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人体天然药库,而要控制这个天赐的宝藏,只需要明白12经络的运行原理就足够了,这就是中医整个经络学说的要素。
12经络上面有三百多个穴位,我们没必要都去记住,现在,你只需跟著我一步步地往下学,就容易多了。
一、先熟悉一下12经络的名称: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二、搞清楚它们为什么要这样称呼?这12条经络分别连著人体12个脏器,所以这些经络都是用相连的脏器命名。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腹,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都比较容易理解。记住这12个脏器名称是很重要的,如果身上哪里不舒服,就看是哪条经络经过此地,一对应就出来了。从12经络的排列上看,是分为两组,一组是按手足分,另一组是按阴阳分。
按手足分是告诉你手及手臂上有6条经络,足、腿上有6条经络。
按阴阳分是告诉你手臂的内侧、腿的内侧各有3条阴经;手臂的外侧、腿的外侧也各有3条阳经。
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又是代表什么呢?它们是代表阴气的重与轻,阳气的足与弱。
少阴阴气最重,所以它就排在手臂和腿内侧的最里面。
厥阴的阴气比少阴轻,但又比太阴重,所以它就排在中间。
太阴的阴气最轻,就排在最外面。
太阳是阳气最足的,就像中午的阳光,所以它排在手臂、腿外侧的最外面。
少阳比太阳的阳气要弱一些,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所以排在外侧的中间。
阳明又比少阳的阳气要弱,就像黎明初现的阳光,就排在了外侧最里面了。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将阴、阳细分到这样的程度呢?就是让你在使用经络时随时注意阴阳的平衡。这个阴阳的平衡既包括经络与经络之问的阴阳平衡,也包括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还包括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是要你根据身体的强弱去选择经络。比如身体弱的,最好先选择阳经按摩以补足正气为主,阴经要等正气补上了,再去碰它;身体好的,则阴经、阳经都可以按摩。
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是与四季的温度有关。夏天阳气最旺盛,就是身体虚弱的人,在这个时候也可以去疏通阴经了。阴阳平衡的理论还可以用在按摩时的手法上,如阴经的按摩最好是用补法,阳经的按摩可以用泻法。
三、什么是按摩的补与泻呢?一般来说,顺看经络按摩为补,逆著经络按摩为泻。
按摩时力度轻的为补,力度重的为泻。
按摩时间短的为补,时间长的为泻。
按摩范围小的为补,范围大的为泻。
四、需要把三百多个穴位都记住吗?中医在按摩经络时有个说法叫「以痛为俞」,也就是说疼痛的部位就是按摩的穴位。比如你知道自己患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就可以在相应的心经和心包经上沿著经络慢慢地按压,去感受整条经络上各处的感觉。如有的地方酸痛,有的地力刺痛,有的地方麻木,有的地方发酸、发胀,那么这时你按摩的重点就放在最痛的部位,把病灶揉开、揉散,甚至拔罐、艾炙、敲打都可以,越是痛感明显的,越要坚持多刺激此处,这样你身体的疾病很快就有好转。
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心脏有病,可在这两条经上按压时并没有明显的痛感,这时,你左右两只手臂上都要去摸,因为人体经络左右都是对称和一致的,但患病时左右经络的反应并不完全一样,痛感明显的就代表著病偏向于哪一边,这也说明了你这条经络的气血不足,反应迟缓,这时的冶疗以食疗为主先,补足气血,同时在这条经络上慢慢摸,看上面是否有硬块,是否多出了一块肉,是否比别处微微凸起,然后重点搓揉这个部位就行了。如果只是死记硬背了所有穴位,但忽视了最痛的那一点,治病效果绝不会好。
先从我们最常用的足太阳膀胱经(下面简称“膀胱经”)开始,因为这条经的阳气最足,治疗范围最广,所以也是最常用的一条经。膀胱经的起点在眼角的睛明穴,上行过额至头顶,行颈后、后背、大腿后外侧,小腿后侧至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止。共有67个穴位,是人体中最长、穴位最多的一条经络。
当膀胱经从头走到了脚的至阴穴后,它的流动并没有停止,而是穿过小脚趾从脚心的涌泉穴上行。这时经络又有了新的名字--足少阴肾经(下面简称“肾经”)。
肾经是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沿足心及下肢内侧后缘上行,穿过腹部到达胸部,与下一条经络手厥阴心包经相连。
从膀胱经到肾经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到:
1、经络是流动的,而且是有方向地流动的,膀胱经是从上往下,肾经是从下往上。
2、膀胱经和肾经是完全相连的一条经,只是在小脚趾的外侧至阴穴处将其分开了,走在人体的外侧是膀胱经,走在人体的内侧的是肾经。正因为这一阳一阴的经络其实是一条相连的经络,所以刺激膀胱经,肾经就会有反应;刺激肾经,膀胱经也会有反应,中医就称之为“互为表里”,而这两条经络各自所连的脏器--肾脏与膀胱也就互为表里。
3、膀胱经是阳经中阳气最足的一条经络,而肾经是阴经中阴气最重的一条经络,这正好符合了中医阴、阳平衡的特点。
4、膀胱经走在前,肾经走在后,膀胱经是肾经的源头,所以在膀胱经上进行的推拿、按摩、针灸等疏通方法,就能促进膀胱经向下流动的力量,反过来就是推动了肾经,滋补了肾脏。
而在肾经上进行推拿、按摩、针灸的时候,肾经运行快了而膀胱经没能及时跟上,就会出现空缺、中断。这就是只按摩肾经时,病人往往会出现气虚的原因。
与膀胱经相连的是手太阳小肠经(下面简称“小肠经”)。它起于小指外侧的少泽穴,沿著上肢外侧后缘上行过肩分为两个分支,一个从颈上面颊,到耳,到眼睛大眼角的睛明穴与膀胱经相连,另一个进入锁骨,入胸腔,最后到达心脏。
这条经络走在手臂的外侧,属于阳经,与膀胱经是相连的,是阳经与阳经相连,组成一条长长的、完整的太阳经,小肠经在前,膀胱经在后。小肠经是膀胱经的源头,当膀胱经不舒服时,就会有颈椎病、腰痛、腿痛时,除了按摩膀胱经以外,按摩小肠经同样有效,而且效果更好。
小肠经又与手少阴心经(下面简称“心经”)相连。心经起于心脏,它有几个分支:一支向下通向小肠,一支向上沿著食管上行至眼睛,另一支上行于肺部,在腋下出来,沿上臂的后缘行至手腕的内侧,到小指内侧的少冲穴,然后走向小指外侧的小肠经的少泽穴,再往上循行。
这是一条阴经转变为阳经的经络,是阴经在前、阳经在后的一条相连的、互为表里的、长长的经络。所以按摩心经不但能治疗与心经相连的心脏、小肠、肺、食道、眼睛等处不适,还能推动和滋养小肠经,按摩它既能冶疗颈椎、腰椎、腿的疾病,又能治肾脏的疾病。
只要颈肩、腰有毛病,你去摸摸手臂外侧的小肠经就会有明显的痛点,再去摸与之相表里的心经也会有瘀堵、疼痛的感觉,所以这时就要从源头上疏通手臂内侧的心经,从腋窝处往下轻轻搓至小手指,然后再沿著小手指的外侧向上搓至手臂的外侧,遇到哪里有痛点,就在哪里多搓搓揉揉,这样就可以治疗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这4条经络上所连著的所有脏器的毛病。
这4条经络一路走过来,形成了表里相连的两组长长的经络,它们起于心中,在人的四肢绕了一圈后又将肾经推向了腹部,推到了胸。
又是哪条经络在胸中与心经相连呢?这就是足太阴脾经(下面简称“脾经”)。这时,有人会问,一个是少阴,一个是太阴,好像在阴阳上已不能做到平衡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会再说。
与膀胱经相连的肾经走到胸中后,就与手厥阴心包经(“下面简称“心包经”)相连,是阴经与阴经的相连,可它们一个叫少阴,一个叫厥阴,名字不一样,阴气的程度不一样,经络走到这里,好像与刚才在四肢绕了一圈的作用与关系不一样了,为什么呢?因为当经络一路走过来,走到肾经时已经很虚弱,所以一般不去按摩肾经,按多了就会泻气,这时,进入了腹部、胸部的经络需要休息一下,补充能量,然后换条经络继续出发,去进行下一次的四肢大循环,所以补气作用最强的丹田穴在腹部,而通过腹部的就是循环回来的、已经很疲劳的肾经、肝经和脾经。
通过腹部的还有一条经--足阳明胃经(下面简称“胃经”),它也是通过腹部的,但其走向与肾经、肝经、脾经的从下向上的运行方向不同,是从头穿胸、穿腹再走到脚的,胃经也需要在这里一次补充能量,促使向下的力量更加有力,加强脾胃的消化能力。
下一轮的四肢大循环,就从肾经传递给心包经开始,它是走在四肢内侧中间的一条经络,所以与它相连的是走在手臂外侧中间的手少阳三焦经(下面简称“三焦经”),又与走在腿外侧中间的足少阳胆经(下面简称“胆经”)相连,胆经则是与走在腿内侧中间的足厥阴肝经(下面简称“肝经”)相连,这样就又形成了一组完全相连、互为表里的经络,最后又是将肝经推向小腹,推向胸中,去休息、补充能量,换一条线路继续前进。
最后一轮运行的4条经络是肝经在胸、肺传递出的手太阴肺经(下面简称“肺经”),具体的循环顺序是这样的: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
人的所有病都能在经络上找到经过上面的论述,大家就会明白,其实这12条经络是分成了3组大经络,这3组大经络分别在四肢绕了一个大圆圈后又重新回到腹部、胸部,这样再去记忆就容易了。你只要分组去记,记住一组里的4条经络,记住这4条经络相连的脏器都叫什么名字,只要这4个脏器里的一个生病了,你就从这4条经络的源头,也就是从胸走向手的手臂内侧的经络上开始寻找痛点,慢慢地搓揉,或拍打或刮痧,去慢慢理顺它。这样治起病来不但效果好,而且不会留下后患,更不会复发。
在人体内循环的3组大经络就已经很清楚了,而这3组大经络又是谁先谁后呢?
中医学是这样分的:
第1组:走在外侧,是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
第2组:走在内侧,是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
第3组:走在中间,是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
另外,用经络冶病要选择好时辰。中医学认为人与宇宙是息息相关的统一整体,人体实际上是宇宙的一个缩影,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如白昼黑夜的交替)都与人的生命活动紧密相关。在古代中国,人们把一天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而中医学则把每个时辰都与12条经络相对应,如下表。
第一组:
时辰时间经络寅时3:00~5:00肺经卯时5:00~7:00大肠经辰时7:00~9:00胃经巳时9:00~11:00脾经第二组:
时辰时间经络午时11:00~13:00心经未时13:00~15:00小肠经申时15:00~17:00膀胱经酉时17:00~19:00肾经第三组:
时辰时间经络戌19:00~21:00心包经亥21:00~23:00三焦经子23:00~1:00胆经丑1:00~3:00肝经12时辰与12条经络相对应意义是什么?「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泻时乘其盛,补则随其去,逢时为升,过时为阖」,原来这12条经络是按时间的顺序,就如潮汐一样,流动到哪儿,哪条经络就「涨潮」了,这时这条经络里的气血最为旺盛。所以很多医家喜欢在特定的时辰,去疏通在这个时辰气血最旺盛的经络,或在此时辰服下调理该脏器的药物,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经络、脏腑,时辰的关系。
我们已将这12条经络分成了3个大组,这样,用时辰来防病治病就变得简单了。
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出现不适,最好在早晨或上午按摩与治疗。
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出现不适,最好在中午或下午按摩与治疗。
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出现不适,最好在晚上按摩与治疗。
就拿一个胃不好的人为例。可以在早晨醒来后,或是上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上找痛点,然后再到腿上的胃经、脾经找痛点,依次慢慢地搓揉。
颈肩酸痛、腰不好的人,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内侧的心经、小肠经上寻找痛点,慢慢地搓揉,然后再到你疼痛的颈子、腰处进行按摩疏通。
肝脏不好的人,最好是在晚上,先在手臂中间的心包经、三焦经寻找痛点,进行搓揉、疏通,然后再到腿外侧的胆经和腿内侧的肝经上寻找疼痛、不通的地方进行按摩。
身体好、气血足的人,在疏通经络时手法可以稍重些,对疼痛、瘀堵的部位可用拍打或刮痧的方法。而身体弱、气血亏的人,在疏理经络时就不用太着急,按摩的力度要轻一些,选的穴位与痛点也要少一点,最好选择每一组经络的前两条经络(手臂上的经络)进行按摩,排在最后的经络(肾经、肝经、脾经)都尽量少去碰它们。
弄懂了这些,你就可以在补气血、去寒湿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根据不同季节和时辰,有针对性去疏通瘀堵的经络。只要运用得当,相信每一个人都能将神奇的经络运用自如,为你自己和亲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最后要补充一下,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丹田」,它如同人体内部的核反应堆,能量极大。我国自古的各种武术中,都会提到「丹田」。当修炼到一定的程度后,丹田部位会形成一股热气流,聚之有形,散则无形,它会在人体前后的正中在线的任、督二脉上运行,前面的为任脉,后面的为督脉。
当气流在任督二脉运行一周后称为「小周天」,这个小周天走在人体正面的是任脉,对全身的阴经有总揽的作用。任脉所经过的丹田,是男子贮藏精气,女子维系胞宫的地方,又称为「生气之源」;而起于身体后正中线的督脉中的「督」字,有「督促」的作用,又因督脉循行于脊髓里,直接连结脊髓、脑,所以与人的精神、意志、思维有很大的关联。任督二脉同时与全身的各个脏器相通,当真气充足时,这些五脏六腑就都可以直接得到滋润。
任、督二脉的功能就是中医学所说的「肾」的功能。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又认为胞胎的形成始于肾,因此有「未有此身先有两肾,故肾为脏腑之本,十二经之根」的说法。肾的功能有:芷精,主生殖,主命门火,能温照全身,主骨,主髓,主生血,主水,主纳气等。
自古有很多修炼内功的心法,都能生气、养气,其实就是去打通小周天以及以12经络为主的大周天,所以一些高僧面壁禅定,不吃不喝,用修炼来的内功滋养身体,推动经脉的运行,保证生命的持久。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等,也都是通过舒缓的气功运动来疏通经脉。
如果你能去修炼内功或每晚坚持打坐,直接让你的丹田之气充盈,去推动全身经络的运行是再好不过的,可普通人很难做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食疗来补足气血,来补足肾气,久而久之,也可以达到同样功效。
经络的触诊指腹的感觉察知经络和经穴的异常反应。此法简便易行,准确实用(是针灸临床不可缺少的诊法之一)。
方法:循经触摸,体表见热、肿,弹性强,压痛显著,皮下硬结等,可知为经气实;体表温度低下,无弹性,按之酸麻不痛,陷下等,可知为经气虚。
触摸时,见有硬结、压痛、敏感、快感的反应点,此点即为病穴。压痛强烈,多属实症;压有快感,多属虚症。病穴有助于明确诊断,刺灸病穴常获良效。
触诊的顺序:背俞穴、募穴、部穴、原穴、络穴、特诊点、过敏点和过敏带等。可疑病经要详细触诊。
十二经病的触诊要点肺经:肺俞、中府、孔最、膏盲、尺泽。
肺经实热时,胸椎1-3旁开0.5寸处有压痛,滑肉门和大巨亦有压痛。肺经气不畅时,膻中有压痛。肺经虚寒:风门和大杼有酸沉感。咯血或便血:孔最有压痛,或压时有酸沉感。经气虚衰时,膏肓呈高肿或弹性、皮温低下。
大肠经:大肠俞、天抠、温溜、曲池、合谷。
经气实热或排泄障碍时,曲池、肺俞、天枢、骑竹马有压痛。经气郁滞时,大巨有压痛。肠炎时,手三里、上巨虚、天枢压痛明显,皮温高于邻穴。慢性肠炎时,皮温低下,触有快感。
胃经:胃俞、中院、梁丘、足三里、丰隆。
胃经有实热:中院、梁丘有压痛。胃酸过多:巨阙、不容呈压痛。
胃经虚寒:按压中脘、足三里有舒服感。胃溃疡:胃俞、与其外侧有过敏点,再按压臀端时,压痛放散至膝以下者。
胃痛剧烈:天宗有明显压痛,按之可止痛。
脾经:脾俞、章门、地机、大包、脾俞。
消化不良或运化失常时,脾俞、章门、大包均有压痛。血行失和:脾俞呈现绷紧或压痛。脾热、经气阻滞:地机穴有明显压痛。脾虚作胀:脾俞穴按之酸沉或皮温低下。
心经:心俞、巨阙、阴郄、少海。
心经火旺:心俞内侧有压痛。心脏瓣膜疾患:巨阙发胀,心俞外侧至膏盲处有过敏点。经气虚、功能低下:三阴交、水分、肾俞均有压痛。
小肠经:小肠俞、关元、养老、小海、下巨虚。
小肠经病:关元、养老有反应。被风寒所侵时,天宗、风门、小海均有压痛。小肠经病移于心经时,取关元是有效的。如灸关元治心律不齐。小肠经气受阻的肩肿痛时,下巨虚呈压痛,针之有效。小肠俞部位的腰痛,养老有明显压痛,针之有效。
膀胱经:膀胱俞、中极、金门、委中、昆仑、天拄、八髎。
经气实热:委中穴皮温高,络脉充盈。湿热下注,经气受阻,中极、金门、膀胱俞有压痛。被风寒所侵,天柱、八髎、承山呈压痛。经气虚时,按中极、膀胱俞有快感。
肾经:肾俞、京门、水泉、水分、肓俞。
肾经为病:水泉、水分、肓俞均见压痛。肾脏为病:肾俞、京门有压痛。当肾排泄功能受累时,筑宾穴呈阳性反应(硬结、压痛)。因此,灸筑宾有解毒之效。泌尿系有故障时,八髎穴有压痛。
心包经:厥阴俞、膻中、郄门、大陵。
情志不遂、哭笑不定:膻中、郄门均有明显压痛。妇女月经失常、痛经或少腹有瘀血时,间使至郄门处绷紧或压痛,针之可调经止痛逐瘀。心悸动,按压厥阴俞、膻中有缓解之效,灸之亦效。
三焦经:三焦俞、石门、委阳、会宗。
经气受阻,会宗、委阳、石门均呈压痛。经气实热,三焦俞一带绷紧,会宗压痛强烈。尿闭,属三焦经气不宣者,石门呈胀满。
胆经:胆俞、日月、天宗、京、阳陵泉、外丘。
胆囊炎时,日月、京门、天宗有压痛。胆经实热:外丘皮温高。经气虚:按胆俞、日月有舒适感。
肝经:肝俞、期门、中都、曲泉。
经气郁滞(失眠、易怒、高血压):肝俞多见高肿、压痛,中都呈强压痛。肝炎(经气实热),内踝上二寸至中都处呈过敏带,阳陵泉与外丘有时亦呈压痛。性功能失常:曲泉按之痛或酸麻。
按上法找出病经病穴,结合四诊八纲,决定病因、病位、病性,为治疗提出有效的方案。
不用死记硬背也能记住经络的分布规律:
经脉的流注次序: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太阴(阴气最盛)——阳明(阳气最盛)
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阳明(阳气最盛)——太阴(阴气最盛)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少阴(阴气次之)——太阳(阳气次之)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太阳(阳气次之)——少阴(阴气次之)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厥阴(阴气最衰)——少阳(阳气最衰)
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少阳(阳气最衰)——厥阴(阴气最衰)
阴阳表示经脉的阴阳属性及阴阳气的多寡。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
从盛到衰分别是:
太阴、少阴、厥阴——阳明、太阳、少阳
太阴——阳明
少阴——太阳
厥阴——少阳
阳经与阳经:阳经与同名阳经(在头面部)相连,阳明——阳明,太阳——太阳,少阳——少阳
阴经与阴经:阴经与下一阴经(在胸腹部)相连,太阴——少阴,少阴——厥阴,厥阴——太阴
阴经与阳经:阴经与同盛阳经(表理经)相连,太阴——阳明,少阴——太阳,厥阴——少阳
阳经与阴经:阳经与同盛阴经(表理经)相连,阳明——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厥阴
手阴经从胸(腹)走手——手阳经从手走头——足阳经从头走足——足阴经从足走胸(腹)
阳经走于身体外侧,阴经走于身体内侧(外以阳,内为阴)——照得到与照不到阳光
阳经走于身体背部,阴经走于身体腹部(背为阳,腹为阴)——面朝黄土,背朝天哈
太阴,阳明(最盛)在前;少阴,太阳(次之)在后;厥阴,少阳(最衰)在中。
注:
至内踝上8寸,处足厥阴经与足太阴经交叉,厥阴经行于太阴经之前,太阴经行于中,太阳经还在最后
如此推下去就是:
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手少阴)
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手厥阴)
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足厥阴——(手太阴)
最后记住:
口决: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心包焦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光肾心包三焦胆肝)
对应:
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少阴)
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手厥阴)
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肝)——(手太阴)
穴位记忆法1、晕厥——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
口诀:晕厥要在山里涌泉边的水沟中冲醒。
2、虚脱——素膠水沟内关。
口诀:虚脱要速(素)关水沟。
3、抽搐——百会印堂人中合谷太冲。
口诀:堂中(人中)百合气味太冲,引发抽搐。
4、中风闭证——十二井穴水沟太冲丰隆。
口诀:中风是由于十二条水沟臭气太冲,轰(丰)隆一声倒地所致。
5、中风脱证——关元神阙(隔姜灸)。汗出配阴郄(xì)、复溜,小便失配三阴交。
口诀:中风脱证会元神出窍
6、痛经——(实证)中极、次髎、地机。(虚症)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口诀:实痛是中计(中极)吃了(次髎)低级(地机)食品。虚痛是三阴天在山里太久气海没有关圆(元)。
7、内脏绞痛
(1)心绞痛——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
口诀:心绞痛到内堂休息,心越平静,感觉应越好。
(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俞肝俞日月期门阳陵泉胆囊穴。
口诀:胆囊疾病主治肝胆,日月不停,其(期)门自通,扬名(陵)全靠这。
(3)胆道蛔虫症——迎香透四白鸠尾透日月胆囊穴中脘阳陵泉。
口诀:九尾偷日月,您想(迎香)偷肆佰?阳陵泉边过,胆怯早中晚。
(4)肾绞痛——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
口诀:肾绞痛只要自大观园的阳陵泉,三叫三应肾即愈。
8、牙痛——合谷下关颊车。
口诀:何故(合谷)下车?牙痛啊。
9、高热——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
口诀:高热何故拿十二斤大锥去池边?是宣发热气。
10、血管性头痛
(1)外感头痛——百会太阳风池合谷。
口诀:何故(合谷)太阳风总拜会(百会)我?让我头痛啊!
(2)内伤头痛
A、肝阳头痛——百会风池太冲太溪。
口诀:慈(池)禧(溪)拜会太宗(太冲),大怒,肝阳直线上亢。
B、肾虚头痛——百会肾俞脾俞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脾肾俱虚,肾亏头痛也。
C、血虚头痛——百会心俞脾俞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心脾两虚,血虚头痛也。
D、痰浊头痛——头维太阳丰隆阴陵泉。
痰浊头痛会引起头围、太阳穴丰隆,可能是阴陵泉浊气太盛所致。
E、淤血头痛——阿是穴合谷血海三阴交。
血淤何故头痛?是三股阴气交会(即三阴交)于血海是也!
11、急性腰扭伤——肾俞腰眼委中。
腰扭伤自己在肾部腰眼处揉揉,再放首娓娓中听的曲子。
12、呕吐——中脘内关足三里。
在关内走三里地中脘不舒服,吐了。
手法、针灸、秘方
周氏培元疗法是治人而不是治病,整体气血好了,脏腑功能就恢复了,经筋得以濡养,筋正骨自直!如此而已!
花一份的钱学习三种特色治疗技术,少花钱多学技术,本疗法全部是临床实战技术,手把手教学实操、课后线上长期辅导,确保学员能扎实运用所学技术。通过几天的学习,让你治疗疾病从忙然无措,到得心应手不在是梦想!
针灸介绍
用最小的针,治疗最大的病!用最小的痛感,解除最大的痛苦!用最简单的方法,治愈最复杂的疾病!首先依据不同疾病,找到相应的病灶和反射区即疾病的源头,运用十二时辰针刺法(只用一针)和二十四节气针刺法(用针三至六根),能迅速止痛,直达病灶,祛除病魔。针灸的同时加以培元固本,让患者气血充盈,让健康的气血营养受伤或病变的组织,达到一个长效自治自愈的目的。
秘方
针灸绝密心法,密传针灸口诀,心法和针融合,针感随心传。
手法
周仁鲁从事临床中医正骨针灸20余年,拜师学艺,博采众长,在东方道家柔性正骨的基础上研究一套速治颈、肩、腰、腿关节痛的纯手法。
疗法优势
(1)安全:不暴力、不蛮力;
(2)速效:一般几分钟乃至几秒,致筋柔骨正气血通,倍感轻松;
(3)省力:巧用杠杆力,患者自身发力或辅助患者发力;
(4)易学:零基础,不记穴位,一学便会。治愈了无数例疼痛患者,深受广大患者及同仁的赞许。手法轻、柔、稳、准,让患者在享受中祛除病灶,且疗效持久。
疗法教学方式
1.小班授课,易学易懂
2.道家绝活,倾囊相授
3.境由心转,法从手出
4.柔性正骨,轻巧神效
5.左右旋游,上下滑动
6.由浅入深,由轻至重
7.探之皮肉,骨脉成形
8.久久行之,一触即明
9.亦针亦法,断根除病
10.培元固本,健康永久
本次培训让您不但学到柔性正骨手法,又能学到太极无痛针法,该手法轻柔,无需发力,让您很快成为正骨高手;针法安全浅刺,无痛高效,有别于传统针灸,让您很快从初级提升高级针法,如道家针法的开穴闭穴,水润周天,飞腾八法,天地八卦等针法,既能提高患者疗效,又能保护医者不受患者病气侵袭,即确保患者安全,又确保医者无风险,一举多得。
△周仁鲁老师现场为大家演示实操技术
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
△
手法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内容
1、柔性正骨原理
2、触诊识病及练习
3、基础骨骼解剖学
4、脊柱神经解剖学
第二部分:颈椎病与肩周炎的诊断与治疗
1、肩颈综合症的治疗手法
2、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手法
3、上肢麻木的治疗手法
4、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手法
5、头部供血不足的特效手法治疗
6、落枕的手法调理
7、长期头晕、恶心、呕吐的调理手法
8、上臂运动性疼痛的调理手法
9、肩周炎伴随颈椎病的综合调理手法
10、肩周炎的调理(后伸、外展、上举、前屈受限,一次抬高10―20公分的民间绝技)
11、颈(7)椎病与肩周炎的鉴别诊断与调理
12、鼻炎的特效正骨点穴手法
13、眉棱骨痛的治疗手法
14、牙疼的快速处理手法
15、快速处理颈源性高血压的特效手法
第三部分:胸椎部分
1、胸椎上、中、下三段的调理手法
2、胸椎引起的脏腑疾病手法复位
3、脊柱左右侧弯、S型弯曲的调理手法
4、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5、快速处理心绞痛的正骨手法
第四部分:骨盆倾斜与腰椎间盘突出
1、骨盆倾斜引起的长短腿
2、急性腰扭伤的快速解决手法
3、腰椎间盘突出及膨出的调理手法
4、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手法
5、腰肌劳损及久治不愈的慢性腰疼的治疗手法
6、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部俯仰侧转活动受限)
7、梨状肌综合症的调理
8、腰椎滑脱症的最新治疗手法
9、腹股沟疼痛
10、腰椎各椎体紊乱症的正骨手法
11、骶椎骨左右、前后移位的调理
12、骨骼向前、向后半脱位的手法调理
13、尾骨痛的矫正手法
14、耻骨联合矫正手法
第五部分:四肢关节疾病
1、肩关节脱臼复位(前、后脱位)
2、网球肘、矿工肘的调理手法
3、腕关节、腱鞘炎的治疗手法
4、拇指腱鞘炎
5、膝关节滑膜炎(红肿、积液、疼痛难忍)
6、膝关节、胫骨粗隆外侧疼痛
7、脚踝习惯性扭伤(内、外翻)
8、足跟痛的快速治疗手法
针法部分
?1.水润周天针(高级针法。打通全身经脉,排除寒气、浊气、病气、湿气等)
?2.天地八卦针(高级针法。大补元气针法,调解男性阳痿早泄、妇女性冷淡等,尤其是妇科患疾,更有独特的效果。)
?3.特效手针(无经无穴不辩证,治疗全身各种疾病,零基础均能操作)
?4.引气归元—脏腑通针法(高级针法。气血双补,调解脏腑疾病)
?5.引火归元针法(高级针法。上热下寒,最关键的疗法就是引火归元)
?6.一次性治愈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症
?7.阴阳循环针(返老还童针、美容针,能快速祛除黑眼圈)
?8.下焦四针(针对所有泌尿系统的疾病,特别是尿频、尿急特效)
?9.男老十针(男人的特效针法)
?10.一针治疗阳痿早泄
?11.一针治疗糖尿病
?12.女老十针针(女人的特效针,月经不调、闭经、崩漏、不孕不育等)
?13.扶阳五针(特效男科针,对肾虚、扶阳、前列腺、膀胱、尿道、生殖泌尿系统有特效)
?14.各种头疼的特效针(秒杀各个头部病灶的针法)
?15.回阳九针(用于急救的特效针法)
?16.排寒排湿一三针(治疗风寒湿症)
?17.特效丰胸针(一小时快速丰胸,让您做信心女人)
?18.特效美容针法(美白,袪痘,祛除抬头纹、法令纹,鱼尾纹等,女人的最爱)
?19.八卦减肥针法(减肥,排缩便,治疗各种肠胃疾病)
?20.化瘤绝针(一切良性肿瘤,针下见效、伴有心法和口诀)
?21.十全大补针(治疗不明症状疾病)
?22.痛风特效针
?23.止痒特效针
?24.阴阳八针(头部疾病,小脑萎缩及各种疑难杂症)
?25.一针治副乳特效针法
?26.股骨头坏死特效疗法(祖传绝技,常被众人模仿,却从没人超越)
?27.神腹六针(减肥,排毒、治疗膝盖疼,各类肠胃及脏腑病等)
?28.飞神朝玉京针法(治疗头痛、头晕、失眠、各种眼疾的特效针法)
?29.脏腑通针(各类胃病、息肉、便秘、减肥、清理肠道排毒)
?30.手抖头摇特效针
?31.特效治瘫针(面瘫,硬瘫、软瘫、偏瘫、半身不遂、肢体无力、肢体麻木等)
?32.抗癌止痛针(能抗癌止痛、延缓生命)
?33.心使四针(主治各种心脏病,及肾阴虚、肾阳虚引起的耳聋、耳鸣)
?34.坐骨神经痛特效针(一针治疗坐骨神经痛)
?35.腰椎间盘突出特效针(一针治疗腰突症)
?36.颈椎病特效针(一针治疗各类颈椎病)
?37.肩周炎特效针(一针治疗肩周炎)
?38.眩晕特效针(治疗各种不明眩晕症)
?39.正骨止痛针(针对胸椎、腰椎错位的特效针)
?40.一针治疗膝关节痛和膝关节冰冷的特效针法
?41.一针治疗痛经的特效针法(针下痛止)
?42.乳腺增生特效针法(针下见效)
?43.子宫肌瘤特效针法(一般十天就可祛除)
?44.耳鸣耳聋特效针法(临床独创针法,效果神奇)
?45.头部能量信息传导针刺法(高级针法,治疗全身各种病灶)
?46.二十四节气针刺法(高级针法,三针通调全身百病)
?47.元阳神针(高级针法,一针提升元阳之气)
?48.三味针法(加减可以治疗下肢各种痛病,麻木等)
·49.平衡十四针(通调全身各种疑难杂症)
?50.道家强肾功(补肾壮阳)
?51.周氏龟蛇功(治疗颈椎病,腰腿痛的神奇功法)
·52.一百多种实战针法及五十多个压箱底秘方,总有一项适合你,传至有缘人
周仁鲁老师介绍
周仁鲁老师,安徽淮北民间奇人、淮北神医、淮北好人,感动淮北等,系周氏正骨培元疗法创始人,从事正骨针灸二十余年,平时为人低调,也是国内唯一一位民间游医走上大学讲堂、走向全国,走出国门的民间奇人。03年发表健康疗法—周氏整脊特色疗法论文,被多家医学媒体相互转载。周仁鲁用自己的一双手、一根针治愈无数被病魔折磨的患者。周仁鲁在全国20余省市培养学生数千人,桃李满天下,深受广大学员的信任和支持,是业界内著名的民间奇人。终生正炁须培元、医道精华在里边、万物本源回归难、规则妙用真谛玄。周氏培元疗法铁门神针,系培元疗法的独门绝技,万病只要打开全身一个开关:铁门关,铁门关又叫寒凉关,全身百病的总开关,打开铁门关,病患祛一半。“解开紧箍咒,搬走五行山,打开铁门关,困龙出海滩”。独门针刺咒语和心法,让你感叹中医的神奇和奥妙。同时随症加减配穴,用针三至五针,轻轻松松祛顽疾,有无基础,一看就会。周仁鲁老师,安徽淮北民间奇人、淮北神医、淮北好人,感动淮北等,系周氏正骨培元疗法创始人,从事正骨针灸二十余年,平时为人低调,也是国内唯一一位民间游医走上大学讲堂、走向全国,走出国门的民间奇人。03年发表健康疗法—周氏整脊特色疗法论文,被多家医学媒体相互转载。周仁鲁用自己的一双手、一根针治愈无数被病魔折磨的患者。周仁鲁在全国20余省市培养学生数千人,桃李满天下,深受广大学员的信任和支持,是业界内著名的民间奇人。终生正炁须培元、医道精华在里边、万物本源回归难、规则妙用真谛玄。周氏培元疗法铁门神针,系培元疗法的独门绝技,万病只要打开全身一个开关:铁门关,铁门关又叫寒凉关,全身百病的总开关,打开铁门关,病患祛一半。“解开紧箍咒,搬走五行山,打开铁门关,困龙出海滩”。独门针刺咒语和心法,让你感叹中医的神奇和奥妙。同时随症加减配穴,用针三至五针,轻轻松松祛顽疾,有无基础,一看就会。3月15日--18日(3天)15日全天报到广州
3月21日--24日(3天)21日全天报到上海
报名电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wwjm.com/zcmbzl/10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