等因素引起的一种无菌性炎症,临床以跟骨下肿胀、疼痛、着地行走困难为主要特征。本病包括皮下脂肪垫损伤、跟骨骨膜炎、跟骨骨刺、跖筋膜劳损等病。临床上该病以中老年人多见,体型肥胖妇女易患此病。

2.病因:本病多由慢性损伤引起,偶有外伤史。常伴有跟骨结节部的前缘骨赘,但是跟痛的程度与骨赘大小不成正比,而与骨赘的位置、方向有关。

3.病理:足跟痛多因跟骨骨赘、跟骨结节滑囊炎及跟部脂肪垫变性引起。引起跟痛症的原因虽有多种,但根本原因是跖腱膜或跟腱附着处的慢性炎症。

要点二:跟痛症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本病多有慢性损伤史。

2.症状:主要症状为显著的足跟疼痛,疼痛以晨起下床开始站立或走路时剧烈,活动后减轻,但久站久行之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疼痛减轻。一般疼痛可伴有足底麻胀感或紧张感,疲劳后症状加重,得热则舒,遇冷痛增。

3.检查:

(1)局部可见轻度肿胀,有明显压痛点,若跟骨基底结节的骨赘或跖腱膜炎,其压痛多在跟骨基底结节的前下方偏内侧;若跟骨脂肪垫变性,其压痛点多在跟骨结节下方正中或偏后缘;若跟骨粗隆结节后上方骨赘或跟腱炎、跟骨皮下滑囊炎,其压痛点多在足跟后上方,在跟骨粗隆结节上,可触及增厚的滑囊等结节状物。

(2)X线检查显示足骨骨质疏松,足跟后部及底部软组织阴影增厚,在增厚组织下方有时可见骨皮质轻度破坏及腱止点骨赘增生,有时还能见到骨膜增厚。一般可见到跟骨基底结节部粗糙刺状突或骨质增生。

要点三:跟痛症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疼痛、压痛及局部肿胀、X线检查可作出诊断。

要点四:跟痛症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2.经络及取穴:以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小腿及足部循行路线为重点。可选取阴谷、阴陵泉、筑宾、三阴交、太溪、照海、然谷等腧穴。

3.手法操作:推按揉拨、掌擦足跟、捏拿转动、滚叩痛点、按揉腧穴、挤压足跟、牵摇背伸足部。

4.注意事项:

(1)急性期宜休息,减少承重,症状缓解后应减少站立和步行。

(2)肥胖者,应减轻体重,以减少足跟的承重。

(3)可配合中药熏洗及醋离子导入疗法。

(4)宜穿软底鞋或在患足鞋内放置软垫,避免硬物挤压刺激。

第五单元脊柱部伤筋

细目一:颈椎病

要点一:颈椎病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损伤或颈椎及椎间盘、颈椎周围筋肉退变引起脊柱平衡失调,导致挤压、刺激颈部血管、交感神经、脊神经根和脊髓等,产生颈、肩、背、上肢、头、胸部疼痛及其他症状,甚至合并肢体功能丧失等,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慢性疾病。

2.病因:颈椎病是一种颈椎退行性疾病,慢性劳损(内因)是首要因素;其次是外因,如外感风寒、跌扑损伤;再次是其他因素,如颈椎发育不良或缺陷、颅底凹陷、先天性融椎等。

3.病理:由于椎间隙变窄,使前、后纵靭带松弛,椎体失稳及继发性炎症,后关节囊松弛,关节腔变窄,关节面长时间磨损而导致增生。椎体后关节、钩椎关节等部位的骨质增生,椎间孔变窄或椎管前后径变窄是造成脊髓、颈神经根、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受压的主要病理基础。若增生物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血管和软组织则引起各种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要点二: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各型颈椎病发病年龄主要在中老年以后,男性多于女性。往往因低头时间过长、颈部过劳、扭伤或寒冷刺激使症状诱发或加剧。

2.颈型颈椎病

症状:

(1)反复出现“落枕”现象。

(2)颈部前屈、旋转等活动幅度明显减小。

检查:

(1)颈脊旁和项背部肌肉肌张力增高及压痛。

(2)X线检查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等退行性改变。

2.神经根型颈椎病

症状:

(1)有颈项部酸、痛、胀等症状。

(2)一侧或双侧上臂可沿脊神经沿线出现不适、疼痛、麻木感。

(3)颈部活动受限,急性期损伤广泛者颈部各向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均可受限。

检查:

(1)颈部有局限性条索状或结节状反应物,在病变颈椎节段间隙、棘突、棘突旁及其神经分布区可出现压痛。手指放射性痛、麻常与病变节段相吻合。

(2)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叩顶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均可出现阳性。

(3)X线检查显示颈椎曲度改变、轻度位移、不稳定等。

3脊髓型颈椎病

症状:

(1)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2)出现一侧或双下肢无力或运动障碍,呈进行性加重的趋势。

(3)  步态笨拙,走路不稳或有踩棉花感。

检查:

(1)病变相应节段压痛存在。

(2)肱二、三头肌肌腱及膝腱反射减弱,跟腱反射亢进。髌阵挛、踝阵挛、霍夫曼征、巴宾斯基征,均可出现阳性。

(3)X线可见受损节段椎体后缘骨赘;CT及MRI可见突出的椎间盘、骨赘、变性的黄韧带以及后纵韧带骨化对硬膜囊和脊髓的压迫。

4.椎动脉型颈椎病

症状:

(1)颈性眩晕与头颈位置有关,可有猝倒病史。

(2)出现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如持续性眩晕、恶心、耳鸣、重听、记忆力减退、后头部麻木、偏头痛等),可在头部过伸或旋转时诱发或加重。

检查:

(1)病变节段横突处压痛。

(2)旋颈试验阳性。

(3)颈椎X线片显示颈椎退行性变,TCD检查可见椎动脉血流速异常。

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症状:

(1)有慢性头痛史,以眼眶周围、眉棱骨等部位明显,疼痛常呈持续性。

(2)有头面、颈、上胸、上肢、心脏等部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检查:

(1)两侧颈椎横突前压痛点明显。

(2)颈胸神经节阻滞或颈部硬膜外阻滞后,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3)X线检查显示颈椎生理弧度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椎体和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横突肥厚等。

6.混合型:同时存在上述两型或两型以上症状、体征。

要点三:颈椎病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根据病史及各型颈椎病的症状、检查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神经根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风湿病:包括关节炎与肌筋膜炎,有颈肩痛、颈部活动受限及手部麻木等现象。①有多发部位疼痛史。②无放射性疼痛。③腱反射无改变。④  麻木区不按脊神经节段分布。⑤服用抗风湿药物后,症状可以明显减轻。

2)颈肋综合征:为肩部下垂时,前斜角肌压迫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脉而产生症状。疼痛可向肩、肘、手部放射,尺侧手指发麻。①该病有血管症状,如手部发凉、发白或发紫,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②X线检查正位片提示,有颈肋或颈7横突过长。③心绞痛:颈椎病有左上肢或双侧上肢尺侧疼痛,合并有右侧胸大肌筋膜炎时,应与心绞痛鉴别。前者在压痛点局部封闭后可以止痛,后者则无肌肉压痛点,发作时多有胸闷、气短。心电图如有变化,服用硝酸甘油可以立即止痛。

(2)脊髓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颈段脊髓肿瘤:患者可有颈、肩、枕、臂、手指疼痛或麻木,而且随着肿瘤的变化,症状逐渐加重,最后呈现脊髓横贯性损害现象。①X线检查显示椎间孔扩大、椎体或椎弓破坏。②脊髓碘油造影显示梗阻部造影剂呈倒杯状,脊椎穿刺奎氏试验阴性。③对于完全梗阻的病例,患者脑脊液呈黄色,易凝固,蛋白含量增高。

2)原发性侧索硬化症:此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疾病。①无感觉障碍。②腰穿奎氏试验通畅。③脊髓造影无梗阻现象。

3)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该病是一种致病因素尚未明确的神经系统疾病,为脑运动核、皮层脊髓束和脊髓前角细胞受损害的疾病。多发生于中年人的颈膨大部,起病缓慢。主要症状是:①上肢肌肉萎缩性瘫痪,小肌肉受累尤其显著,手呈鹰爪形,主要是因为脊髓前角细胞受累所致。②下肢呈痉挛性瘫痪,腱反射活跃或亢进。③病变发展到脑干时,可发生延髓麻痹而死亡。鉴别点在于该病无感觉障碍,脊髓造影无阻塞现象。

(3)椎动脉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美尼尔氏症:又称发作性眩晕,是由内耳的淋巴代谢失调,淋巴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引起内耳迷路积水,内耳淋巴系统膨胀、压力升髙,致使内耳末梢感受器缺氧、变性所致。症状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眼震、脉搏变慢及血压下降等。鉴别点:发病与大脑机能失调(包括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波动)有关,而不是由于颈部的活动诱发。

2)内听动脉栓塞:突然发生耳鸣、耳聋及眩晕,症状严重而且持续不减。

3)体位性低血压:主要表现是体位突然变为直立时血压偏低,可伴有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甚至大小便失禁,严重时会发生晕厥。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这类患者发作时心前区疼痛剧烈,伴有胸闷、气短,且只有一侧或两侧上肢尺侧的反射痛,而没有颈脊神经根刺激体征,心电图有异常改变,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后,症状可以缓解或者减轻。

2)神经官能症或植物神经紊乱症:X线检查显示颈椎无改变,神经根、脊髓无受累现象,应用调节植物神经类药物有效。

要点四:颈椎病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舒筋活血,温经通络。

2.经络与腧穴: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风池、风府、肩井、天宗、曲池、手三里、小海、合谷等。

3.手法操作:

(1)常规手法:按揉风池拿捏颈部、提拿肩井横拨上臂、颈部拔伸、牵抖拍打上肢。

(2)临证加减:

1)  颈型颈椎病:指揉患椎横突,循序下移,缓解紧张。

2)  神经根型颈椎病:弹拨肿胀组织,缓解压迫;沿病变经络,行一指禅推法,提局痛阈,消炎散结;抬高患肢,背伸腕关节,牵拉臂丛神经,分解粘连。

3)  脊髓型颈椎病:按揉下肢穴位,以患侧为主,手法宜轻柔,慎用拔伸、旋转等手法。

4)  椎动脉型颈椎病:弹拨枕下部,按压枕后隆突,缓解痉挛,散结止痛;侧屈头部五度到八度,行一指禅推法,轻柔循序刺激对侧前斜角肌、颈椎横突后结节;施鱼际揉法于患者两颞部、前额,以清利头目,振奋精神。

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部后伸,于气管两侧施一指禅推法;按揉两侧胆经、前额部,疏肝解郁;栂指依次弹拨前斜角肌、胸小肌、胸大肌及诸肋间隙,掌擦左侧胸壁,指揉膻中穴,清心解郁。

(3)复位手法。

4.注意事项:

(1)对颈椎病的推拿治疗,尤其在做被动运动时,医者动作应缓慢,切忌暴力、蛮力和动作过大,以免发生意外。

(2)患者低头位工作不宜太久,避免不正常的工作体位。

(3)避免头顶、手持重物。

(4)  睡眠时枕头不宜过高、过低、过硬。最好另用一只小枕头,垫放在颈项部。

(5)  治疗后,可选用一宽硬领围于颈项部,以固定颈椎,并应注意保暖。

(6)  对脊髓型颈椎病,推拿治疗效果不佳,或有进行性加重趋势,应考虑综合治疗。

(7)加强颈部功能锻炼,如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活动。颈部功能锻炼可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有利于颈椎病的恢复及疗效的巩固。

细目二:落枕

要点一:落枕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落枕又名失枕,是颈部软组织常见的损伤之一,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冬春季发病率较高。临床上以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以致转动失灵为主要症状。轻者四到五天可自愈,重者疼痛逐渐加重并向头部及上肢部放射,迁延数周不愈。此病推拿疗效确切、迅速。落枕为单纯的肌肉痉挛,成年人若经常发作,常系颈椎病的前驱症状。

2.病因:睡眠时枕头不适、躺卧姿势不良、颈部突然扭转或肩扛重物。

3.病理:临床中主要是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肩胛提肌发生痉挛。传统医学中本病的发生多由素体亏虚,气血不足,循行不畅,舒缩活动失调,或夜寐肩部外露,颈肩复受风寒侵袭,致使气血凝滞,筋肉不舒,经络痹阻,不通则痛,故而拘急疼痛。

要点二:落枕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患者多有睡眠时枕头不适,躺卧姿势不良,夜寐肩部外露,颈肩复受风寒侵袭等病史。少数患者有颈部突然扭转或肩扛重物史。

2.症状:

(1)疼痛:颈部疼痛,动则痛甚。

(2)活动受限: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如左右旋转、左右侧弯、前屈与后伸等活动。颈部呈僵硬态,颈项相对固定在某一体位,某些患者用一手扶持颈项部,以减少颈部活动,缓解症状,强行使之活动,则可加重症状。

3.检查:

(1)  肌痉挛伴压痛:胸锁乳突肌痉挛者,在胸锁乳突肌处有肌张力增高感和压痛;斜方肌痉挛者,在锁骨外1/3处或肩井穴处或肩胛骨内侧缘有肌紧张感和压痛;肩胛提肌痉挛者,在上四个颈椎棘突旁和肩胛骨内上角处有肌紧张感和压痛。

(2)X线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

要点三:落枕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落枕是一种急性发作的疾病,多在睡眠后出现一侧颈项部疼痛,局部僵硬并有明显压痛,头颈活动受限。在手法治疗前应与下列疾病进行区别。

(1)颈椎半脱位:常见有寰枢关节半脱位,在在有外伤史和肩部负重史。临床表现为颈项疼痛,颈椎旋转活动明显受限。颈椎张口正位片示,齿状突中线与寰椎中心线不重叠,齿状突与寰椎两侧块之间的间隙不对称或一侧关节间隙消失,齿状突偏向一侧。

(2)颈型颈椎病:反复落枕,起病缓慢,病程长。因颈椎关节不稳而引起,常伴有颈椎骨质增生。

(3)颈椎结核:有结核病史和全身体征,如低热、消痩、盗汗及疲乏无力等,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可拍颈椎正侧位片确诊。

要点四:落枕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舒筋活血,温经通络。

2.经络与腧穴:足少阳胆经,督脉,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风池、风府、风门、肩井、天宗、肩外俞、手三里等腧穴。

3.手法操作:滚揉颈肩、拿揉椎旁弹拨双肩、旋扳颈椎、点按腧穴。

4.注意事项:

(1)推拿治疗过程中,手法宜轻柔,切忌施用强刺激手法,防止病情加重。

(2)经常发生落枕的患者,仰躺时枕头应一拳高,侧卧时枕头应与肩同高。

(3)  日常生活中注意颈项部保暖。

(4)  如果久治不愈,病程较久导致病情加重,须做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细目三:项背肌筋膜炎

要点一:项背肌筋膜炎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项背肌筋膜炎是指发生于肩背部肌肉、筋膜组织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疾病,由于项背部筋膜、肌  肉等软组织因无菌性炎症而引起背痛,又称背肌纤维组织炎,多是由于肌肉、肌筋膜等结缔组织的损伤、慢性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所致。常见于各类长期野外作业人员、伏案工作者、职业司机等。临床以颈、肩和背部疼痛,沉重如山,肩臂背部酸困、僵硬、运动受限等症状为特征;阴雨、潮湿、风寒、劳累等可使症状加重;患处肌肉僵硬,压之酸痛,可触及条索状物,揉压患处可使症状减轻。常累及斜方肌、菱形肌和肩胛提肌,其发生与寒冷、潮湿、慢性损伤及不良体位等因素有关。

2.病因:急性损伤、局部长期感受风寒、日常生活和劳动中长期处于不良体位。尤其是长期屈颈位多发。

3.病理:颈项背部肌肉急性损伤后,使肌筋膜组织产生炎症,逐渐纤维化,形成瘢痕,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本病。或在局部长期感受风寒后,失于温养,气血运行迟滞,局部出现水肿,致纤维渗出;或年长肾精衰退,气血不足,使局部失于儒养,血液循环减缓,形成纤维织炎。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处于不良体位所导致的长期慢性劳损,使颈项背部肌肉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逐渐出现微小的撕裂样损伤,在肌肉筋膜组织中产生变性、肥厚,日久形成纤维小结,压迫局部毛细血管及末梢神经而引起较广泛的疼痛。

要点二:项背肌筋膜炎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多有颈项背部肌肉急性损伤史或长期劳损史,如长期伏案或肩扛重物等,也见于颈背部长期暴露受凉者。

2.症状:

(1)疼痛:项背部酸痛不适,肌肉僵硬,有沉重感,好发于两肩胛之间,向一侧或两侧放射。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天受凉及劳累后可使症状加重,活动后则疼痛减轻,常反复发作。

(2)活动受限:急性发作时,局部肌肉紧张、痉挛,项背部活动受限。

3.检查:

(1)在项背部及肩胛内缘皮下可触及变性的肌筋膜及纤维小结,并可触及筋膜摩擦音。沿竖脊肌行走方向可触及条索状改变。

(2)神经根挤压试验正常,无神经根性放射痛。

(3)X线检查无阳性体征。

要点三:项背肌筋膜炎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略)

2.鉴别诊断:落枕:多见青壮年,以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颈部转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多在睡眠后出现一侧颈项疼痛。

要点四:项背肌筋膜炎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松解粘连,理筋通络,温经祛寒。

2.经络与腧穴:足少阳胆经,督脉,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风池、风府、风门、肩井、大椎、肩中俞、夹脊穴、双侧背俞穴及阿是穴等。

3.手法操作:滚揉颈肩、点按腧穴弹拨肌肉、扳法微调、轻拿背部。

4.注意事项:

(1)治疗过程中,医者手法要求渗透轻快,避免粗暴,尤其扳法操作,不需强求弹响。

(2)患者注意局部保暖,避免受风,避免劳累或长期伏案,以免加重病情。

(3)若疼痛难忍或久治不愈,须进一步检查后考虑针刀或药物注射治疗。

(4)日常注意颈项部锻炼,如广播体操,宜勤做扩胸运动,不要做背部负重锻炼。

细目四: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要点一: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是指附着于椎骨棘突尖端的棘上韧带与连接棘突间的棘间韧带发生变性、撕裂或松弛,从而产生慢性腰背疼痛的病证。

2.病因:本病的发生包括内因和外因。三十岁以上的青壮年,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都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变,这是发病的内因。外因包括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急性损伤:弯腰劳动、猛力搬移重物、抬杠、剧咳等毫无准备之短促动作引起;慢性劳损:长期弯腰负重或多次弯腰提物导致。

3.病理:在上述原因作用下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发生血肿、水肿、增生及粘连,刺激腰神经后支引起腰痛。

要点二: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棘上韧带损伤:

(1)病史:多有长期弯腰劳动史或突然受重力牵拉而弯腰的情况,发病时伤情短暂迅猛,但用力不一定很大。

(2)症状:受伤时,立即出现闪电式或难忍之锐痛并向上下扩散,以致在发作中,被迫停止呼吸而后徐徐呼气,腰部板直,不敢向前弯腰,咳嗽、喷嚏时必须略屈髋屈膝,否则易诱发或加重疼痛。竖脊肌及臀大肌痉挛,出现保护性侧弯,仰位起床困难,常选侧卧位起床。伤后次日,疼痛加重。

(3)检查:棘突间有痛点,触之压痛极为表浅,常固定在1-2个棘突,且局限于棘突尖部,皮肤无红肿。棘突间用指腹轻扪可扪及棘上軔带在棘突上滑动。

2.棘间韧带损伤:

(1)病史:急性发作者有脊柱扭转外伤史,慢性者有腰部劳损或久病不愈的病史。

(2)症状:疼痛位于两棘突间,为深在性疼痛、胀痛,棘突间压痛不明显。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弯腰时重,后伸腰时轻,脊柱微屈被动扭转,可使疼痛加重。棘间韧带往往与棘上韧带合并损伤,单独损伤多发生于腰4?5及腰5?骶1间隙。

(3)检查:棘间韧带损伤可通过B超或MRI确诊。

要点三: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

(1)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常有过度弯腰用力史或长期不良姿势工作史,以一侧腰背弥漫性疼痛为主要表现,在第3腰椎横突尖部有明显压痛。X线检查可见腰椎生理曲度变直,第三腰椎横突明显过长过大、左右不对称。

(2)急性腰扭伤:多有明确的腰部扭伤史,腰部疼痛剧烈,坐、卧、翻身困难,咳嗽时可有腰痛加重。触诊可以感到腰肌紧张感,并有广泛、明显的压痛,腰部活动受限明显。X线检查可见腰椎生理曲度变小或消失。

要点四: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舒筋活血,理筋整复。

2.经络与腧穴:督脉、足太阳膀胱经,阿是穴、八髎、委中等穴及病变局部。

3.手法操作:滚揉背部、弹拨局部、深揉患处、屈伸按揉脊柱。

4.注意事项:

(1)医生操作过程中,手法应避免急躁,避免刺激过重造成二次损伤。

(2)患者出现症状后,应尽可能避免旋转腰部动作,可使用腰围制动,以增加修复条件。

(3)只能充分休息和运用柔和手法才能促使损伤组织修复,推拿可以缓解继发性竖脊肌痉挛。任何腰部运动都会加重韧带组织的损伤。

细目五:急性腰扭伤

要点一:急性腰扭伤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骶、骶髂及腰背两侧的肌肉、筋膜、軔带、关节囊及滑膜等软组织的急性损伤,从而引起腰部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病证。本病俗称“闪腰岔气”,是腰痛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2.病因:分为直接暴力损伤、间接暴力损伤。

3.病理:由于外力的作用,脊柱关节发生超出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的牵扯及扭转后,其小关节或周围筋肉组织发生移位、扭转或撕裂,致组织充血或肿胀,日久瘀肿机化形成粘连。关节囊破裂时,伴有关节内出血、肿胀,机化后形成索状结缔组织,造成关节内粘连。偶有韧带的过牵而把其附着的骨组织撕下,造成撕脱性骨折,或引起腰背筋膜及神经组织损伤。

要点二: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急性腰扭伤多为间接外力所致,轻者为竖脊肌和腰背筋膜不同程度的损伤;较重者可发生棘上、棘间軔带的损伤;严重者可发生滑膜嵌顿后关节紊乱等。

2.症状:

(1)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

(2)外伤后即感腰痛,不能继续用力,疼痛为持续性,活动时加重,休息后不能消除,咳嗽、大声说话、腹部用力等均可使疼痛增加。有时在受伤当时腰部有响声或有突然断裂感。

(3)腰部僵硬,主动活动困难,翻身困难,竖脊肌或臀大肌紧张,脊柱侧弯。

3.检查:

(1)可触及伤侧腰肌紧张或痉挛,严重者可触及棘突偏歪。

(2)局部压痛,伤后多有局限性压痛,压痛点固定,与受伤组织部位相一致。

(3)疼痛引起不对称性的肌肉痉挛,可改变脊柱正常的生理曲线,多数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畸形,一般是脊柱向患侧侧弯。疼痛和肌肉痉挛解除后,此种畸形可自行消失。

(4)一般无下肢放射痛,部分患者可有下肢牵涉性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加强试验为阴性。骨盆旋转试验阳性。

(5)X线检查可排除骨折、脱位以及骨病。

要点三:急性腰扭伤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

(1)腰肌扭伤:腰部肌肉在脊柱各节段中最为强大,其主要作用在于维持身体的姿势。坐位或立位时,腰背部肌肉无时不在收缩以抵抗重力作用于头、脊柱、肋骨、骨盆的力量,腰肌不仅控制前屈时身体向下传达的重力,且能恢复直立姿势。除侧方肌群外,竖脊肌最易受累而引起损伤,其好发部位以骶骨附着点处最常见,其次为棘突旁或横突上的腱膜附着处,而位于肌腹中部的撕裂则较少见。

(2)棘上韧带损伤:棘上韧带是附着在各椎骨棘突上的索状纤维组织,表面和皮肤相连,起保持躯干直立姿势以及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腰部棘上韧带较强大,但在腰五到骶一处常缺如或较为薄弱,而腰部活动范围较大,故易造成损伤。

(3)棘间韧带损伤:棘间韧带位于相邻的两个棘突之间,位于棘上韧带的深部,其腹侧与黄韧带相连,背侧与脊肌筋膜、棘上韧带融合在一起,形成脊柱活动的强大约束,腰部屈伸动作使棘突分开和挤压,棘间軔带的纤维之间相互摩擦,日久可引起变性,在此基础上,加之外伤因素,棘间韧带易发生断裂或松弛。

(4)腰椎小关节紊乱:每节腰椎均有三个关节,即两个后滑膜关节和一个前椎间盘关节,相邻椎体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相吻合,构成关节突关节,周围被一层薄而坚韧的关节囊包裹,可从事屈伸和旋转运动,起稳定脊柱和防止椎体滑移的作用。当腰部突然过度前屈并向一侧旋转时,可使关节突关节间隙变大,滑膜进入关节间隙,而直腰时将滑膜嵌住,发生急性腰痛。

(5)腰骶关节损伤:人体上半身重量依靠腰骶间的椎间盘和小关节支撑在下半身上,腰骶部是整个脊柱中负重最大的部分。当脊柱发生屈曲、后伸和旋转运动时,都作用于关节突关节上,而关节有关节囊、韧带相连,允许有一定的活动,但在过伸时易遭到牵拉伤、撕裂和半脱位,导致腰骶关节损伤。另外,腰骶部的异常结构,如隐性脊柱裂、腰椎舐化也是诱发因素。

要点四:急性腰扭伤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松筋活血,整复制动。

2.经络与腧穴: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肾俞、命门、大肠俞、环跳、殷门、委中、承山等腧穴。

3.手法操作:滚揉患部、点按腧穴弹拨痉挛、斜扳腰部、直擦腰骶。

4.注意事项:

(1)急性腰扭伤多为间接外力所致,大多数损伤发生在竖脊肌和腰骶关节。

(2)推拿治疗本病效果明显,推拿患部有显著的舒筋通络、活血散瘀作用,使损伤的组织修复。轻则两到三天,重则一周左右,症状逐渐消失。

(3)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法以免加重损伤。可适当配合热敷或服用或外敷活血化瘀中药。

(4)损伤早期应减少腰部活动,卧板床休息,以利损伤组织修复。

(5)注意局部保暖,待病情缓解后,逐步加强腰部肌肉锻炼。

细目六:慢性腰肌劳损

要点一:慢性腰肌劳损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慢性腰肌劳损或称腰肌筋膜炎、功能性腰痛等。主要指腰背部肌肉、筋膜、軔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背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见疾病之一。

2.病因:慢性劳损、急性损伤后未得到及时治疗或反复损伤、先天性畸形、风寒湿邪侵袭。

3.病理:上述原因引起肌肉组织发生一系列代偿增大的变化,但肌肉细胞的数量一般不会增多,而是体积增大,当达到它的最大体积后只有靠间质细胞增生来弥补。而间质细胞是没有收缩功能的,反而会不断减小肌肉弹性,使其慢慢硬化,不能再支持腰部肌肉用力。

要点二: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多见于青壮年,多有慢性劳损史,或在急性损伤之后未能及时得到休息,或长期遭受风寒湿邪侵袭。有时外伤史不明显,常与职业和工作环境有一定关系。

2.症状:

(1)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背部疼痛,呈钝性胀痛或酸痛不适,时轻时重,迁延难愈。劳累、阴雨天气、晨起时症状加重。休息、适当活动或经常改变体位姿势可使症状减轻。

(2)腰部活动基本正常,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有时有牵掣不适感。不耐久坐久站,不能胜任弯腰工作,弯腰稍久,便直腰困难。常喜双手捶击腰部,以减轻疼痛。

(3)急性发作时,诸症明显加重,可有明显的肌痉挛,甚至出现腰脊柱侧弯,下肢牵掣痛等症状。

3.检查:

(1)腰背部压痛范围较广泛,压痛点多在骶髂关节背面、骶骨背面和腰椎横突等处。轻者压痛多不明显,重者伴随压痛可有一侧或双侧竖脊肌痉挛、僵硬。

(2)直腿抬髙试验多接近正常,腰部运动受限不明显。

(3)痛点处用1%利多卡因2-3毫升封闭,症状常可缓解或消失。

(4)除少数可发现腰骶椎先天性畸形和老年患者椎体骨质增生外,多无异常发现。

要点三:慢性腰肌劳损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略)

2.鉴别诊断:

(1)增生性脊柱炎:腰痛主要表现为休息痛,即夜间、清晨腰痛明显,而起床活动后腰痛减轻。脊柱可有叩击痛。X线检查可见腰椎骨钙质沉着和椎体边缘增生骨赘。

(2)陈旧性腰椎骨折:有外伤史,不同程度的腰部功能障碍。X线检查可发现椎体压缩或附近骨折。

(3)腰椎结核:有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血沉加快。X线检查可发现腰椎骨质破坏或椎旁脓肿。

(4)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典型的腰痛伴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受限,脊柱侧弯和膝跟腱反射异常,有皮肤感觉障碍等神经根受压症状。

要点四:慢性腰肌劳损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2.经络与腧穴: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八髎、秩边、委中、承山及腰臀部。

3.手法操作:滚揉膀胱经、按揉腧穴、斜扳腰椎、直擦经络。

4.注意事项:

(1)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姿势正确,尽可能经常变换体位,勿过度疲劳。

(2)宜睡硬板床,同时配合牵引及其他治疗,如湿热敷、熏洗等。

(3)加强腰背肌肉锻炼,注意局部保暖,节制房事。

细目七: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要点一: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指腰3横突及周围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劳损及感受风寒湿邪,致腰3横突发生无菌性炎症、粘连、变性及增厚等,刺激腰脊神经而引起腰臀部疼痛的综合症候群。

2.病因:外伤、劳损。

3.病理:急性损伤时,附着在第三腰椎横突上的肌肉筋膜超过其承受能力,而发生拉伤。在慢性劳损过程中,因反复多次损伤致横突周围发生水肿、渗出,产生纤维变性或形成疤痕粘连,筋膜增厚,肌肉挛缩等病理改变,致使穿过筋膜的血管神经束受到刺激和压迫,影响神经的血供和营养,可使神经水肿变粗而出现腰三横突周围乃至臀部、大腿后侧及臀上皮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

要点二: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腰部有负重或不同程度的外伤、劳损史,从事体力劳动的男性青壮年多见。

2.症状:

(1)腰痛或腰臀部疼痛:多数为单侧,少数为双侧。部分患者的疼痛范围可波及股后、膝下及股内侧肌等处,有的可沿大腿向下放射到膝部或小腿外侧。弯腰及旋转腰部时疼痛加剧,劳累后明显加重,稍微活动,疼痛减轻。疼痛多呈持续性。患者无间歇性跛行。

(2)腰部活动受限:腰部俯仰转侧活动受限,尤以健侧侧屈或旋转时尤甚。

3.检查:

(1)局部压痛:患侧腰三横突处有局限性压痛,有时可触及纤维性硬结,常可引起同侧臀部及下肢后外侧反射痛。

(2)局部肿胀:早期横突尖端部肥厚,呈轻度肿胀。

(3)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髙试验可为阳性,但加强试验为阴性。

要点三: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

(1)慢性腰肌劳损:压痛范围广泛,除腰部外,腰骶部或臀部有时也有压痛。而腰三横突综合征的压痛比较局限。

(2)梨状肌综合征:疼痛从臀部开始,可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出现下肢放射痛,但无腰痛症状。自觉患侧下肢短缩,步履跛行,或呈鸭步移行。压痛点局限在臀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此外,梨状肌紧张试验为阳性,可与之鉴别。

(3)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伴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呈阵发性加剧腰部活动功能明显障碍,尤以屈伸为主。脊柱侧弯畸形,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均为阳性,压痛点在棘突旁或腰骶部,且有叩击痛和放射痛。

要点四: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松解痉挛,活血止痛。

2.经络与腧穴: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委中、承山及腰臀部等腧穴。

3.手法操作:滚揉患侧点按腧穴、弹拨腰肌、按揉经络直擦腰骶。

4.注意事项:

(1)腰部束宽皮带护腰,对防止过度损伤有一定作用。

(2)  治疗期间,避免腰部过多地屈伸和旋转活动。

(3)  注意局部保暖,防止过度劳累。

细目八:腰椎间盘突出症

要点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之一。发病率约占门诊腰腿痛的百分之十五。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变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腰脊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种病证。本病好发于三十到五十岁的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以腰四至五和腰五到骶一之间突出最多。

2.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部分。内因包括解剖结构的因素、退变和发育上的缺陷。外因包括损伤和劳损、寒冷刺激。

3.病理:

(1)根据髓核突出的方向,分为三种类型。

1)向后突出:一般的椎间盘突出,实际上皆属此种类型,为三种类型中最重要者。根据向后突出的部位不同,可分为:①单侧型:临床最为多见,髓核突出和神经根受压只限于一侧。②双侧型:髓核自后纵韧带两侧突出,两侧神经根皆受压迫。③中央型:髓核自后中部突出,一般不压迫神经根,而只压迫下行的马尾神经,引起鞍区麻痹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

2)向前突出:一般不会引起临床症状,故无实际临床意乂。

3)向椎体内突出:此为髓核经过闭塞的血管,向软骨板和椎体内突出,形成环状缺口,此型多发生于青年期。

(2)根据髓核突出的程度,分为3种类型。

1)隐藏型(幼弱型):为纤维环不完全破裂,其外层尚保持完整,髓核在受压情况下,向破裂部分突出。此时如椎间盘所受的压力大,纤维环破裂多,则髓核继续向外突出;如能适当休息,髓核完全可以还纳,破裂纤维环也可能愈合。

2)突出型(移行型):纤维环裂隙较大,但不完全,外层尚保持完整,髓核突出较大,呈球状,此型可转为破裂型,可经手法复位而治愈。

3)破裂型(成熟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从破裂的纤维环向外突出。有的突出物上被以薄膜,从而与附近组织隔开,不致发生粘连;有的外无被膜,其突出的断端与附近组织发生粘连,甚至与神经根发生粘连,此种情况,回纳比较困难。

要点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本病多见于三十到五十岁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多有重体力劳动史,或有慢性劳损史,也可见于长期坐姿工作者。病程缓慢,腰腿痛易于受寒湿、劳累后加重。

2.症状:

(1)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腰部反复疼痛,逐渐向一侧下肢放射,程度轻重不等,严重者不能久坐久立,翻身转侧困难,咳嗽、喷嚏或大便用力时,因腹压增高而疼痛加重。下肢放射痛多向一侧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放射。

(2)腰部运动障碍:腰部各方向活动均受限,尤以后伸和前屈为甚。

(3)腰椎脊柱姿势改变:脊柱姿势的改变有脊柱侧弯、腰椎前凸增大、腰椎曲线变平及腰椎曲线反张4种形式,尤以脊柱侧弯最多见,占80%以上。

(4)主观麻木感:久病患者或神经根受压严重者常有患侧下肢麻木,中央型髓核突出可见鞍区麻痹。

(5)患肢温度下降:患者感觉患肢不温,怕冷。与健肢对比,患肢温度确有降低。

3.检查:

(1)X线检查正位片可见腰椎侧凸,侧位片可见生理前凸消失、椎间隙狭窄;MRI可见相应水平突出的椎间盘压迫脊髓硬脊膜、硬膜囊及脊髓。

(2)腰椎间盘突出定位:

1)突出部位:腰3-4;受损神经根:腰4;常规压痛点:腰3棘突旁开2厘米;放射痛区域:大腿前外侧,膝与小腿前内侧;感觉异常区:大腿前外侧,膝与小腿前内侧;主动运动障碍区:可觉伸膝、收髋无力;腱反射:膝跳反射减弱,跟腱反射正常;其他: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2)突出部位:腰4-5;受损神经根:腰5;常规压痛点:腰4棘突旁开2厘米;放射痛区域:沿坐骨神经及腓神经,过小腿前外侧,至母趾处;感觉异常区:小腿前外侧,足背侧;主动运动障碍区:母趾、甚至全部足趾背伸无力;腱反射:膝跳、跟腱反射均正常,偶见跟腱反射减弱;其他: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3)突出部位:腰5-骶1;受损神经根:骶1;常规压痛点:腰5棘突旁开2厘米;放射痛区域:沿坐骨神经及胫神经,过小腿后侧,至足跟部;感觉异常区:小腿后侧,足外缘;主动运动障碍区:踝部和母趾跖屈无力;腱反射:膝跳反射正常,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其他: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要点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病史、腰痛和下肢放射痛、感觉障碍、腰椎间盘突出定位表、影像检查即可做出诊断。

2.鉴别诊断: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对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做出诊断。但必须细致检查,综合分析各体征,再结合X线检查方可获得正确诊断。临床上尚须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急性腰肌扭伤:除有急性外伤史、剧烈腰痛外,可有臀及下肢的牵扯痛,但此病阳性体征不多,无沿坐骨神经分布区的压痛,无肢体感觉异样,无腱反射异常。直腿抬髙及加强试验阴性。

(2)慢性腰肌劳损:病程长,症状轻,压痛点广泛,腰痛与劳累、休息、风寒湿关系密切,可有竖脊肌板硬和下肢反射性疼痛,经休息、理疗、推拿易治愈。

(3)梨状肌综合征:因下肢外展、外旋或内旋动作过猛,损伤梨状肌并累及坐骨神经所致,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无腰痛和脊柱侧弯等表现。疼痛主要在臀部及下肢。检查梨状肌局部压痛明显,直腿抬髙试验在60度以前疼痛明显,超过60度后疼度反而减轻,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要点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松解粘连,活血止痛。

2.经络与腧穴: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腰阳关、大肠俞、环跳、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丘墟等腧穴。

3.手法操作:滚揉患侧按压腰骶、点按腧穴、斜扳腰椎直腿抬高、拿揉患肢。

4.注意事项:

(1)推拿治疗前应排除骨结核、骨肿瘤等疾病及推拿禁忌证。

(2)病程长,经多次推拿治疗无效者,可考虑综合治疗。

(3)推拿治疗后可能出现疼痛加重现象,应平卧硬板床休息一到两周,并用腰围保护腰部,尽量避免腰部大范围活动。

(4)病情好转后,适当进行腰背肌肉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5)严重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应慎用按摩手法治疗。

细目九:腰椎管狭窄症

要点一:腰椎管狭窄症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腰椎管狭窄症是指因各种原因造成椎管容积或形态结构异常,出现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是由于椎管发生骨性和(或)纤维性狭窄,引起容纳其中的脊髓、马尾及脊神经根等受压迫,继而出现相应的腰腿痛症状及神经功能障碍。

2.病因:①原发因素:由于先天发育因素所致的椎管腔狭小,称为原发性椎管狭窄,临床比较少见。如椎弓根短缩或内聚。②继发因素:为后天多种因素引起的椎管狭小,如椎弓根过短、椎板肥厚、关节突肥大等。③医源性因素:由于手术治疗不当,导致椎管腔狭小,称为医源性椎管狭窄。如椎弓峡部裂伴脊椎滑脱病例。

3.病理:腰椎管狭窄症的实质是腰椎管容积或形态结构异常,造成椎管内脊髓、马尾神经、脊神经、血管等受压,继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管狭窄可导致狭窄的椎管内静脉压力增加,椎管内出现炎性水肿,发生粘连,马尾神经缺血及神经炎症出现,这是产生临床症状的重要原因。

要点二: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发病年龄主要在中年以后,男性多于女性,多继发于高强度劳动和腰部重负荷之后。

2.症状:

(1)间歇性跛行:这是腰椎管狭窄症最具特点的症状。患者常在步行数十米或百米时产生腰腿痛,更有甚者仅仅站立或挺腰时,即可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酸胀、无力、疼痛、麻木或感觉异常,以致步态失稳,难以行走。弯腰休息片刻或下蹲后症状立即减轻,甚至消失,但继续行走后不久,即可重复出现上述症状。

(2)腰背痛:腰椎管狭窄的患者多伴有腰背痛。疼痛一般比较轻微,卧床休息可减轻或消失,腰前屈不受限制,后伸活动往往受限。

(3)神经根压迫症状:神经根症状的部位与受压神经根有关,表现为相应的神经根分布区针刺觉减弱、痛觉异常、肌肉力量减弱及腱反射异常。

(4)马尾神经压迫症:随病情发展,症状可由开始的间歇性发展到持续性加重,主要是因马尾神经受压,表现为马鞍区的症状以及括约肌的症状,如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等。

3.检查:

(1)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肌肉萎缩,肢体痛觉减退,膝或跟腱反射迟钝,直腿抬髙试验阳性。

(2)拍摄腰椎正、侧、斜位X线片,常在腰四到五、腰五到骶一之间可见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椎体滑脱、腰骶角增大、小关节突肥大等改变。椎管内造影、CT、MRI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

要点三: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该病临床发病较为急促,常由体力劳动或者感受风寒所致,有强烈的下肢放射痛,早期可出现被动体位、腰椎生理弯曲消失等症状,结合发病史及相应检查不难排除。

(2)椎管内肿瘤: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全身状况差,消痩,夜间痛甚。可找到原发肿瘤,X线检查显示有椎体破坏。

(3)神经根炎:起病急,疼痛剧烈,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改变。局部抗炎治疗后,症状缓解快。

要点四:腰椎管狭窄症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松解粘连。

2.经络与腧穴: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腰阳关、肾俞、大肠俞、环跳、风市、委中、阳陵泉、昆仑等腧穴。

3.手法操作:滚揉腰背、按揉腧穴、直推经络、屈髋伸腰。

4.注意事项:

(1)医者活动患者下肢时,需排除患者髋部及膝部病变,切不可盲目活动,造成损伤。

(2)切忌被动运动,如挤压、后伸等,避免过于猛烈的手法刺激。

(3)患者腰腿疼痛剧烈时,除治疗外,应局部给予热敷,并卧硬床休息一到两周。

(4)腰部保暖,腰围护腰。

(5)半年保守治疗无效,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并有明确的神经定位障碍者,应手术治疗。

细目十:退行性脊柱炎

要点一:退行性脊柱炎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退行性脊柱炎又称肥大性脊柱炎、增生性脊柱炎、老年性脊柱炎、脊椎骨关节炎等,是指椎间盘退变狭窄,椎体边缘退变增生及小关节退变形成的骨关节病变。以椎体边缘增生和小关节肥大性变化为主要特征。本病好发于中年以后,男性多于女性,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易患此病。本病临床上以腰椎发病率最高,其次为颈椎和胸椎。

2.病因:

(1)内因:退行性改变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椎体边缘增生与椎间盘退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年龄、压力及创伤有关。

(2)外因:损伤和劳损是导致本病的外部因素。骨刺发生的部位,多在脊柱生理曲度的凹侧,这是由于杠杆力学的作用。骨刺的产生一般与年龄增长成正比,年龄愈大,增生愈严重。所以,压力和重力对骨刺的产生有密切关系。压力可能是引起骨刺的主要因素,骨刺则是椎体对于压力的反应,是骨组织对压力产生的代偿性产物。

3.病理:本病的病理变化由关节软骨开始,由于变性使关节软骨变成粗糙且缺乏弹性的黄色软骨,而后逐渐碎裂,或发生软骨脱落。暴露出的骨面经长时间磨损后,会在软骨的边缘与关节囊、韧带的附着处出现新骨增生,形成骨刺或骨唇(唇凸),甚者相邻椎体缘的骨质增生连接在一起,形成骨桥,导致脊柱僵硬或失去活动功能。

要点二:退行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患者多为四十五岁以上的体质肥胖者,有长期从事弯腰劳动和负重的工作史或有外伤史,起病缓慢。

2.症状:

(1)早期症状典型,患者常感腰背酸痛不适,僵硬板紧,不能久坐久站,晨起或久坐起立时症状较重,稍加活动后减轻,但过度活动或劳累后加重。

(2)腰部俯仰活动不利,但被动运动基本达到正常。

(3)急性发作时,腰痛较剧,且可牵掣到臀部及大腿,若骨刺压迫或刺激马尾神经时,可出现下肢麻木无力、感觉障碍等症状。

3.检查:

(1)腰椎弧度改变,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明显者可见圆背。

(2)两侧腰肌紧张、局限性压痛,腰椎棘突有叩击痛。

(3)直腿抬高试验、后伸实验可呈阳性。

(4)X线检查显示多个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硬化(多为刺状或唇状突起),关节变尖锐,或有筋肉组织钙化,椎间隙不同程度变窄。

要点三:退行性脊柱炎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退行性脊柱炎应与强直性脊柱炎相鉴别。

表5-2退行性脊柱炎与强直性脊柱炎的鉴别

退行性脊柱炎:多在四十岁以上脊柱活动一般不受限椎体轮廓清晰椎体边缘有骨唇变化小关节间隙清楚骶髂关节正常血沉、抗O正常

强直性脊柱炎:多在四十岁以下脊柱强直出现较早椎体模糊,呈竹节样变椎体边缘无骨唇变化关节间隙模糊骶髂关节首先受累血沉、抗O急性期均增高

要点四:退行性脊柱炎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解痉止痛。

2.经络与腧穴: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少阳胆经;夹脊穴、肾俞、命门、腰阳关、腰夹脊、气海俞、关元俞、委中、阳陵泉、承山等腧穴。

3.手法操作:滚揉腰背、弹拨局部按压腧穴、腰椎斜扳、直擦经络,拿揉下肢。

4.注意事项:

(1)避风寒,卧硬板床,适当进行腰部功能锻炼。

(2)劳动时,腰部宜用腰围固定,以保护腰椎的稳定性。

细目十一: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要点一: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退行性腰椎滑脱是指由于腰椎退变而引起椎弓完整的腰椎向前、向后或向侧方移位。腰椎向前滑脱较常见,多见于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为男性的四到六倍。滑脱部位以腰四椎体多见,其次为腰三和腰五椎体。椎体滑脱程度很少超过百分之三十,本身一般没有症状,但可以进一步发展成椎管狭窄。

2.病因:腰椎间盘退变、腰椎结构改变、其他因素。

3.病理:腰椎椎体滑脱发生后,继而导致相应水平面的椎管变窄,出现椎管狭窄的一系列病理改变。

要点二: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多见于五十岁以上女性,常有慢性腰腿疼痛史。

2.症状:

(1)初期无明显症状。

(2)腰、臀部及大腿后疼痛,卧床休息可减轻或缓解。

(3)严重者可伴有间歇性跛行、下肢放射痛及麻木,甚至有会阴部麻木和小便障碍。

3.检查:

(1)触诊时,滑脱上一个棘突前移,可触及小凹陷,或有台阶感,棘突压痛明显。

(2)腰椎前凸增加,臀部后凸,重者腰骶部出现皱褶。

(3)影像学检查是判断是否出现椎体滑脱的重要依据。

1)X线正位片:不易显示峡部病变。但通过仔细观察,可发现在椎弓根阴影下有一密度降低的斜行或水平裂隙,多为双侧。明显滑脱的患者,滑脱的椎体倾斜,下缘模糊不清。

2)X线侧位片:侧位片可显示腰椎滑脱征象,并能测量滑脱分度。国内常用的是Meyerding分度法,即将下位椎体上缘分为4等份,根据椎体相对下位椎体向前滑移的程度分为一到四(罗马数字)度。

I:椎体向前滑动不超过椎体中部矢状径的四分之一。

II:超过四分之一,但不超过二分之一。

III:超过二分之一,但不超过四分之三。

IV:超过椎体矢状径的四分之三。

3)X线斜位片:可清晰显示峡部病变。在椎弓崩裂时,峡部可出现一带状裂隙,称为苏格兰(Scotty)狗颈断裂征。

4)X线功能位片:可判断滑移的活动性,对判断有无腰椎不稳价值较高。腰椎不稳的X线诊断标准有过伸、过屈位片上,向前或向后位移大于三毫米,或终板角度变化大于十五度。

要点三: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

(1)退行性脊柱炎:该病轻者可见晨起或休息后腰部僵硬不适,活动后减轻,活动过多可疼痛加重。重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脊柱变形、活动受限及功能丧失。体格检查可见腰部保护性体位,屈伸受限,腰椎前凸变平,时有侧凸,主诉疼痛区可触及较深的压痛点。X线检查可见腰椎骨关节增生明显,后关节突肥大,椎间隙变窄。

(2)腰椎管狭窄症:此类病劳累后加重,卧床休息减轻,反复发作。间歇性跛行为本病特有症状。体格检查常和主诉症状不相称,轻者直腿抬高可阴性,无明显肌肉萎缩,重者可有直腿抬高受限,但疼痛程度不如椎间盘突出明显。影像学检查可见腰椎管狭窄征象。

要点四: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松筋活血,通络止痛。

2.经络与腧穴: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筋、昆仑、髀关、风市、粱丘、阳陵泉、足三里、绝骨、解溪。

3.手法操作:掌推督脉,滚揉膀胱经;点按腧穴,捏拿下肢;横擦腰骶。

4.注意事项:

(1)疼痛严重者,可卧床休息,腰围固定。

(2)症状缓解或轻症者,可加强腰腹肌锻炼。

(3)避免弯腰搬重物,腰部保暖避寒。

第六单元骨错缝

细目一:骨错缝

要点一:骨错缝的概念、病因病机。

要点解析:

1.概念:骨错缝也称骨关节错缝、关节错缝,是指构成关节两骨的接触面,因外力作用引起微小错位,进而发生疼痛、功能障碍且不能自行复位的疾病。也有学者称之为关节半脱位,如桡骨小头半脱位、骶髂关节半脱位等。

2.病因:间接外力(最主要的病因)、直接外力(较少见)和混合作用力。

3.病机:在上述外力作用下使关节超过正常活动范围,均可使关节囊或靭带拉断、拉松,“筋不束骨”而成关节错位。关节错位后,关节囊和韧带可拉紧锁住,而使错缝关节不得自行复位;或错缝时,关节内产生负压,将滑膜吸入关节腔内,阻碍关节自行复位;或关节本身病变,如剥脱性关节炎、关节退变等,错缝后受到阻碍而不能自行复位等。

要点二:骨错缝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手法步骤。

要点解析:

1.临床表现:

(1)病史:在轻度外伤后,有明显的关节突然不能活动的病史,或在某个体位动作后,突发局部疼痛病史。

(2)疼痛:关节错缝后主要症状就是疼痛,有时在局部,有时在远隔部位,一般痛点不十分清楚,只能诉说某个区域但不具体。当关节处于静止,不活动时,仅有轻度疼痛或无痛,但关节活动时疼痛明显。对疼痛的关节施以外力或牵拉、或挤压、或扭转、或推拉、或叩打时,均可重复出现患者主诉的疼痛。在脊椎有错缝时,除特定活动疼痛外,尚可因呼吸、咳嗽、大便等动作,引起疼痛。

(3)酸、麻、胀、困、窜等感觉:由于关节错缝后,筋必出槽,以致牵扯各种“筋”,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如与神经有关,可产生颈椎病样麻痛症状;如与肌肉有关,可产生酸胀感;如与韧带、筋膜、肌膜有关,可产生窜胀感等,但一般不产生麻木感。

(4)功能障碍:关节错缝后,容易引起相关关节的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错缝可以与其他损伤同时存在,因此直接外力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容易与外伤后因其他损伤所致的功能障碍混淆,应注意鉴别。

2.诊断要点:诊断时,需注意:①体形;②肿胀,不发生肿胀或肿胀轻微;③畸形,多不明显;④关节活动障碍,要仔细检查关节活动的程度及受限的方位,与错缝定位以后治疗手法有关;⑤触诊的重要性;⑥影像学检查:X线、CT等检查,一方面可以排除骨关节的其他器质性病变;另一方面,通过仔细测量,与健侧对照,可发现错缝一毫米的特征,进而明确诊断。⑦试验手法在关节错缝可能性较大时,可通过试验性手法纠正错缝关节。试验手法即通过并观察手法的疗效用以错缝诊断,此时手法要求必须具备熟练、轻巧、准确、基本无痛、快速等特点。

3.手法步骤:关节错缝的手法治疗一般分为理筋手法、复位手法两步进行。理筋手法目的在于减少患者疼痛感,使肌肉达到满意的放松效果。复位手法是治疗错缝的关键,手法操作的方式需根据关节的解剖特点、损伤机制、病程新旧等决定。

要点三:治疗术前准备及常用辅助治疗方法。

要点解析:

1.手法前的准备:

(1)语言的交流:明确诊断后,要向患者说明病情,以及将要采取的治疗方案,让患者尽量配合,全身放松,不要紧张。因为任何轻微的肌肉或情绪的紧张,均可使“复位”手法失败。

(2)合适的体位:不仅要求患者情绪放松,而且体位也应松弛。在操作复位手法时,需令患者处于指定的体位下,以便使机体及错缝关节均处于松弛状态。

(3)详细的触诊:在施以复位手法前,还必须充分触诊,仔细触摸和领会痛区和周围的病变。如在骨关节部位,骨骼端有无隆凸点、有无下陷点、骨突有无歪斜、骨隆凸部的软组织有无增厚等。

2.常用辅助治疗方法:

(1)固定治疗:错缝的骨关节复位后,很多部位不需要固定,多数关节只要体位合适,错缝关节即可稳定,但也有少数关节需要采用器具固定以维持关节的稳定,固定器具随症而定,如木板、硬纸板、布绷带等均可酌情选用。

(2)功能锻炼:全动关节损伤后,周围组织出血较多,如不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易粘连,而影响关节活动。半动或微动关节损伤后,出血少,虽有关节周围粘连也不妨碍功能,随着损伤的修复,关节的活动功能即可自然恢复。

(3)药物治疗

1)外用药:复位后肿胀不消除,或者晚期关节活动欠佳者,可选用外用药物消肿散瘀,早期可用金黄膏、乌龙膏等,晚期可用海桐皮汤、五加皮汤、洗伤药等。

2)内服药:以活气血、补肝肾、舒筋续损为主。常用方剂有:活血丸、补筋丸、定痛和血汤、壮骨丸等。

细目二:胸椎关节突关节错缝

要点一:胸椎关节突关节错缝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胸椎关节突关节错缝又称胸椎小关节错缝,是指上一胸椎的下关节突与下一胸椎的上关节突所构成的椎间关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侧向错移,引发疼痛与功能障碍,又称胸椎后关节紊乱症,是引起胸背痛的常见原因。

2.病因:内因:胸椎间盘及其椎间軔带等组织的退变;外因:强大外力的挤压,用力过猛的扭转,或睡眠姿势不当等。

3.病理:上述原因均可造成胸椎后关节、肋椎关节的错缝移位,进而刺激肋间神经或胸神经后支,出现急性背、胸部疼痛。久之,这些错位的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改变,引起慢性背部疼痛。

要点二:胸椎关节突关节错缝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本症常发生于体力劳动者,本症的发生多有躯干用力扭转或挤压性外伤史。

2.症状:患者多主诉单侧(或双侧)背肌剧烈疼痛,偶有向肋间隙、胸前部及腰腹部的相应部位放射性疼痛,患者常不能仰卧休息,深呼吸或咳呛时痛剧。慢性劳损多有背部酸痛及沉重感,久站、久坐、过劳或气候变化时症状加重,但一般无放射性疼痛。

3.检查:

(1)触诊时可发现患椎棘突略高或偏离脊柱中心轴线,患椎棘突旁压痛;附近肌肉紧张或有硬性条索,棘上軔带肿胀或剥离。如胸脊神经受累,在患椎棘突旁开两厘米再向上一厘米处按压时,可出现向伤侧相应区域的放射痛。

(2)X线检查有利于本病的诊断,能够排除胸段脊椎的其他疾患,如胸椎结核、肿瘤等。

要点三:胸椎关节突关节错缝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强直性脊椎炎、胸椎结核等骨病相鉴别。

(1)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实验室检查HLA-B27阳性率较高。X线检查可见骶髂关节软骨的下骨缘模糊、关节间隙模糊及关节融合等。

(2)胸椎结核:胸椎结核是因结核感染引起的椎体病变,患者会有午后低热、疲倦无力、食欲减退、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患处出现局限性疼痛,可沿脊神经放射,胸廓受累后,可出现胸廓扩张障碍。X线检查可见椎旁出现大片密度不均影,常常是骨破坏和硬化并存,并可见死骨;椎间隙变窄或消失,边缘模糊。

要点四:胸椎关节突关节错缝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纠正错位的关节突关节是手法治疗的主要目的。在手法复位之前,应先按摩局部,理筋放松,以缓解肌肉痉挛,然后予以手法复位。

2.手法操作

(1)按揉理筋

(2)复位手法:胸背部软组织放松后,根据损伤形式,采取与暴力方向相反的力,借力使错位的关节突关节复位。掌推复位法、膝顶后扳法、旋转复位法。

复位后即可活动。如复位后,患椎处仍有筋结或者有条索状物等异常改变,可再次进行局部理筋手法,如揉、按、滚、推等手法,以理筋活血,缓解肌肉的痉挛状态。

3.注意事项:

(1)新发的胸椎小关节错缝复位后不需要固定。陈旧性错缝复位后应仰卧硬板床,休息两到三周。

(2)复位后,可配合局部热敷、理疗等。

细目三:腰椎关节突关节错缝(附:腰骶关节错缝)

要点一:腰椎关节突关节错缝(附:腰骶关节错缝)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腰椎关节突关节错缝又称腰椎后关节错缝、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是指外力或扭伤等原因,造成腰椎间关节突关节的错位或其间的滑膜嵌顿,进而引起腰部剧烈疼痛和功能障碍。

附:腰骶关节错缝是指外力或扭伤等原因,造成腰骶关节的错位或关节间的软组织嵌顿,进而引起腰骶部位剧烈疼痛和功能障碍。

2.病因:腰椎关节突关节错缝的病因为:慢性劳损或反复扭伤。

附:腰骶关节错缝的病因为:先天畸形、慢性劳损、急性损伤。

3.病理:上述原因可致后关节发生损伤性炎症改变,产生下腰痛或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当腰部突然转动时,易造成后关节的错位或其间的滑膜嵌顿,而引起难以忍受的剧烈腰痛。

附:腰骶关节错缝的病理为:上述病因导致局部软组织肿胀刺激腰低部神经根,可引起反射性下肢疼痛。

要点二:腰椎关节突关节错缝(附:腰骶关节错缝)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本病常发生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且多有腰部前屈旋转或扭闪受伤史。

2.症状:

(1)腰部剧痛、刺痛或顽固性酸痛,疼痛局限于受累关节突以下,可有向一侧臀部、骶尾部的放散性疼痛。少数病例可向下肢膝平面以上扩散,但疼痛部位较深,且区域模糊。久病患者或长时期固定一个姿势工作者,腰部可出现僵硬,疼痛加重。症状轻重与气候变化有关。晨起时腰部剧痛、僵硬,轻微活动后疼痛减轻,过劳后又使疼痛加重。休息加重,活动减轻是本症之特征。

(2)脊柱前屈及后伸活动障碍明显。滑膜嵌顿时,可产生固定性的腰椎后凸或平腰侧倾位;俯卧时多采用腹部垫枕,拒绝别人搬动;站立时须髋膝关节半屈位、双手扶膝支撑腰部。因腰低部筋肉明显紧张,压痛点不易查出。

3.检查:

(1)触诊时,腰部筋肉紧张、僵硬,急性者更显著,痛点不易查出。肌痉挛缓解后,患椎棘突或关节突部压痛。直腿抬高受阻,一般无神经刺激性体征。

(2)错位整复或嵌顿解除后,腰部疼痛可缓解。

附:腰骶关节错缝(见诊断要点)。

要点三:腰椎关节突关节错缝(附:腰骶关节错缝)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腰椎关节突关节错缝诊断要点:略。

附:腰骶关节错缝的诊断要点:本病与腰椎关节突关节错缝的临床表现类似。所不同的是腰骶关节错缝的疼痛部位和功能障碍的表现

(1)疼痛:疼痛部位和压痛点均以腰骶关节为中心,可牵涉周围软组织疼痛。触诊时需仔细分辨。

2.功能障碍:根据损伤机制不同,一般表现为屈曲和过伸的活动受限并伴疼痛。病情较轻的可能只表现为屈曲或过伸时的功能障碍;病情较重时两个方向均受限。

2.鉴别诊断:

(1)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与本病的发病机制相似,两病常合并存在。但急性腰扭伤以腰肌、胸腰筋膜损伤为主,其特点表现为疼痛部位以腰椎椎旁竖脊肌起止点或髂嵴后部为主,腰部活动各方向均受限,应注意鉴别。

(2)腰椎棘间、棘上韧带扭伤:腰椎棘间、棘上韧带扭伤与本病的发病机制相似,两病常合并存在,前者压痛点多在棘突间,直腿抬高试验和屈膝屈髋试验可呈阳性。

附:腰骶关节错缝的鉴别诊断与本病相同。

要点四:腰椎关节突关节错缝(附:腰骶关节错缝)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手法治疗可分为两步:第一步采用理筋手法,按摩松解紧张的软组织;第二步采用复位手法,纠正关节紊乱,解除滑膜嵌顿,以迅速消除疼痛,恢复正常功能。

附:本病的治疗原则、理筋手法与腰椎关节突关节错缝相同,但复位手法有所不同。

2.手法操作:

(1)理筋手法。

(2)复位手法:斜扳法、牵拉法、坐位脊柱旋转法。

附:腰骶关节错缝的复位手法:背提法、搭提法

4.注意事项:

(1)手法复位后,嘱患者卧床休息三日,一周内勿做腰部前屈及旋转活动。

(2)术后急性症状可即刻缓解,但可遗留一些残余的疼痛及腰部僵硬感(为后关节滑膜反应所致),可在受伤关节局部加点按及揉搓手法,配合局部湿热敷或醋离子导入,数日后症状可消失。

(3)加强背伸肌功能锻炼,有助于巩固疗效和预防复发。

(4)注意腰部保暖。

附:腰骶关节错缝注意事项同腰椎关节突关节。

细目四:骶髂关节错缝

要点一:骶髂关节错缝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骶髂关节错缝是指髂骨与骶骨所构成的耳状关节面,因外力造成其周围軔带、肌肉损伤或超出生理活动范围,使耳状关节面产生微小移动,不能自行复位而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疾病。女性骶髂关节的活动范围较男性大,故女性发病机会较多。

2.病因:外力作用、性别差异、其他因素(如年龄、体重等)。

3.病理:上述病因引起骶髂关节错缝,错缝的关节对周围软组织产生牵拉,从而产生疼痛、功能障碍。

要点二:骶髂关节错缝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有扭伤病史。

2.症状:

(1)站立时,伤侧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足尖着地,躯干向伤侧倾斜,以健肢负重;行走时,用手掌支撑伤侧髋部,以使疼痛减轻。伤侧竖脊肌紧张,脊柱多突向健侧。

(2)骶髂关节处和髂后上棘附近有明显的筋肉紧张、压痛,侧卧叩击髂前上棘外缘,可引起骶髂关节处疼痛。

3.检查:

(1)两下肢不等长。向前脱位时,伤侧下肢略增长;后脱位时,伤侧下肢略缩短。严重病例,可见髂后上棘向后凸起。

(2)直腿抬高试验,骨盆分离、挤压试验,“四”字试验,床边试验(在排除髋关节病变的基础上进行),骶髂关节旋转试验等均为阳性。

(3)骨盆正位片可提示骨盆倾斜程度,显示骶髂关节面重叠影增宽或变窄;斜位片,显示伤侧骶髂关节凸凹不平的关节面排列紊乱,关节间隙增宽(与健侧相比)。X线检查亦有助于排除强直性脊柱炎、结核、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要点三:骶髂关节错缝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者腰痛伴有一侧下肢麻木,脊椎两侧肌肉紧张,椎旁有明显压痛及向患肢放射痛。骶髂关节错缝局部疼痛较剧烈时,可向股外侧放射,局部肌肉痉挛,腰骶部有侧屈和前屈畸形。

(2)骶髂关节结核:无外伤史或仅有轻微外伤史。有全身结核症状表现,如低热、盗汗、消痩等。X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

要点四:骶髂关节错缝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手法原则:整复骶髂关节错缝是通过手法作用迫使髂骨做与脱位相反方向的旋转移动,从而达到“离而复合”之目的。手法复位前,应先在局部按摩理筋,以缓解痉挛,然后予以手法复位。

2.操作步骤

(1)理筋手法

(2)复位手法:推送复位法、手牵脚蹬法、过伸推压复位法、牵抖法。

3.注意事项:

(1)整复后,应注意处理臀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损伤。

(2)施术手法后,嘱患者卧床休息两到三周,卧床时应在腘窝部放置一厚棉垫,将伤肢髋膝关节保持轻度屈曲位,一周后逐渐开始功能锻炼并配合局部热醋浴,每日一次至愈。

(3)注意局部保暖,勿受凉。

(4)功能锻炼方法:仰卧起坐法、屈膝抬臀法。需要注意的是,功能锻炼对反复发作的病例尤其重要。

细目五:小儿桡骨小头错缝

要点一:小儿桡骨小头错缝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小儿桡骨小头错缝又称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小儿牵拉肘,多发生于四岁以下的幼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并无关节囊的破裂及桡骨小头的明显移位,伤后肘关节无明显肿胀与畸形。X线检查亦不能显示关节的病变,故有肘关节假性脱位之称。6岁以后儿童,因桡骨小头发育,故不易发生半脱位。

2.解剖概要与病因病理:因幼儿桡骨小头发育尚不健全,桡骨小头与桡骨颈的直径几乎相等,有时桡骨头甚至还小于桡骨颈,关节囊与环状軔带比较松弛。当幼儿前臂被过度向上牵拉时(如穿衣、跌跤或上楼梯时,肘部在伸直位受到牵拉力的影响),则桡骨小头易从包绕桡骨颈的环状韧带中滑脱,环状軔带被嵌夹在肱桡关节面之间,妨碍桡骨小头回复原位,即形成桡骨小头半脱位。

要点二:小儿桡骨小头错缝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一般有被牵拉的损伤史。

2.症状:伤侧肘部疼痛,伤肘保持半屈曲,前臂处于内旋位。伤儿哭闹,患手不能接拿物品,常拒绝别人触动伤肢及拒绝检查。肘外侧压痛,肘部无肿胀或轻度肿胀。

3.检查:

(1)伤肘外侧部有压痛,但无肿胀和畸形(即便有肿胀,也很轻微,常不能触及),前臂不能外旋,肘关节被动屈、伸活动时,疼痛加重及伤儿哭闹。肩部及锁骨部均为正常。

(2)若有明显外伤史者,应做X线检查,以排除桡骨头、桡骨颈及肱骨髁上骨折。

要点三:小儿桡骨小头错缝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要点解析:

1.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本病结合病史、症状及体征,容易明确诊断。若有外伤史,则需要与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桡骨小头骨骺分离及无移位的桡骨小头骨折相鉴别。

要点四:小儿桡骨小头错缝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关节整复,理筋散结。

2.手法操作:牵引旋臂屈压法:家长抱患儿于坐位,医者立其对面。医者一手握患儿伤肢肘部,拇指压住桡骨小头外侧稍前方,另一手握伤肢腕部,稍用力牵引前臂并将其外旋、过伸,同时握肘之拇指向内后方轻压桡骨小头,握腕之手将肘关节屈曲至最大限度;继之,内旋前臂、伸直肘关节,半脱位即可整复。伤肘疼痛即刻消失,前臂可上举,手能握物。

3.注意事项:

(1)整复手法宜轻缓柔和,牵引力不可过大、过猛。

(2)复位后,一般无需固定,可嘱家长在三日内避免牵拉患儿伤肢,以防止复发。

(3)六岁以后儿童,因桡骨小头发育,不易发生半脱位。当肘关节损伤时,应注意有否肱骨髁上骨折或桡骨上端骨折。

细目六:小儿髋关节错缝

要点一:小儿髋关节错缝的概念、病因病理。

要点解析:

1.概念:小儿髋关节错缝是指由于髋关节过度外展、旋外,关节囊、关节内脂肪或股骨头韧带等积压在股骨头与髋臼之间,使之发生微小错位,从而引起髋关节短暂性的肿痛、渗液及功能障碍,又称小儿髋关节扭伤、小儿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小儿髋关节半脱位等。发病年龄以五到十岁者多见,二到五岁者次之,十到十五岁更少见。此病是儿童的多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发病比例约为六比四。

2.解剖概要与病因病理:儿童股骨头发育尚不健全,关节囊比较松弛,髋关节的活动范围也比较大。当受到外力牵拉时,部分股骨头易被从髋臼内拉出;同时关节腔内的负压力可以将松弛的关节滑膜吸入关节间隙;当股骨头恢复到原来位置时,被吸入的关节滑膜嵌顿于关节间隙中,使关节不能完全复原。为了减轻嵌顿滑膜的压迫,患儿骨盆可出现代偿性倾斜,患肢相对较长,有时会出现类似髋关节脱位样外观,行走呈跛态。

要点二:小儿髋关节错缝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

要点解析:

1.病史:患儿多有跳跃、滑倒等活动史,一般学龄儿童多活泼好动,难以准确描述损伤的病史。

2.症状:

(1)伤侧髋关节肿胀、疼痛,可沿大腿内侧向膝部放散。

(2)伤侧髋关节处于外展、外旋、屈曲位,走路多以足尖着地、跛行;髋关节伸直受限制,卧床休息无任何症状。

3.检查:

(1)伤儿仰卧位,被动屈膝屈髋时,疼痛显著。触诊时,髋关节可触及股骨头位置不正常,或在大转子内下方触及筋肉异常,有皱褶,或沿大腿纵轴方向触及条索状韧带剥离,压痛明显。

(2)X线检查常无实质性病变。

要点三:小儿髋关节错缝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略。

2.鉴别诊断:

(1)髋关节滑膜结核:有结核病的午后发热,消瘦等症状。查体托马试验阳性。血沉加快。X线检查可见关节囊肿胀,关节间隙稍宽或窄;晚期可发展为骨关节结核,可见骨质破坏表现,甚至形成死骨及窦道。

2.化脓性髋关节炎:发病急骤,突然髙热、寒战,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多核型细胞升高。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轻者关节周围不出现肿胀,病变严重者关节周围出现肿胀或脓肿。穿刺可抽出脓液,在短期内出现骨髓炎,关节软骨面破坏。

要点四:小儿髋关节错缝的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要点解析:

1.治疗原则:关节整复,理筋散结。

2.手法操作:本病的治疗以手法复位为主:患者仰卧位,两手交叉枕于头下。一助手扶持两肘,勿令其由头下将手抽出;另一助手立于健侧,一手压在健侧膝前,勿令屈膝翻身;一手压在健侧髂前上棘固定骨盆。医者立于患侧,一手握住患肢跟上,一手握膝关节,先轻轻做屈髋屈膝试验,出现疼痛即不强屈,在无痛范围内做屈伸两关节运动,至患者肌肉放松,并能主动配合活动时,突然将髋膝两关节屈至最大限度,停留一分钟,待疼痛稍有缓解,再做下步手法。腿长者屈髋内收内旋患肢,腿短者屈髋外展外旋患肢,然后患腿伸直,手法即完毕。

待患者肌肉完全放松后,双下肢即可等长,功能亦可恢复。若不能恢复,可重复一次手法。复位后要防止患肢外旋外展,尽量卧床休息。

3.注意事项:

(1)手法治疗后,应嘱伤儿三日内不要强力活动觀关节。

(2)若病程较长,触诊无阳性发现者,应做X线检查,以排除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髋关节结核、化脓性髋关节炎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wwjm.com/zcmbzz/12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