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病情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加重,中晚期老年帕金森患者失去日常自理能力,出现营养缺乏、骨质疏松。帕金森病患者四肢僵硬、震颤,且进食缓慢,中晚期尚有吞咽困难,所以老年帕金森病体质不同于正常人,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帕金森患者更容易合并骨质疏松、维生素缺乏、低蛋白血症,发现帕金森患者腰大肌和大腿肌肉的质量下降很明显,甚至合并肌肉减少症。
帕金森的症状表现有以下几种:1、出现震颤:很多老年人在晚年可能会出现震颤的症状,而这也常常使得人们容易混淆了这种老年性震颤与帕金森疾病性的震颤。老年性震颤与帕金森疾病性震颤在病因以及治疗方面并不相同。帕金森疾病性的震颤多表现为静止性震颤,患者通常会在其处于静止状态下,如坐着聊天时或是躺下休息时,不经意间出现震颤。
2、肢体肌肉僵直、疼痛:肢体的肌肉出现僵直是帕金森患者常见的症状表现之一。帕金森患者在早期时通常只会感觉到自己的某一肢体肌肉紧绷,关节活动不灵活,但随着病情的逐步加重,患者会感觉自己整个躯体的肌肉都变得僵直起来,甚至严重到难以进行日常活动。而这也是为什么帕金森患者时常需要看护人帮忙活动肢体、关节的原因。此外,帕金森患者还会由于肢体肌肉的僵直而引起疼痛感,且疼痛部位通常为手臂和腿部。
3、活动有障碍:前面我们有说到帕金森患者会有肢体肌肉僵直、疼痛的症状出现,也正是因为此,帕金森患者活动易有障碍,并且行动会逐渐变得迟缓、笨拙,到后来行走可能都会成为困难,运动更是不可能完成。
4、姿势出现异常:帕金森患者对肢体或是躯体的主动控制能力会有明显的减弱,且其平衡能力也会出现障碍,在这些以及其他各方因素的影响下,患者行动时姿势会十分异常,而这种异常的姿势也被称为“猿猴姿势”
五龙震颤汤:
组成:五爪龙、活血龙、地龙、川江龙、天龙、龟板、当归、煅龙骨、煅牡蛎、西红花郁金、木瓜、山茱萸、葛根等几十味中草药。
在治疗震颤类疾病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病症阶段分3步进行治疗。药物的调整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步主要是镇肝息风,平复异动的肝阳,缓解主诉症状。为患者战胜疾病树立信心。
第二步补肾养精养血滋阴,消除症状形成的基础,治病求因。从本源入手,巩固疗效。
第三步调节脏腑、平衡阴阳,古语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对脏腑功能的健运,正气的培固,情志的调摄。达到抵御邪气,恢复健康、防治复发的目的。通过这三步从治标,到治本!从解除症状,到培补元气以防复发。
主治医师:王世龙,男,汉族,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主治医师,从医20余年,通过中医经典理论及多年临床经验的积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治疗理念,在不断的摸索和探究中对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中的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擅长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以萎证为辩证要点;帕金森综合征、特发性震颤、眼球震颤、老年性震颤、酒精性震颤等以痉证为辩证要点;白塞氏综合征。扁平苔藓、视神经脊髓炎等自身免疫异常导致以正气不足为辩证要点;脑血管意外、耳鸣、脑鸣小脑萎缩性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以功能失用或肢体废用为辩证要点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临证诊治中,善调脾胃以滋养气血,疏肝以利经络,益肾调精以养髓复脑,在对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运用和总结中,逐步总结认识到"五脏虚致痿",并重视痰、湿、瘀、风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重脾胃气的调节护卫,恪守中医补土派的治病原则。总结出的五龙荣肌汤,五龙震颤汤,五龙通络汤等方剂在临床得到灵活广泛的运用。临证善用虫药、藤药、补益药,五脏辩证为基础,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准则。在临床上为众多的患者提供了优质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