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看到了这样一条微博:
中国台湾著名节目主持人傅达仁晚年罹患胰腺癌,痛苦不堪,选择于去年6月7日在瑞士自愿进行了安乐死,主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亲手给自己85岁的生命画上了句号
倘若我们不能预知死亡
那至少认真的活
有尊严的死
如此才能对得起生命
临终前视频于昨天被曝光
看完已是泪影婆娑
1“平安,无憾”昨天,傅达仁家人把安乐死最后画面公开,在喝药之前,医护人员问到:
“你准备好了吗?”
傅先生回答:“好了。”
傅先生问到:“一口吞吗?两口可以吗?”
医护人员告诉他:“两口或三口都可以,尽可能越快越好因为它非常苦。”
于是,傅老先生在儿子指导下,深吸一口气,仿佛又回到儿时,还是那个被哄着吃药的孩子。
人生活到85岁了,不知道他那时,是否还会有一些片段闪过脑海。
最终他面带平和的微笑,面对镜头,豪气干云,仿佛只是在说一句祝酒辞,他说:
“再见
FarewellSoLong”
说完,举起了手中的杯子,毅然喝下一口...两口...
此时,所有人都饱含深情地演唱起《奇迹恩典》,作为对老人生命最后的送别。
傅老先生轻声跟着附和,那一刻,不管家人是否约定好要微笑着送别,但泪水还是划过每个人眼底,将深深的不舍和敬意压在心里。
“奇迹恩典,何等甘甜。
我罪已得赦免。”
“家人相聚如此遥远”
“都是上帝恩典”
勇敢的老人,最终分四口喝完了手中的药。
他不需要再说些什么,身体软软的靠向最亲的人,那一刻,他放下了一切。
儿子说:
“爸,我们爱你”
“放轻松,没有病痛了。”
尽管家人此刻眼中已饱含泪水,却依旧为他鼓掌,毕竟跟生命说再见,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痛了,不痛了”
“好棒”
“正好12点58”
喝下四口药的傅达仁,最终倒向了儿子怀里,体面的走了。
他不愿意生命只剩下活着,那样的活着毫无意义,在死亡来临之际,仍能保持人的价值和尊严。
一个人在死前的最后一刻,最亲最爱的家人都在身旁围坐。
在拥有意识的最后一秒,孩子们都说很爱他,为他的勇气鼓掌,期盼着天堂再无病痛,多好。
在接受安乐死之前,他与亲友进行了最后的告别,他说:
“平安,无憾。”
想必,这样的人生也是完整和完美的。
傅达仁,中国台湾知名主持人,曾是台湾电视台的体育主播,因播报NBA赛事被众人熟知。
因患有胰脏癌,晚年饱受病痛,年6月,傅老先生的病情已是进入末期。
曾经的他,也曾努力和病魔做斗争。
cm的个子,最终瘦到只剩80斤。
深入骨髓的痛,让他每天必须喝吗啡,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每天都会腹泻七八次。
最后,傅老先生选择有尊严的走,他选择了安乐死。
在机场,傅老先生特意见了粉丝最后一面,然后踏上了去瑞士的道路。
镜头前的他,对粉丝说:
来世再见
此刻的他,依旧西装革履,从容自在,即便最后一面,依旧笑容美好。
如果死亡不能预知,那我们至少可以决定活着的方式。
2“你们该为我高兴”上周五,墨尔本54岁的退休消防员TroyThornton在妻子Christine的陪伴下,远赴重洋抵达了瑞士一家诊所,
接受了安乐死
做出这样的决定,他经历了很长很长时间的思考和挣扎。
他也深知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
他再也不能陪自己的妻子一起慢慢变老
他再也不能亲眼看到一双还未成年的儿女结婚生子
他再也不能和最亲密的老友把酒言欢
他再也不能享受生命中那些最美好的事...
他会有很多很多的遗憾,但是到最后,这一切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
他能自行决定自己的生死
他说:
“你们应该为我感到高兴。”
5年前,Thornton被诊断出患上了小脑萎缩症(cerebellaratrophy)。
这是一种退化性的神经疾病,虽然Thornton的情况还没有到疾病末期,但是目前,医学上对这种病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就是说,
这种病是治不好的
而且一旦病情恶化,就是不可逆转的,
只会越来越严重
虽然有极个别的人能活18年,但是大多数患者在确诊之后的9年内都会离世。
Thornton曾经去泰国做过几次干细胞治疗,但这也只是暂时缓解了他的症状,这两年,
他的病情恶化得非常快
如今的他多系统萎缩,口齿不清,颤抖,恶心,膀胱也有问题,不能正常吃饭、走路。
以后,他的病可能还会影响视力,
最终他会像一个“活死人”一样
需要有人全天候照顾
Thornton曾经当了近三十年的消防员,还非常热爱运动。
但是这个病导致他
无法工作
无法享受最爱的运动
更不能好好地陪伴家人
他说:“过去几年里,我已经尽我所能和病魔斗争。我用了最大的努力和决心,并且还以最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但是很不幸,我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差了。”
所以最终,
他做出了安乐死的决定
在经过长时间的挣扎之后,家人都对他的决定表示了支持,
两个孩子也为父亲的死
做好了最大的心理准备
他原本是希望能死在家里,有家人的陪伴。
但是由于维州的安乐死法案还没有正式生效,而且即便生效,还没有走到疾病末期的Thornton也不符合安乐死的要求,所以他只能到瑞士去赴死。
在离开之前,
他为自己准备好了葬礼
并且录制了一段葬礼上播放的视频,向将来出席葬礼的亲友解释,他为什么要安乐死。
他说:
“我是在按照自己的时间
用自己的方式来做这件事
你们要为我感到高兴。”
3“我一点也不后悔!”瑞士当地时间年5月10日中午12:30分,澳洲最年老的科学家
岁的DavidGoodall教授
在瑞士一家诊所内自愿接受了安乐死
他吃完自己最爱的鱼薯条和奶酪蛋糕,听着自己最爱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留给了世界最后一句话:
这(安乐死)真是个漫长的过程
(Thisistakingalongtime.)
在安乐死前一天召开的记者会上,老人家说,对于这个决定,
“我一点也不后悔”
“一个人到了我这个年纪,真的希望能够自由地决定什么时候死去。”
“我不想再继续活着了,我很开心明天就能够结束我的生命。”
在众多记者面前,老人家还饱含深情地演唱了一首《欢乐颂》,作为生命最后的赞歌。
他笑着唱完,那一刻泪光划过每个人眼底,将深深的敬意压在心里。
"欢乐,欢乐,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灿烂光芒照大地
我们心中充满热情
来到你的圣殿里"
其实,早在去瑞士“赴死”之前,Goodall教授就曾3次试图自杀,结果都没有成功。
在岁的生日会上,他许下的愿望就是:
“Iwanttodie,
我想死...”
因为活着对他来说
太痛苦了...
Goodall教授是珀斯EdithCowanUniversity一位著名的生态学家,年轻时曾在墨尔本大学任教。
在70多年的研究生涯中,他曾写下多篇论文,获得过3个博士学位,
还曾荣获澳大利亚勋章
(OrderofAustralia)
退休之后,Goodall教授依然坚持在自己热爱的研究领域中继续发光发热,帮不同的生态学周刊审阅和编辑文章,也经常发表自己的论文。
年,已经岁高龄的他还坚持每天坐车90分钟到学校上班,
并且还会不辞辛劳,到各地进行科学考察。
这种敬业精神也受到了澳媒一致的称赞。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随着年龄的增加,
老人家的身体机能
也在一点一点地退化
他喜欢打网球,90岁之前,他还经常去打网球,但后来,身体不允许了...
他热爱喜剧表演,以前曾是珀斯一个业余剧团的演员,但后来因为视力下降,无法再开车参加晚上的排练,所以这个爱好也被迫放弃了...
他的大多数朋友都已经离世,他不能再找朋友喝茶聊天,所以,
他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
每天到学校从事他热爱的工作
可是,视力的下降导致他后来无法从事大部分的学术工作,因为他看不清邮件。
最后,他连出门坐公交,都不行了...
因为一直独居的Goodall教授有一次在家中摔倒了。
自此之后,医生禁止他再乘坐公共交通,甚至禁止他独自一人过马路。
这样的约束和限制让Goodall教授觉得很不自在,他说:
“这不是缺少尊严,
而是根本没有尊严!”
所以,
他萌生了安乐死的念头
他说:“我认为,像我这样的老年人应该享有全面的公民权利,包括在他人协助下自杀的权利。”
“当一个人过了中年之后,社会曾经给予他的东西,他就已经还清了。余下的生命,他有权自由选择怎么过。”
“如果他选择自杀
那么其他人也不应该干涉”
对于死亡,Goodall教授说,他既不恐惧,也不难过。
“死亡并不残忍,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活了几十年之后死去,这没有什么好难过的。”
“真正难过的是你想死死不了。”
鉴于安乐死在澳洲还没有合法化,所以Goodall教授最终选择了瑞士。
因为瑞士是允许身体健康的人接受安乐死的,当然也要通过严格的审查。
而Goodall教授也是过去15年,第45个到瑞士寻求安乐死的澳洲人。
他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够促使澳大利亚做出一些改变,对于安乐死更加包容。
其实,时至今日,安乐死再也不是世人眼中不可触碰的禁区。
在医学伦理中,有一个观点这么说到过:
除非得到患者的许可
否则不要由医生或家属的价值判断
来为患者做出决定
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不同的
最重要的
是要听听别人的声音
其实,每个人都有决定自己生死的权利,比如,在维州,安乐死就是合法的。
当这场安乐死法案以22票赞成、18票反对的结果在上议院得到通过时,
面对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结果,很多在场的议员都情绪激动,互相拥抱、抱头痛哭。
小美精选
小美唠叨丨深扒月子中心低价猫腻
谨慎选择丨警惕中介倒闭无处维权
美宝特色丨走进美宝之家豪华厨师馆
明星展播丨范志毅女儿温馨满月趴
回国服务丨美宝圈海外换证游活动集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wwjm.com/zcmbzz/12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