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目标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85379.html

摘要

本文基于大量自身研究,对带屌丝属性的理工男的本硕博十年大学生活进行了全面总结,涵盖了体重变化、情感经历、个人追求等各项生理和心里指标。本综述研究充分表明,知识确实能改变命运,至于向好向坏,随缘、随机。

1.引言

十年时间,可以让小伙子为人父,可以让小女孩为人母,可以让国家完成两个五年发展计划,可以让国际形势河东河西,然而,对部分20-30岁一时想不开读了博的高校青年来说,十年时间,就只够读个大学。因此,深入研究总结十年本硕博进程中时间都去哪儿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作者本身为研究对象,对作者本硕博十年进行了全面总结。各章安排如下,第二章简要介绍了研究对象,第三章至第九章对作者十年本硕博生涯中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回顾,全文总结在第十章给出。

2.研究对象简介

本文作者为理工男,陕西凤翔人,生于/年(农历年底,公历年初,故作者在需要体现年龄大的场合说是88年生人,在需要体现年龄小的场合说是89年生人。然而,苍天饶过谁,近年来已经没有需要体现年龄大的场合了)。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开始本科生涯,年6月获得巴黎萨克雷大学博士学位。其身长±1cm,其体重飘忽不定,其气质偏向屌丝。本文研究时间段为年9月至年6月,以下各章内容皆涵盖在此时间段以内。

3.体重变化

图1体重变化趋势图

图1给出了作者大学十年间的体重变化趋势,显然,从入学开始体重即开始上涨,且一发而不可收,至年达到峰值(79kg)。随后,出国留学一年内体重突降至70kg左右,至今稳定在68kg。整体身材效果如图2所示:

图2不同体重下的体型效果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可知,人体摄入的所有能量等于人体消耗的能量(包括维持基本生理功能及运动)与存储在人体内的能量(主要体现在脂肪堆积)的总和。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原理)可知,能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体内脂肪转化到体外而不引起其他变化。因此,减肥过程只有依靠减少能量摄入和增加运动消耗才能实现。

图3不同阶段的饮食结构变化

图3给出了作者出国前后的饮食结构图,可以看出,本科硕士阶段,食物摄入主要以面条为主。面条是含糖量极高的碳水化合物,长期单一地、海量地吃面导致摄入能量过剩;加之这一阶段作者运动量极小(主要以走路为主),故而体重持续增加。博士阶段,身在国外无面可吃,午饭以学校供应西餐为主,晚饭以自己烹饪的各式家常炒菜为主,糖类摄入量大量减少,加之这一阶段经常参加篮球运动,故体重迅速降低。

特别的,由图1可以看出,在-年间,作者体重出现过局部波动,这主要是由于这一时期作者为失恋问题所困扰,食物摄入减少;其后出国交流三个月,日子凑合着过,饭菜凑合着吃,因此造成体重触底。然而当年回国之后,沉浸于祖国美食无法自拔,在体型上放飞自我,不出半年即吃出了作者历史上的最大吨位。

结论:肉来如山倒,肉去如抽丝。在饭量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合理改进膳食结构也有利于减肥。

4.表白及恋爱经历

作者的表白即恋爱经历全部集中在本科及硕士阶段,具体情况在表1中给出:

表1表白及恋爱经历

由表一可以看出,作者确实是个好人,这点被反复确认达4人次。上述经历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I.不宜短信表白,以免对方不回自己内心翻江倒海痛苦万分;

II.不宜编写程序表白,程序往往会破坏浪漫氛围;

III.不宜当面表白,以免下不来台。

综合上述三点可以看出,在屌丝气息比较浓郁时,各种表白方式皆不可取。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3号恋爱经历表明,表白并不是获得爱情的充分条件。同时,3号恋爱经历也说明,即使在恋爱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做好人。

此外,在本科硕士七年间,作者被妹子表白的次数总和为0。

结论:真诚、用心、执着等因素在追求爱情方面是毫无用处的。

5.财务收支状况

图4财务收支状况总结

图4给出了作者大学十年内的财务收支状况。可以看出,本科硕士阶段收入主要以奖助学金为主,其中大四阶段因获得大额奖学金最为宽裕。从支出方面来看,单身狗阶段支出水平不高,只有在研一恋爱时期,支出大涨幅较大,不过依然徘徊在较低水平。一个月几百块的恋爱经费,也难为当年那个和作者一起逛街的妹子了。因研一挂科缘故,研二阶段未获得任何奖学金,收入为0。对比收支关系可以看出,大一、大二、研一、研二均出现了入不敷出的被动局面,主要靠父母、兄长资助以及向好友老师借贷度过。博士阶段工资较为宽裕,不再有入不敷出的情况。从支出方面来看,博士三年花费逐年递增,主要花费在旅游、开车等额外开销上。

从收支情况对学业的影响上来看,本科较为简单,上好课考好试即可,与个人经济状况关系不是很大。研究生阶段各方压力聚集,然而科研最需要心无旁骛,个人经济状况对科研事业影响较大,所以出现了硕士阶段一事无成、博士阶段科研尚可的结果。

结论:广大硕博士研究生是科研一线的生力军,适当提高硕博士科研补助,十分有利于提高我国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6.睡眠情况

作者本科、硕士、博士期间睡前活动在图5中给出:

图5不同阶段睡觉前活动示意图

显然,作者睡前活动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智能手机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并最终达到了一种无招胜有招的睡前状态。从实践经验来看,睡前看书,越看越瞌睡;睡前看手机,越看越清醒;睡前什么都不看,则思绪万里,睡得着睡不着,就随机了。图6给出了大学十年间的失眠状况统计,失眠原因则在图7中给出。

图6失眠状况统计

图7失眠原因分析

根据上图我们可以得出主要结论:失眠归根结底在于能力不够而想得太多。减缓失眠可采用物理方法,例如睡前饮酒,不过鉴于存在健康风险不建议采用。从根本解决失眠问题,首要在于提高个人能力,使得个人能力与所思所想相匹配。其次也可调整心态接受现实,不过此条不适用于年轻人——年纪轻轻看那么开做什么。

7.见到美女的反映

本科、硕士、博士阶段见到美女的反应总结如图8所示:

图8不同阶段见到美女的反应(论脱发的基因基础并分享一份迟来的护发秘方(在家也可做))

由上述示意图可以看出,不论在本科、硕士还是博士阶段,不论是害羞、猥琐还是淡定,作者始终秉持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传统美德,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来观察生活,实属难得。同时,又一贯地散发着浓郁的屌丝气质,至今尚无一次搭讪经历,正所谓人怂志短,堪称悲催。至于如何达到屌而不丝的状态,尚无经验可循。

8.足迹分布

图9和图10分别给出了作者大学十年内的足迹分布。其中本科硕士阶段出行频率较低,且多为实习、面试等因公事务。唯二两次旅行目的地为青海湖和山西平遥古城。博士阶段出行频率较高,共走过欧洲、美洲等16个国家。

图9本科及硕士阶段足迹分布

图10博士期间足迹分布

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乍看为经济拮据(俗称穷),细想则为格局问题:与那点路费相比,青春年华何其珍贵。有钱有有钱的办法,没钱有没钱的办法,等到不缺钱的时候,才发现最宝贵的青春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走过国外许多地方,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依然陌生,不免为一大遗憾。

结论:天地有大美,趁着年轻就要多出去逛逛,当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9.个人追求与理想

图11十年前后个人理想与追求的对比

图11给出了作者在个人追求方面的演变过程,即由最初牛逼吊炸天兼济天下的胸怀,逐渐萎缩为不牛逼不吊炸天独善其身而不得的尴尬。十年一梦,那年在田野里憧憬着未来的那个小伙子,看着作者现在的样子,大概是鄙视的。但也应该不会太鄙视,毕竟还在路上。(在路上也要别再让投稿信耽误你发稿啦!(附coverletter模板))

10.总结

本文全面回顾总结了了作者本硕博十年的大学生活,经验不多,教训不少,且所列皆为特定条件下的个人经历,其结论不可推而广之。若有雷同,纯属巧合;若能有借鉴意义,实属幸运。

致谢

这里作者特别感谢作者自己:去国三载,此心未老;板凳十年,热血犹存。若问作者近三十而未立、全部身家不过行李两箱是什么体验?作者答:够精彩,不后悔。(跟随美国博导12年,我学到最深刻的不是科研,而是这个。。。)

文献精读

年生信宝典阅读最高文章Top10

这些基因的名字太有才了,研究一下都可以发10分文章

人类多能性干细胞研究20周年:起始于5个细胞系,我们未来20年的进步将取决于我们现在做的

许多癌症的发生只是概率问题专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病理系主任拉尔夫·赫鲁班

肿瘤化疗无效是对预先存在的突变的选择还是诱发新突变,Cell给你答案

“人鸡胚胎”破解生命起源奥秘,百年来首次证实“组织者”存在于人体|《Nature》发表重磅论文

被高中生物骗了这么多年,原来人体内细胞的DNA是有不同的?

周琪院士正面回应:60万一针有用吗?(干细胞治疗)

CRISPR-CAS9发展历程小记

一场大病引起的诺贝尔年生理学奖角逐

Science搞反狗脑-人脑和狗脑一样?

一篇压根不存在的文献被引用次?!揭开”幽灵文献”的真面目

Nature我的研究对后人毫无用途:21%的学术论文自发布后从未被引用

SCI-HUB镜像,SSH隧道访问学校内网

为了速成生物学,一位程序员探索了”爆款”基因背后的秘密

Nature邀请6位专家为您支招如何写出一流论文?

Cell:荧光标记out了,AI不用“侵入”也能识别细胞死活和类型

如果你经常用PubMed,那么这个插件将非常好用!

生物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数字概念,多少,多大,多快

王秀杰研究组合作发现m6A修饰在小脑发育中的新功能(附上半年m6A研究文章和点评)

把人类宝宝和黑猩猩幼崽一起养大,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结局可能是有些出乎意料的~~

你体内的细胞“成精了”?居然还互相看对了眼?

父爱无言!科学家首次发现来自爸爸的基因,可以通过胎儿来控制妈妈对宝宝的爱

饿死癌细胞?还是先看看肿瘤中的异常代谢的特征分析和背后的遗传与环境互作吧!

Cell系列最好的调控方式-相变,最强综述,未来以来,你在哪

“不务正业”的化学奖又发给了生物

美日科学家因免疫治疗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动图展示历年生理学奖

Nature综述-整合组学分析护航健康,推动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

勤能补拙,过目不忘,提高m6A助力好记性?中科院王秀杰/杨运桂合作最新成果

综述:变温动物的适应性免疫

你的DNA都会玩摇滚了,你却还是个音痴

“乱搞”的动物可能只是脸盲?新研究发现24个基因决定动物“忠诚度”

经常喜欢熬夜?也许你天生就是“夜型人”基因!

基因编辑婴儿违规,预防艾滋还是了解下啪啪啪为何会传染(视频)

读趣味漫画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颠覆!垃圾DNA不是垃圾!活细胞成像实时演绎基因调控全过程!

Nature重磅!肥胖有救了:分析了个人,发现了98个与肥胖相关的遗传信号,其中29个是第一次发现

当细胞生物学遇上计算机思维,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

整天泡实验室已经out了,会写代码才是不被淘汰的关键

Science文章背靠背揭示癌症中细胞感应氧气的新机制

跟随美国博导12年,我学到最深刻的不是科研,而是这个。。。

宏基因组分析教程

微生物组入门必读+宏基因组实操课程

Nature综述:大佬手把手教你分析菌群数据

Nature综述:微生物构成的氮循环网络

Nature替宠物正名:宝宝身体好,猫狗不可少

DNA提取也能发Nature?

学术论文图表基本规范大全

Microbiome:中国科学家完成鸡肠道微生物宏基因集的构建(张和平、魏泓、秦楠点评)

一片看懂肠道菌群在人体中的作用

岛国科普—生命大跃进

人体上的生命:看完此片我想把身上的细菌寄生虫供起来

3分和30分文章差距在哪里?

你想要的生信知识全在这—生信宝典

NB:实验vs分析,谁对结果影响大

NC:16S序列预测培养基配方

Cell:人与肠道菌群休戚与共的一生

35张图,看懂肠道和大脑的魔性关系

深度好文—我们的未来在哪里?

宏基因组领域杂志简介及最新影响因子

学术图表的基本配色方法

手把手带你重现菌群封面文章图表

79个超强微生物知识助你孕育超优宝宝

漫谈16S的前世今生

16S+功能预测发Sciences

Nature:宏基因组关联分析

Nature:宏基因组关联分析-深入研究微生物组

Nature:肠道菌群如何划分肠型

一条命令轻松绘制CNS顶级配图-ggpubr

Co-occurrence网络图在R中的实现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分析套路

简单漂亮的在线生信绘图工具

一文读懂微生物组

生信9天速成班—成为团队不可或缺的人

进化树一文读懂Evolview基础Evolview进阶iTOL美化iTOL进阶

自学生信-biostarhandbook

用PCR之歌怀念PCR之父凯利·穆利斯:生物学从此人分为PCR之前,PCR之后

NCB

心咽发育多样化的单细胞转录轨迹分析

学生说

当代硕博生常犯错觉图鉴

易生信系列培训课程,扫码获取免费资料更多阅读

画图三字经生信视频生信系列教程

心得体会TCGA数据库LinuxPython

高通量分析免费在线画图测序历史超级增强子

生信学习视频PPTEXCEL文章写作ggplot2

海哥组学可视化套路基因组浏览器

色彩搭配图形排版互作网络

自学生信影响因子GSEA单细胞

后台回复“生信宝典福利第一波”或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教程合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wwjm.com/zcmbzl/112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