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有许多类似李某的患者,以帕金森症状为首发表现就诊,往往会被当成帕金森病来治疗。为了减少类似的误诊,简述一下以帕金森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原发性帕金森病(PD):帕金森的运动症状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障碍。根据四主征及帕金森的支持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症状诊断,目前术前病理诊断尚不能实现,长期随访观察才能日久见PD。PD患者多从一侧肢体起病,早期对左旋多巴及复方制剂有良好的反应。

帕金森综合征广义上指有帕金森样表现的疾病总称,狭义上指有帕金森样表现的非PD疾病总称,一般临床上指的是狭义的帕金森综合征。包含以下几类疾病:

1.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1)药物性:最常见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原因,有明显的服药史,服用过量的利血平、碳酸锂、氯丙嗪、氟桂利嗪等药物,可出现帕金森症状。

(2)血管性(VP):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起病隐匿,也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于多次脑卒中后出现。可有阶段性进展,表现为不典型的帕金森症状,多为双下肢运动障碍,表现为「磁性足反应」,起步困难,僵直性肌张力增高,多无静止性震颤,常伴有锥体束征及痴呆。头颅MRI上可见脑白质病变及多发性腔隙灶、腔隙性脑梗死。对左旋多巴及复方制剂治疗效果欠佳。

(3)中毒性:有毒物接触史如一氧化碳、有毒重金属、二硫化碳、甲醇、乙醇等,可出现帕金森症状。

(4)代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异常,肝性脑病等。

(5)肿瘤:基底节区肿瘤可引起帕金森症状。

(6)脑炎后:较少见,病毒性脑炎患者可有帕金森样症状,但有明显感染症状,可伴有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脑脊液检查提示颅内感染,病情缓解后其帕金森样症状随之改善。(7)脑外伤:少见,个例报导钝性头部外伤致中脑损害,可出现帕金森症状,左旋多巴可改善部分症状。

2.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1)多系统萎缩(MSA):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尿失禁、直立性低血压等)、帕金森症状、小脑症状(共济失调、小脑性构音障碍等)。按早期突出症状分为帕金森型(MSA-P)、小脑型(MSA-C)、自主神经型(MSA-A)。其中帕金森症状是46%患者的首发症状,僵直和少动是主要表现,在早期容易被误诊为PD及SCA,直到数年后自主神经症状逐渐显现才诊断为MSA。头颅MRI横断面示脑桥十字征,矢状位示壳核、脑桥、小脑萎缩。大部分MSA患者对左旋多巴治疗反应不敏感,少部分反应灵敏。

(2)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多在40岁以后发病,进行性加重,垂直性向上或向下核上性凝视麻痹,姿势步态不稳伴反复跌倒,颈部体位异常如颈后仰、帕金森症综合征、认知功能障碍。PSP患者常常呈对称性运动不能或僵直,近端重于远端。头颅MRI在T1WI正中矢状位上可见「蜂鸟征」及「鼠耳征」。对左旋多巴反应欠佳或无反应。

(3)路易体痴呆(DLB):在临床和病理表现上介于PD和AD之间,表现为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形象而细节丰富的复发性视幻觉,自发性帕金森运动特征、晕厥、跌倒、睡眠障碍、抑郁等。在早期,与AD及PD鉴别困难。确诊依靠病理发现大脑皮质及皮质下核团弥散分布的Lewy包涵体。头颅MRI颞叶萎缩不明显,FDG-PET可显示枕叶代谢降低。对抗帕金森药物效果较差。

(4)皮质基底节变性(CBD):好发于60~80岁,不对称性的帕金森样表现,构音障碍和智能减退、失用、异己手(肢)综合征、肌张力不全、肌阵挛、强握反射等,MRI表现为非对称性皮层萎缩。左旋多巴多数治疗无效。

3.遗传性帕金森综合征

(1)Huntington病(HD):大多数有阳性家族史,表现为舞蹈样动作为主的运动障碍、精神异常、认知障碍。帕金森症状主要为肌僵直、运动迟缓。典型的临床表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史及IT15基因分析可确诊。左旋多巴作为对症治疗药物。

(2)肝豆状核变性(WD):可有舞蹈样动作、精神症状,帕金森症状主要表现为运动缓慢、肌张力升高、震颤等,实验室检查示铜蓝蛋白明显降低、尿铜增高、肝功能异常,角膜K-F环阳性,头颅MRI可见基底节区、脑干等处T1低信号、T2高信号影。左旋多巴作为对症治疗药物。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便宜
北京治疗严重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wwjm.com/zcmbyf/1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