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文明怀柔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但对于谢书华来说
细心伺候老年痴呆的公公
精心照顾患上癌症的婆婆
多年如一日地尽孝心
从来都觉得理所当然
她用自己瘦弱的双肩
扛起家庭重任
用自己的善良和孝心
演绎着人间最美
弘扬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及时送医挽回公公性命
年5月的一天上午,汤河口镇谢书华的公公在田坡上突然晕倒,瘦弱的儿媳妇谢书华立刻把公公从坡田背到家,并呼叫救护车,医院。经检查,她的公公患上小脑严重萎缩,出现了大量脑积液,因送来得及时,被医生抢救了过来。
根据医嘱,由于老人小脑萎缩,已经形成的老年痴呆症越来越重,他的高血压、心脏病,会随时发病,回家后身边不能离人。出院之后,谢书华和丈夫每天都按照医嘱精心护理回家休养的老人,老人的身体渐渐好转,能下炕走路了。为了挣钱养家,付老人的医疗费和孩子的学杂费,夫妻俩商议,谢书华的丈夫继续外出打工,留下谢书华承担起照料公婆的责任。
不怕苦累细心伺候公公
丈夫走后,在谢书华和婆婆细心照料下,公公的肌体渐渐恢复了。谢书华心里盼望着公公的身体痊愈起来,然后就可以让婆婆简单照看,自己就能种菜、种粮、就近做些季节工了。
然而,正如医生当初所说,公公的痴呆症越来越重了。老人失去了所有记忆,分不清白天黑夜、男女老幼、远近亲疏,除了睡觉时间,一昼夜里都是疯疯癫癫。说不定什么时候,他就会爬起来跑到院里随手抄起锄头等物乱砸一通。最可怕的是,他还会动手打人,在混沌中,他好像回到了以前闹土匪的时代。
公公打人的时候,别人能跑,可谢书华是不能跑的。有时候书华刚把老人的被单、衣服抱出来准备清洗,公公就咕咕呶呶地抡起木棍从身后打来。在谢书华经历十几次“袭击”后,有了经验,她每次在干家务时,都会让公公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随时堤防。
但是有一次,给老人换衣服的时候,老人狠命地抓住书华的头发不放。挣扎中,一绺绺的头发被有病的公爹拉扯下来,头皮出现了大面积血肿,吓坏了婆婆,她将书华抱在怀里,嚎啕大哭:“这日子可咋过呀,我的闺女啊,怎么让你受这大的罪呀”。谢书华知道婆婆是真的心疼自己,与伤心的婆婆相偎而泣。
赶来帮忙的邻居见到这样的场景,无不为之动容。但是谢书华很快擦干泪水,酿出笑意劝慰婆婆:“这不怪爸爸,都是爸爸脑子里病魔闹的,爸爸是病人,以后咱多注意就是了。”
到现在公公已经病倒九年了,随着病情加重,年纪增大,老人的身体愈加衰弱,睡梦中的他会在炕上做出翻滚、辗转、爬行等危险动作。为使公公睡觉时不至于摔到地上,九年里,谢书华一直和公婆睡在一铺炕上,为能够及时照顾老人喝水、排便,书华每天都是和衣而卧。
谢书华不怕脏,不怕累,帮助公公排便,排痰、更换尿裤,清理更换被单,洗脸,穿衣服……每天,她用奶瓶喂公公流食,喂水后,背到院子的靠椅上晒太阳。同时,准备好婆婆的饮食,等婆婆吃过饭,让婆婆陪坐在公公的身边,再回屋收拾,清洗老人换下的衣服。近年来,公公的大小便失禁,一日之内需要多次更换衣裤,她每天要洗七八条内衣裤。
每天忙里忙外,谢书华从不回避和抱怨。她嫁进崔家门二十多年来,早已融入了这个家庭。在过去的岁月里,没有女儿的公婆一直把自己当亲闺女疼爱。那一次次的实际关爱,更使谢书华心底永远充溢着亲情与温暖。
如今,面对需要她的老人,无论是道德、亲情、责任、义务或是感恩都不会使谢书华回避对公婆的赡养和扶助。
时间久了,这样伺候老人的生活似乎就成了谢书华的一种习惯,她这样做并非是刻意地强迫自己去尽义务。因此,这种在别人眼里看似十分艰难的生活,在谢书华的心里就是自己正常的家庭生活了,她乐于承受。所以,她一直乐观、自信。
精心照顾婆婆创造奇迹
然而,就在新农村建设即将竣工的前几个月,家里的另一位老人,谢书华的婆婆也病倒了。婆婆患了胰腺癌,医院住了二十多天后,医院出具了病危通知书,并建议家属接病人出院,准备后事。
谢书华和丈夫把日渐衰弱的老人接回。到家后,书华坐在炕沿上,看着躺在炕上的公婆,满脸泪水。她不是为需要照顾婆婆而担心,她心里真正难受的是,过去艰难的日子都过来了,孩子也大了,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国家给盖的新房子也快住上了,可是,善良、明理、受了半辈子苦的婆婆却住不上新房了。
于是,谢书华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照顾公婆,尽量让婆婆在临终前住几天新房。
婆婆知道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日渐病重的老人,不想再给儿子、儿媳增加更大的负担了,因此,她不想吃不想喝,也不想多说话。
谢书华深知,如此下去老人熬不过十天半月。于是她就想办法为婆婆增加喂饭次数,少吃勤吃。一个鸡蛋的蛋羹、半碗小米粥、面片汤、几个小馄饨,就这样每天变着花样哄劝着吃五六次,另外,为使老人开胃,增加营养,书华每天还用人参、鹿茸、大枣、冰糖,再加几颗草莓熬汤,给婆婆饮用。就这样,十几天后,婆婆的胃口渐渐好了起来。
婆婆起初随时都会发高烧,每次高烧都会出现可怕的抽搐,根据医生指导,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必须进行退烧抢救。可是,家在山村,医院,于是,谢书华开始仔细观察别人给婆婆注射时的操作过程,并向人请教消毒、剂量、注射等注意事项,很快学会了注射。
就这样,谢书华以温水擦身、散热贴敷额、注射退烧相结合的方式多次将烧昏的婆婆抢救了过来。两三个月后,婆婆高烧的次数越来越少,到后来,几天都不烧一次。老人的精神明显好了起来,不但食欲增加,也爱说话了。
为让婆婆开心,谢书华不但事事都顺从婆婆,还尽量挤时间和婆婆聊天。婆婆怕谢书华心烦、累病,也会忍着种种不适,显出轻松乐呵的样子。为增强老人的信心,谢书华经常问婆婆年轻时候的事情,还故意向老人讨教传统针线活、腌制各种蔬菜、染布织布等知识,她是想让婆婆知道,儿媳是很需要婆婆的。
半年后,奇迹出现了,婆婆不但很少发烧,饮食正常,还能自己下炕行走去厕所。如今三四年过去了,婆婆不但还活着,而且还活的挺硬朗,平常还能帮着她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和谢书华一起照料痴呆的老伴。
如今,谢书华一家早已搬进新房了。新房临街临路,谢书华和丈夫将三间南房稍事改造,开了小卖店,书华每天安顿好公婆后,除了洗涮就是打理小店,总是快快乐乐、忙忙碌碌的。
谢书华孝老爱亲的事迹,也因此被选入“第二届怀柔区文明家庭”事迹。
生命里的这些坚强
都来自于内心的爱和温情
一段平凡的人生
一个平凡的家庭
不平凡的是一颗善良朴实的心
谢书华用这颗温暖真诚的心
谱写出大爱无疆的孝道故事
信息来源:汤河口镇
图片来源:金浩
排版:杨彬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北京中科白颠疯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wwjm.com/zcmbjc/7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