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
人体姿势的保持和随意运动的完成,与大脑、基节、小脑、前庭系统、深感觉等,这些系统的损害将导致运动的协调不良、平衡障碍等,这些症状体征称为共济失调。小脑萎缩是神经影像学上小脑的容积减小,脑沟增宽,临床多出现步态不稳,共济失调,言语不清等症状。
一、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西医病因
有小脑性共济失调、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大脑性共济失调、前庭性共济失调。
1.小脑性共济失调
(1)小脑蚓部损害:常见于小脑蚓部肿瘤,儿童以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多见,成人以转移瘤多见。
(2)小脑半球损害:常见于肿瘤、转移瘤、结核瘤或脓肿及血管病等。
(3)全小脑共济失调:常见于小脑变性及萎缩等。
2.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
(1)周围神经病变:常见于多发性神经炎,铅、砷、汞中毒,酒精中毒,代谢性疾病等。
(2)后根病变:常见于转移瘤。
(3)后索病变:常见于脊髓联合变性、酒精中毒、脊髓压迫症等。
(4)丘脑病变:常见于脑血管病。
(5)顶叶病变:常见于脑血管病、肿瘤。
3.大脑性共济失调
常见于大脑额叶、顶叶、颞叶、枕叶、胼胝体部等部位的脑血管病,肿瘤,炎症,外伤,变性性疾病等。
4.前庭性共济失调
常见于急性迷路炎、内耳出血、前庭神经或前庭神经核的急性病变等。
引起共济失调常见的疾病有颞叶肿瘤、血管网织细胞瘤、溶血尿毒综合征、遗传性共济失调、小舞蹈病、慢性进行性舞蹈病、Creutzfeldt-Jakob病、镇静安定类催眠药中毒、铅中毒、肉毒中毒等。
还有一些少见病,如少年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症、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小脑橄榄萎缩、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及一些罕见病,如遗传性共济失调、白内障、侏儒症、智力缺陷综合征。
共济失调中医辨证病因
共济失调在中医上归属于“痿证”、“痿辟”、“颤证”等范畴,病情发展严重,后期可发为骨痿亦称肾痿故病因在脑表现于全身以共济运动障碍为主,系筋、骨、肌肉之病。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故病涉及肝、脾、肾等脏腑。
肾虚骨摇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多因高年肾气虚衰,或因先天禀赋不足,骨痿而致畸形,肾督阳虚,支撑无力,以致站立时身体前倾或作左右摇晃,而成骨摇之症。且肾生髓通脑,肾虚则脑髓炎充,筋骨失荣,脑散动觉之气,无气则肢动失常,甚则痿辟不用。
阴虚风动肾虚为本病之本源,肾精亏乏,则肝明不足;肝肾阴虚,则筋膜干涩,筋挛而致运动失灵,呈现共济失调之症。阴血不足,虚风内动,其振摇抖动,尤以动作之始末为剧,书写之动作也失之协调,均系肝风之候,且肝失所荣,而可兼有目流色盲,月经不调等。
脾虚肉疾肾虚则脾阳失健,脾虚则四肢不用、四肢不收,尤以肢体动作力缓,肌张力减低为其主要表现。放初病之时,以肌肉无力、步态瞒粉为主,并努力使用双上肢协助以维持身体之平稳,以解摇摆不定之势,是为特异之行态。后期脾虚,发为肉展,且与骨枯而髓减之骨倭并存,遂成痿辟之症。
中西医治疗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针灸是通过在选定的穴位进行针刺或针灸,同时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理论采用恰当的手法,以达到调节患者的机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
(1)取穴
主穴:平衡区、感觉区、语言、、区。
配穴:额顶带(前1/4和后1/4)、顶颞带、顶枕带。
额顶带位置:神庭至百会穴左右各旁开半寸处的一寸宽带,将全带由前至后分为4等份。
顶颞带位置:前顶穴至头维穴,向前后各旁开半寸的条带。
顶枕带位置:自百会穴至脑户穴连线左右各旁开半寸的一寸条带。
(2)治法
可先用主穴,如效不显,则改配穴。主穴以28号1.5~2寸毫针沿皮快速刺入1~1.5寸,用次/分的频率进行快速捻转,持续5分钟,间隔10分钟再捻转5分钟,重复3次出针。配穴:额顶带前1/4由上向下刺,额顶带后1/4由前向后刺,顶颞带应用4根毫针由上向下接连透刺,而第1针须与额顶带后1/4针行交叉刺,每根毫针中间间隔1寸。采用轻而慢插针,快速而有力的抽气法,并行快速捻转1分钟,留针15分钟,期间可行针3次。上述方法每日针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天。
共济失调一般都是由小脑损伤或出血引起的,针灸主要是调节经络问题,对于器质性损伤效果不好。
2、饮食治疗:多吃水果蔬菜,确保营养的平衡,根据自身的病情吃食时注意消化;合理调节饮食,保持营养充分,增强体质。
3、推拿治疗:推拿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肢体或穴位和按摩,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使肢体功能和其他功能的障碍得以恢复,但是治标不治本。
4、补充多巴胺:减轻症状,用药有利于患者坚持工作;用药先从小剂量开始,依症状逐渐加量。
5、药物治疗:治疗共济失调的一种主要方法。患者的病情不同,用药的原则也不同。药物选择不仅要考虑病情特点,而且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就业状况、经济承受能力等原因。患者在用药时应注意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可能的并发症,治疗方面建议御方生髓汤。
6、手术治疗: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方法一段时间后,效果减退,病情恶化,更加难以控制,主要有神经核团细胞毁损技术(细胞刀)与电刺激两种方式,对于严重的患者,手术方法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治疗风险都比较大。
7、脑部手术:一种手术是破坏脑内一些结构,使症状减轻;一种手术是向脑内移植一些能产生多巴胺的组织(或一种能刺激多产生多巴胺的装置)。这些手术的难度很大,共济失调无特殊的治疗方法。
二、小脑萎缩
小脑萎缩西医病因
1.遗传性
如脊髓小脑变性(SCA)、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症等。
2.变性性
多系统萎缩小脑型(MSA-C)。
3.缺血缺氧性
一氧化碳中毒。
4.药物中毒
苯妥英钠。
5.炎症性
急性小脑炎后遗症。
6.酒精中毒
酒精性小脑变性。
7.其他
神经副肿瘤综合征。
小脑萎缩中医病因
脑为元神之府,只有脑髓滋养,脑髓充足,才能神气清灵;髓海不足,则神呆气钝,失却清灵。故其病因病机有“痴呆”、“健忘”、“眩晕”、“痿症”、“震颤”、"中风"等范畴。小脑萎缩病位于脑实则与其脏腑密切相关。
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肝肾两亏,骨无所主,筋脉无所荣养,则足痿脉挛。肾元不足,肾阳虚损,封藏失职,亦可致脾气虚弱,故见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月经量少或闭经,耳鸣耳聋,精神委靡,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动则益甚,面色苍白,便溏纳呆,小便频数,余沥不尽,脉虚沉迟。亦可见阴虚火旺,虚阳外越之候。《内经》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只有肾脏作强功能正常,人体动作方能协调自如。虽然本组证候殃及肝、脾、肾诸脏,但以肾虚为其根本。
肾元虚衰,不能上充髓海,作强无权,伎巧不出,故而动作笨拙,步履蹒跚;肾虚而精血不足,不能制约亢阳,阴亏于下,阳浮于上,虚风内生,而致肢体颤振,躯体摇晃;脑失所养,故思维迟钝,表情呆板,智能低下,精神委靡。
其中小脑萎缩与先天禀赋不足,肾元亏虚或疾病迁延日久,气血不足,脑髓不充,筋脉失养所致;或因情志失调,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致使五脏功能失调使然。其中以肾元亏虚为本。因为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且生髓并上注于脑,使髓海充养,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即肾精亏虚可出现头晕耳鸣眼花,四肢乏力,精神疲惫,走路不稳,甚则卧床不起。
中西医治疗小脑萎缩
1、综合治疗:这种小脑萎缩的治疗方法是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对患者进行全面、多样化的综合治疗、除针对运动障碍进行治疗外,对合并的语言障碍、智力低下,行为异常、癫痫也要进行治疗。
2、针对病因,辨证辨病、标本同治、调节五脏六腑、营养脑细胞、促进脑组织发育,激发脑细胞的代偿功能,促进脑细胞正常功能的恢复。
3、心理治疗:不要与别人比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空与命运。不要把会走路、会说话视为理所当然。利用现有的能力,做想做及该做的事情。每一个人的未来都是未知。重要的是如何做好眼前的每一天。这也是有效的小脑萎缩的治疗方法。
4、饮食治疗:各种蔬菜水果轮换着吃,以吸收不同的营养成分,每天1个鸡蛋。营养要均衡,不要暴饮暴食。饮食要低盐、低糖、低脂肪。饮食不要太讲究,最好是天然食物形态。不要过度加工,食物添加剂越少越好。大杯牛奶,多食鱼类与海产,适量肉类与豆制品。不吃油炸、油酥、辛辣、腌渍、罐头汤、奶油、番茄浆、香肠、腊肉、热狗、蛋糕、洋芋片。咖啡、烟、酒、茶也要少用。这种小脑萎缩的治疗方法同样不可缺少。
5、药物治疗:西药上可采取胞二磷胆碱,丁螺环酮、丁苯酞,尼莫同、脑复康片、健脑丹等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方式来控制症状,只是起到抑制作用,但是大多都有副作用,而且药物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危害性大,不推荐使用。外科手术目前受伦理的限制,同时技术水平尚不成熟,较少应用于临床,西医目前对这个病无特殊的治疗方法。
6、针灸
(1)、外伤性:为脑外伤的后遗症。按损伤的性质又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种。开放性又分为穿通性和非穿通性。穿通性又分为火器性和非火器性。是常见引起小脑萎缩的原因。
(2)、脑梗塞:无论缺血性或出血性脑梗塞,其后期均可发生,严重的可形成软化灶等。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发展为局限性小脑萎缩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大多数患者可导致痴呆。
(3)、脑出血:经治疗后有或没有局限性小脑萎缩,而大多有智能减退,少数可形成软化灶,或痴呆。
(4)、脑钙化:病人常同时伴有同侧面部血管痣。全脑弥漫性钙化可成为导致局限性小脑萎缩的原因。
(5)、大脑半球萎缩:胎儿期或新生儿期血管阻塞引起的大块脑梗塞或发育不全所致。
中医针灸治疗脑萎缩
中医针灸治疗脑萎缩不同时期时所用的不同方法:
1、瘀阻脑络型以活血化瘀、通络开窍为治疗脑萎缩的主要手段。配百会、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针刺方法: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百会只捻转,不提插;其余穴位用泻法。
2、肾精不足型在以补益肾气、益精填髓为主要治法。配关元、脾俞、复溜、阴陵泉等穴。针刺方法:百会平刺,勿提插,多捻针、留针;关元可用灸补法;余穴均用补法。这也是常用的治疗脑萎缩的方法。
3、气血亏虚型以补益气血、养血健脑为治疗脑萎缩的主要方法。配肾俞、胃俞、关元等穴。针刺方法:关元可用灸法或温针灸,余穴以补法为主。
针灸效果是有限的,一般不建议针灸。
中医专家组采用《御方生髓汤》治疗小脑萎缩(共济失调),四十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综合神经学、生活学、物理学、脑科、心里科、五官科等宗承中医整体思想“望闻问切”,四诊参合,在沿用数百年的古方之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以及当今中医药研究成果之精华,根据病情的属性、职能、结构和发展规律针对个人的体质及病情严重程度来辨证划方开药施治的独特中医疗法。
“御方生髓汤”,其成分天然、无副作用,配方的独特性、效果的可靠性使脾胃皆有所用,肝肾皆行其责,输布精微则脉络疏通,循环舒畅,使得神经细胞的自我分化,并替代已经受损和死亡的神经细胞,改善患者的脑细胞生长微环境,起到对脑细胞的保护作用,提高大脑神经细胞的生物活性,减少大脑神经细胞损伤后的自然凋亡,修复受损脑细胞,疏通脑血管恢复脑部病灶供血供氧,激活受损“休眠”脑组织细胞,促进脑细胞新生,达到逐步恢复的效果。逐渐被广大小脑萎缩(共济失调)患者认可并接受临床已治愈上千名患者。已得到众多患者推崇与赞誉。
纯中药御方生髓汤口服汤剂疗法为广大饱受小脑萎缩(共济失调)病痛折磨的患者开辟了通过中药治疗获得康复的新途径。
中医从身体综合的角度解释了小脑萎缩(共济失调)的病因病机,强调身体综合水平下降导致脑部脏腑受损,从而患上小脑萎缩(共济失调)。由此可见,每一种病的发病都不单单有该病自身引发,应从身体的综合素质施治。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wwjm.com/zcmbwh/8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