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囊虫病/              脑囊虫病病因、症状及治疗              

最近咨询有关脑囊虫病防治方面的病友们有所增多,为了更好地做好回答特撰写小文如下,供病友和基层同道们在防治病中参考。

[病因]医院神经内科粟秀初

脑囊虫病多由猪绦虫幼虫(猪囊虫)所引起的一种脑部寄生虫病,为国内脑部寄生虫病中最常见者。其发病率颇高,约占囊虫病病人的80%以上。多见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北部等地区。常因个人卫生习惯不良,便后饭前不洗手,进食了被自身或其它猪肉绦虫病病人由大便排出的猪肉绦虫虫卵所污染了的食物或饮水;或因猪肉绦虫病病人呕吐时,肠内脱落的成虫节片随胃肠的逆蠕动进入胃内,节片被消化后释放出的大量虫卵所致。虫卵中的幼虫在肠内孵出后钻入肠壁的血管和淋巴管内,经由血液循环而被带至全身各组织中发育成囊虫。尤以皮下组织、肌肉、口腔粘膜、眼和脑部等处最为常见,脊髓少见。囊虫在脑内多分布在灰质或灰、白质交界处,脑室和脑室的附近次之,脑底和脑膜处更次之。在脑灰质内的囊虫周围可见炎性及变性改变,而导致相应的脑功能损害。如囊虫位于第3、4脑室或大脑导水管之中或其附近,将对脑脊液循环产生梗阻和引起脑积水或颅内压增高;如囊虫位于脑膜处可引起脑膜炎。囊虫死亡后可被吸收或钙化。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囊虫所处的位置、数目、生物学状态及其周围脑组织受损的性质和强度密切相关。当幼虫大量进入血流时,可出现发热、荨麻疹和全身不适等过敏反应症状;儿童更有头痛、呕吐和抽搐,但持续时间一般较成人为短。囊虫长在眼内可引起视力减退或失明。长在皮下(约80~%的病人可摸得皮下囊虫结节)和肌肉里,偶可因囊虫压迫附近的感觉神经而导致由该神经所支配的体表部位出现疼痛或麻木感。

同时伴有肠绦虫病的病人(或家人)可有便面条样绦虫节片史。

脑部症状多种多样,可多可少,甚至不出现任何症状(因囊虫数目过少或长在脑部功能静区所致)。现按症状频率叙述如下。

一、癫痫发作最为常见。几乎见于所有病人,如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失神发作(小发作)、简单部分性发作(贾克森癫痫、局限型感觉或运动性癫痫)和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癫痫)等。同一病人可在不同时期内出现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但一般仍以大发作占绝大多数。癫痫发作系由于大脑皮质不同部位受到了囊虫的刺激所致。

二、颅内压增高较常见(约占23%)。主要表现有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和视乳头水肿等症状。系因囊虫阻塞了侧脑室的室间孔、大脑导水管、第3~4脑室或脑底池等,或由于脑底囊虫所引起的局限性脑蛛网膜粘连影响了脑脊液的循环所致。如囊虫寄生于脑室系统内,头位改变时偶可突然出现剧烈眩晕、头痛、恶心、呕吐以及呼吸循环功能紊乱,甚至昏迷等临床症状(Brun综合征)。系因囊虫引起脑脊液循环急性梗阻、颅内压急剧升高和迷走神经核受刺激所致。

三、精神异常较常见(约占29%)。以意识障碍和智能减退最多见,可能与脑组织,尤其是大脑皮质受到严重而广泛的器质性损伤有关。

四、脑底脑膜炎少见(约占5~6%)。可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和多发性颅神经麻痹等症状。系因囊虫刺激了脑膜、压迫了颅神经,或因囊虫引起的脑蛛网膜粘连和牵扯了颅神经所致。

五、感觉、运动障碍如偏瘫(前中央回或锥体束受损)、偏盲(视束或视放射受损)、失语(主侧大脑半球皮质相应的语言中枢受损)、以及小脑和锥体外系等症状,均系囊虫引起脑部局限性损伤的一种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一.化验检查在同时伴有肠猪绦虫病病人的大便中,常可发现猪绦虫成虫节片,但找到其虫卵的可能性一般甚低。脑脊液可有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和压力的升高。

二.免疫学检查皮内试验,以及脑脊液和血清免疫抗体、抗原检查可呈阳性。

三.影象学检查颅内平片及四肢软组织透视(或照片)可见钙化点,颅内压增高较久者的颅骨平片可显有颅内压增高征象。头颅CT和磁共振检查对囊虫的辨认,以及对脑蛛网膜粘连、脑皮质萎缩、脑室扩大与梗阻的诊断均有一定的帮助。

[诊断]

大便便绦虫史,皮下囊虫结节,头颅及四肢放射线检查发现囊虫及其钙化阴影(以小腿部位的阳性率较高),脑脊液嗜酸粒细胞计数升高,囊虫皮内试验或/和脑脊液免疫抗体、抗原检查阳性,以及相应的脑部症状和体征,均为本病的重要诊断依据。如皮下结节活检或头颅CT、磁共振检查证实为囊虫者,更具有确诊意义。但须注意与其它原因所致的癫痫、脑膜炎和颅内占位性病变等相鉴别。









































得了白癜风要怎么治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wwjm.com/zcmbwh/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