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应理性看待干细胞储存

在过去的20年间,干细胞储存逐渐进入人们视线,随着央视焦点访谈等媒体的深入调查,“干细胞”这个充满争议的新生事物被揭开了冰山一角,据调查,干细胞储存种类繁多,仅我国就有脐血、脐带、胎盘、脂肪、牙髓等约10几种之多,提供的储存及临床治疗方向种类更是不胜枚举。

笔者调查后发现,有数据显示,全球干细胞库超过家,名气最大范围最广的是脐带血库,约占总数的80%,包括年建立的全球第一家脐血库美国纽约血液中心脐血库,我国脐血库则由国家卫生部直接管理,原规划全国10家,目前经过批准的仅有7家,截止至今全球脐血储存量超过万份,我国也近80万份,脐血库又分为公共库主要应用于无亲缘关系异体配型的临床治疗,自体库用于亲缘关系自体使用,查询相关文献显示脐血中主要成分是造血干细胞,同骨髓同源,作为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以及社会公众普遍知晓的恶性疾病配型困难,故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储存脐血就成了其中的选择之一,这是脐血储存的理论基础,但据有关机构统计,自体库使用概率较低,故有专家表示自存脐血同保险保障一样,主要是防患于未然,是否选择应尊重个人意愿。

除脐血库外,还有各种名称的其他干细胞库存在,主要为脐带库、胎盘库等,总数占干细胞库的比重很小,但宣传声势规模浩大,那么这些库是做什么的呢?

“储存脐带胎盘干细胞,可让一家人受益,一旦有病,就可立即取出干细胞用于治疗。”一段时间以来,在全医院,常能碰到干细胞库的业务员,对准妈妈这样宣传。然而,储存了的脐带胎盘干细胞真能立即用于治疗吗?带着疑问,10月13日,笔者就此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干细胞市场确实存在诸多乱象。

胎盘库:储存胎盘干细胞随时可取用?

医院:胎盘干细胞还未用于临床

  国庆刚过,再过三个月就要当妈妈的医院进行产检,在休息区等待时,一位手拿宣传资料的青年女子来到她身边,向她宣讲起新生儿胎盘干细胞的种种好处,并游说陈女士生孩子时在他们公司储存胎盘干细胞。陈女士心里打起了鼓:一是担心储存胎盘干细胞要花数万元,二是担心存的胎盘干细胞仍治不了病。

10月12日上午,记者按陈医院暗访,在休息区呆了不到半小时,一位30岁左右的女业务员以为记者也是来产检的,便上前攀谈。“把握住这次怀孕生产的机会,把宝宝的胎盘干细胞储存起来。”她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胎盘干细胞的各种好处,“现在胎盘干细胞技术已经成熟,可以治疗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比药物治疗效果好,也没有副作用。”“胎盘干细胞没有免疫排斥,全家三代都可以用,并且可以多次使用。”当笔者问到既然没有排斥,为什么还要自己存呢?需要的时候直接买不就行了吗?为何还有自己花钱储存,自己用的时候还要再收费?花两份冤枉钱?该业务员支支吾吾没有给出解释,进而记者又咨询储存胎盘干细胞如何使用时,她以肯定的语气答复:“医院都可以用,需要的时候,告诉医生自己已存有胎盘干细胞,医生出具证明就可以提取出来用。”

  储存的胎盘干细胞真的像这位业务员说的那样,只要医生开证明,就可以提取使用吗?医院医院相关科室专家后得知,医院均未将胎盘干细胞用于任何疾病的治疗。一位和笔者私交甚好的肿瘤专家说:“脐带和胎盘成分都是间充质干细胞,这两个没什么区别?还花钱存?别听他们忽悠,现在间充质干细胞只能用于科研,你想做随取随用就可以,做实验是不能收费的,而且目前临床试验(脐带胎盘)都是用异体的,没听说过用自己的,不用配型用自己的有什么意义?”。随后笔者有咨询了相关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也称,目前在内地,脐带、胎盘干细胞因安全性存在问题,国家目前严禁用于临床,只能科研,不能收费。换言之,就是存了脐带、胎盘干细胞也无法使用,无法使用存了就毫无用途,纯属商业骗局。

医院可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储存治疗?

规定:医院开展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干细胞行业的内幕,医院,发现脐带医院推销储存脐带、胎盘干细胞并非个例。为了成功推销,有脐带库业务员声称,自己所在医院,既可储存脐带干细胞,也可在下属的干细胞治疗中心进行干细胞治疗。

这种说法靠谱吗?笔者翻阅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国家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今年联合发布的《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发现,试行办法明确规定,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只能在具有与所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相应的诊医院开展,而在这家脐带库所医院里,没有一家是隶属于脐带库或者公司的,这位业务员医院可以治疗,明显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也是违法的。

医院细胞移植中心主任、肝胆胰脾科主任黄孝伦告诉记者,干细胞研究具有很好的前景,可以预见,它将会为人类的健康做出巨大贡献。但目前,国内的干细胞市场乱象丛生,不少没有资质、没有条件的公司,也打着干细胞研究和开发的幌子,这对干细胞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对干细胞市场的规范管理,促进干细胞研究有序开展。 

以打着国家干细胞中心名义储存脐带胎盘的某生物公司为例,其印发的宣传资料上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技术可治疗糖尿病、心肌病、脊髓损伤、肝硬化、冠心病、帕金森,总之,几乎无病不治并且有美容、抗衰老的效果。

我国干细胞研究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祖泽曾公开透露,目前,这种干细胞疗法除被证明造血干细胞对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疾病、自身免疫系统以及部分组织修复等疾病有效外,其他干细胞还仅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对于干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也尚在探索当中。

曾有《华夏时报》记者向该生物公司的李姓业务人员询问脐带、胎盘干细胞的临床应用的合法性时和储存意义时,该业务人员只是一味回避,顾左右而言他,最后表示这种问题只由专家负责解答。

由此可见,虽然我国对于干细胞研究持鼓励态度,但目前所有试验仅限于研究范围,至今国家未许可除造血干细胞之外的其他干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但是现在,打着干细胞应用的旗号进行治疗的事例屡见不鲜。

相关资料显示,年,卫生部将干细胞技术归入“第三类医疗技术”,指其“涉及重大伦理问题,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并要求,若用于临床治疗,须经卫生部审批。

存储脐带、胎盘干细胞打政策擦边球,涉嫌“庞氏骗局”

在我国,与获国家卫生部批准的脐带血库相比,现在不少企业纷纷建立各种干细胞库,宣称可以帮客户从脐带、胎盘中提取多种干细胞并进行保存,而这种方式有关监管部门直指涉嫌商业欺诈。

“因为脐血库需要国家卫生部批准才能设立,那么无法拿到牌照的各公司就通过建立各种脐带库、胎盘库、干细胞库开展业务,有些库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对于一般老百姓是完全分不清楚的,这就是典型的商业骗局,现在有种说法说脐血库自存使用率低,但我们从临床移植治疗情况来看,也不低了,如果自存都用上了,那得是多严重的情况,本身就是防患未然。”

“打插边球的这些干细胞库的说法就让人匪夷所思了,一方面说脐带血自存使用率低,一方面大肆宣传自存脐带和胎盘,相比脐带血,不需要配型的脐带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自存就不是使用率低的问题,完全是毫无意义的,花钱储存、使用时再收费就是双重收费是暴利,更何况国家严禁用于临床,不能用的东西存它干什么呢?”

“另一个方面,国家监管的脐血库每年均有国家卫生部、省级监管部门进行的例行检查和督导,其他打插边球建立的各种库,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他们不受监管,也就没有所谓的检查督导,其运行和质量保障是无从考证的,越是资质不全甚至没有资质的可以脱离监管之外,至于收了钱他给你存没存都是个问题,因为脐带胎盘干细胞不需要配型,理论上用谁的都一样,你要用了就拿别人的给你用也可以,这是和脐带血干细胞最本质的区别,我们都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都可以用他就没有自存价值。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没有人监管的,中国现阶段的国情。也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尽快出台管理办法,规范行业发展。”某业内人士称。

“同时,在中国老百姓的观念里,胎盘这个名字本身就是普及度比较高的东西,之前都是作为中药药材使用,再加上网络上对于胎盘脐带的信息处于空白,这些公司就花钱在百度百科、搜索网站上面进行商业推广,很快就在客户搜索网络的时候,查询到说现在脐带胎盘也可以提取各种干细胞进行存储,很快忽悠了不少客户认可,其实这都是忽悠外行人的。”

随后笔者拨打了一家胎盘库的电话,该公司咨询人员明确,可以存储胎盘干细胞,强调而且与脐带血相比,胎盘中提取的干细胞种类更多,治疗范围也更大。胎盘干细胞因留存的种类不同以及各地区差异,所以价格也不相同,平均下来大概存储18年的费用为2万多元。咨询人员还强调,胎盘造血干细胞是脐带血的5-10倍,脐带血只能供一个30公斤以内的孩子使用一次,而胎盘干细胞则可以供一两个成人使用。

不过,当笔者询问,脐带血库是经过国家卫计委批准的,那胎盘干细胞存储是否获批时,上述工作人员称:“国家批的那7家就是针对脐带血,这跟胎盘干细胞不同,所以存胎盘不用通过这些审批。”当笔者进一步对该业务员的宣传提出质疑:“经常看到的血液病的孩子,父母生二胎存脐带血救命,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案例,怎么没有看到胎盘干细胞使用的报到?医院能治疗推荐下,家人有糖尿病,想去咨询下。”“那都是个例,我们胎盘干细胞技术最先进,是商业机密也为了保护客户隐私,所以看不到,医院能治,这个我不能告诉你,你存了我可以推荐。”该业务员称。这样的回答证实了之前业内人士的说法,那就是国家监管的都不行,不需要国家监管的怎么都行。

法律专家:脐带、胎盘涉嫌商业欺诈行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官方回应:胎盘干细胞储存官方不予承认

对于脐带、胎盘留存服务,卫生法专家、律师卓小勤明确表示,存储脐带、胎盘干细胞,确实没有相关的规定明令禁止,但并不是说这种业务就合法,因为要明确的是,如果对公众宣传的内容不真实,那这家公司就涉嫌医疗欺诈。也就是说,脐带、胎盘提取干细胞,如果不能够地在临床上应用,不给客户讲明白或者误导储存的意义,则就是欺骗消费者,涉嫌商业欺诈。

对于上述质疑,国家药监局回应称,干细胞的相关事宜归国家卫计委管,所以无法评论。曾有《北京商报》记者也向北京市卫生局了解情况,其相关负责人回应,该局主要负责的是脐带血库的管理,对于这种民营企业经营脐带、胎盘干细胞存储业务是否合规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但总体来说,医院使用诸如此类脐带、胎盘干细胞用于治疗。

另外,卫生部曾经发文,禁止除造血干细胞外的其他干细胞临床应用。可见,干细胞的治疗还只处于初期研究阶段,还不能大范围应用,那宣称的脐带、胎盘可治疗多种疾病就有待商榷了。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今年年初调查,武汉一公司高价推销“保存胎盘”业务,声称“胎盘”可包治百病!!!小小的胎盘真的有如此神效?是否言过其实?官方回应:胎盘干细胞储存官方不予承认。

笔者咨询医院的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也坦言,只听说过造血干细胞可以治疗血液病,从没听说在治疗中可以使用脐带、胎盘干细胞,且干细胞的作用在行业中分歧较大,医院对于此类干细胞进行研究外,尚无法大范围临床应用。

虚假宣传盛行,患者变身试验白鼠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除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外,其他的干细胞治疗都是国家不允许的。但一医疗机构却堂而皇之以治疗的名义,收取高昂费用。

  不知情的患者成了医疗试验用的“小白鼠”,不仅要承担未知风险,还要花费巨资。从一些医疗机构的报价看,一次干细胞移植或注射的费用少则千元,多则几万元,如果进行多个疗程治疗,费用高达数十万元。

  医院神经科主治医师戴毅介绍,临床试验和临床治疗有着本质区别,如果是临床试验,应该不收取任何费用,甚至还需要给予患者报销差旅费等适当经济补偿。更重要的是,临床试验需要治疗后严密观察,不是一锤子买卖,收钱后了事。如果是收费的临床治疗,需要有肯定的疗效和可控的不良反应,正因为现阶段干细胞治疗还远远达不到上述要求,所以其临床治疗是国家明令禁止的。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今年1月的新闻发布会上就表示,对于已经经过药监局批准的所谓干细胞制品的临床试验项目,要按照批件和《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质量规范》的要求去严格执行,不能随意变更临床试验的方案,更不能收费。

夸大脐带、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用途

间充质干细胞治帕金森?警惕形成肿瘤潜在风险

“听说间充质干细胞能治愈帕金森病,是真的吗?”

  “医院说,该院专家经过数十年科研攻关首创的全国治疗帕金森的前沿疗法间充质干细胞疗法,我想让我爸去试一下,您说行不行?”。

  在帕金森治疗领域研究多年的中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陶恩祥教授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类似的咨询患者。

  陶恩祥坦言,目前市场上,关于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宣传九成以上都是虚假的,患者对干细胞疗法不了解,很容易被一串看似专业的宣传所迷惑。

  据介绍,包括帕金森在内的神经系统疾病,有很多属于难治疾病,如脊髓损伤、截瘫、脑瘫、小脑萎缩、运动神经元病等,目前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英国召开的国际运动障碍疾病年会上,多位专家认为与现有帕金森病治疗手段比较,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目前无临床应用的竞争优势,尤其需要警惕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有诱导异动症和肿瘤形成的风险。

  “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化,但不稳定,目前对其难以绝对控制,以致其可能进入人体后分化成癌细胞。”陶恩祥表示,鉴于一些潜在风险,至少短期内,帕金森病以药物为主的传统治疗方法不可能被干细胞疗法所取代。

治糖尿病?间充质干细胞疗法或有副作用

  陶恩祥表示,肿瘤发生的潜在风险,不光是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中,糖尿病以及其他尚未实现间充质干细胞临床治疗的疾病,都有这样的安全隐患。

  根据中国糖尿病协会近年最新的调查,我国糖尿病患者接近一亿,面对如此庞大的患病群体,现有的医疗手段只能控制病情,不能根治。间充质干细胞的出现让人看到希望,国内一些医疗机构纷纷跳出来,自称在间充质干细胞疗法上取得突破,为患者带来福音。

  对目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情况,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委、医院副院长翁建平指出,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已经发布了国内首个权威专业机构的声明。

  该声明指出:目前国内外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研究现状,分会认为尚处在临床应用前的研究阶段,不建议将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技术作为常规的临床实践。

  对于糖尿病的并发症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糖尿病学分会指出,间充质干细胞疗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事件,尤其是对移植治疗所伴随的肿瘤发生问题目前观察仍较少。

赞赏

长按







































得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白淀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wwjm.com/zcmbhl/6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