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摄影师戚辉的父亲年患脑血栓,起初病情不严重,仅右臂丧失功能。年7月,在脑血栓连续发作两次后,父亲的生活能力全部丧失,需要人全天候守在身边照顾。考虑到身体欠佳的母亲自顾不暇,也不想妹妹和弟弟因父亲的健康问题分心而影响工作,戚辉的哥哥匆匆关闭刚见起色的小吃店,专心照顾年迈的父母。这样一份再也没有休息日也没有薪水的“24小时工作”毫无间断的坚持着,直到年父亲的永远离开。
《大哥和父亲》是摄影师戚辉历时9年半的私人拍摄项目,拍摄图片近三万张。项目从大哥放弃工作专心照顾父亲开始拍摄,记录了父子俩日常生活细节。父亲逝世三年后,经得摄影师及家人同意,中国网编辑从项目中挑选其中部分,组成了故事《和你在一起》。
照顾重病的老人不易,坚持照顾老人九年的孝心更加难能可贵。在摄影师戚辉的镜头中,大哥对父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不仅让人感受到了私人视角下的父子深情,还让人看到了往往被大众媒体忽略的、少有的对中年男性温情一面的细腻捕捉。在这篇时间跨度九年多的图片故事里,有老邻居对孝子的称赞,有父亲在大哥为他刮脸时的安详的入睡,有弥留之际的不离不弃,有父亲坟前的“谈心”。父亲生前,这种情感是自发的、双向流动的;当父亲不再是具体的人,而变成了一段回忆时,这种情感依然未消失。(鸣谢:摄影师卢广)
初春的细雨无声无息地下了起来。父子两人只带了一把伞,为了不让父亲被雨淋到,大哥把雨伞留给了父亲一人用,自己任凭小雨打在身上慢慢浸透衣服。戚辉摄
父亲从开始患脑血栓,起初由于栓塞不严重,除右臂失去功能外,生活还能自理。年6月至7月间,父亲的脑血栓连续发作两次后,生活自理能力全部丧失。当时,综合各方面情况,医院的大夫就在出院时告诫我们:你们的父亲可能活不过3年。这句话,对大哥的触动很深,他暗自下定决心与纠缠父亲的病魔做斗争,一定让父亲多活几年,好好享受天伦之乐。
父亲爱吃饺子,大哥最少让父亲每周吃上三次饺子。不仅如此,饺子馅还是变着花样来的:面条鱼、蚶子、大虾、螃蟹和蔬菜……变化口味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父亲多吃一些以增加营养。戚辉摄
大哥伺候父亲真是无微不至:每天6点准时扶持父亲起床,洗漱然后推着老人去体育场练习走步;回来后做早饭,服侍二老吃完饭;饭后洗涮完毕,又推着父亲去练习走台阶;回家后把父亲安置在小区的街口与老人们聊天,又去买菜,做午饭;吃过午饭,下午一点,继续推着父亲去步行街、时代广场等地逛街……直至伺候父亲上床睡觉。不管冬夏,上述流程准时准点,雷打不动。这样的作息,大哥一天忙得不亦乐乎,每天步行推着父亲走三十、四十里是常事,而且一日三餐、洗洗涮涮、买东道西还不算。
父亲因为运动少而经常便秘,大夫说要解决这个问题,父亲需要多吃水果。为了戴假牙的父亲咀嚼方便,即便是吃橘子,大哥都会包到只剩果肉再喂给父亲。戚辉摄
父亲过生日是大事。清早,大哥按照父亲当天“钦点”的菜谱去买食材,将食材送回家再推上父亲出门走走。等到再回家将父亲安置好后,就一刻也不休息的为父亲准备“生日宴”去了。戚辉摄
年4月初,那时父亲在大哥的搀扶下还能走几步,虽然走得很慢。看着这爷俩的身影,老邻居们都为父亲有这样的孝顺儿子啧啧称赞。戚辉摄
虽然老宅子不住多年了,但是父亲还是要经常回老宅子看看,在炕头坐坐。大哥尽力实现着父亲所有的愿望。戚辉摄
年11月,大哥由于劳累突发高血压,头晕目眩,眼睛看东西都模糊,还硬挺着服侍父亲吃了晚饭、上床休息,才偷着去就医。医院的大夫一查高压多,而且压差还很大,就叮嘱他:“血压这样高必须要卧床休息,不能劳累。”但是他怕这个事情让父母和妹妹、弟弟知道,回家后连自己的妻子都没有说,第二天撑着虚弱的身体照常去伺候父亲。多年来,每每节假日妹妹、弟弟来替换,让他休息,他也总是草草处理一下自家的事情就又回到父母身边。他总对妹妹、弟弟说:“我服侍惯了,离了我父亲会不习惯,还是我来吧!”
父亲搬进了家。虽然还住一楼,但是由于有地下室,从家门口到楼门口还有七阶台阶要走。父亲上下困难,每次都是大哥半抱着父亲上下楼。戚辉摄
年10月,父母搬了新家。大哥让父亲舒心地多活几年的初步目标实现了,但他并不满足。
大哥平均每天要推着父亲走30多里,时间长了轮椅的轱辘经常出现问题。心细的大哥在轮椅背兜里装了各种工具,以便轮椅坏了随时随地可以修。戚辉摄
入秋以后温度很低,大哥怕父亲洗澡时受凉感冒,就每周带父亲到浴池洗澡。戚辉摄
大哥是个爱干净的人,父亲的胡须只要长长一点,大哥就要给他刮掉。刮脸时,父亲满脸放松和享受,不一会就睡着了!戚辉摄
为了促进血液循环,让父亲的睡眠质量提高,大哥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用中药给父亲泡脚。戚辉摄
父亲有足癣,每年开春复发时疼痒难忍。每到这个时候,大哥会一天三次给他抹药,并用纱布把脚趾隔离开,增加透气。戚辉摄
之前,父亲的病情不算严重,尽管右手丧失活动能力,但依然可以靠左手吃饭。后来,随着衰老和病情恶化,每顿饭都是靠大哥喂着吃了。戚辉摄
父亲吞咽困难,喝水十分吃力,大哥就用吸管喂他喝水,这样有效避免了父亲被水呛到的状况。戚辉摄
父亲的病情日益严重了,生活能力全部丧失,大小便失禁,每次都是大哥给父亲脱换洗涮,从不让母亲、妹妹和弟弟动手。戚辉摄
从年末开始,父亲大小便失禁的情况越来越多。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大哥从不让别人伸手,都是自己为父亲洗换。一年天,自己有病都舍不得离开半步。
父亲身体日渐虚弱。一次,父亲突患感冒,自己站不稳,吃完饭大哥抱着他进卧室。戚辉摄
由于长期不能行走,父亲腹肌无力,导致排便很困难,每次都是大哥都是让他抓着自己的双手用力使劲。戚辉摄
年初,父亲在大哥侍候下吃完饭、漱过口,坐在轮椅上看着窗外,若有所思;刚刚侍候完父亲的大哥,坐在离父亲不远的地方,自己吃着已经快凉了的午饭。戚辉摄
那时的父亲,已经病入膏肓,身体各种机能明显衰竭。同时,因疾病缠身,父亲的脾气越发暴躁,动不动就发火。面对愈发不受理智控制的父亲,大哥毫无怨言,总是先给父亲道歉赔不是,想方设法哄老人高兴,尽可能让老人少生气。大哥常说:“照顾父亲,就是要比照顾小孩精心!老小孩嘛,不能惹他生气。”
父亲每天睡得很早,晚上6点前就躺下了。不管冬夏,睡觉前大哥都会给父亲擦洗身体,每次都要半个小时。戚辉摄
父亲总坐着,臀部血液循环不好,大哥每次给父亲擦洗完身子,还要给老人用热毛巾热敷5分钟。戚辉摄
父亲的身体情况每况愈下,而且有些小脑萎缩。在外面转了一圈回到家,大哥说让他躺床上歇会,他不去,话音还没落就在藤椅上睡着了。戚辉摄
每年春秋两个季,父亲都要输点营养的药物,以增强免疫力。但是父亲对此有很强的抵抗情绪。戚辉摄
最后的日子里,父亲呼吸困难,医院,大哥找来大夫让父亲在家吸氧。戚辉摄
父亲病危。在弥留之际,也念念不忘:“小波!小波!”(大哥的乳名),而大哥是每呼必应的,因为他就这样一直不离不弃的陪伴在父亲身边。 戚辉摄
在父亲临终的日子里,大哥每天就这样静静地陪着父亲,因为他深知,能为父亲尽孝的时间不多了。戚辉摄
父亲在世时特别喜欢雪。父亲离世后,每每下雪时,大哥就会去墓地陪陪父亲,在父亲的坟前和老人说说知心话。戚辉摄
年7月9日,父亲在全家人的陪伴下,含笑合上了眼睛,永远地走了。当时,泪如泉涌的大哥一直重复一句话:“爸,您走了,以后的日子我多没意思啊!”
父亲生前的某天,雪后清晨,由于寒冷,路上几乎见不到行人。即便这样,大哥依旧用轮椅推着父亲出来散步了。如今,雪依旧会下,而这条路上再也看不到父亲的身影了。戚辉摄
用摄影的语言去传承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共铸和谐之梦!
如果您觉得这组片子感人请转发!
如果您觉得图片拍的好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白癜风早期发病的表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wwjm.com/zcmbjc/6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