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庙和喇嘛教在内蒙古的传播
边陲万里行——一个中国男人的现代长征
长篇连载(45)
在小树林中,我看到了荒漠的希望,如果能普遍地在荒漠上植上树,风沙、干旱就会退却,荒漠就会出现新的生机。
——徐力群
徐力群.3.24-.4.25
在荒漠、半荒漠的草原上(八)
4月里,我走向锡林郭勒地区的西北部,典型草原已经消失,代之而来的是更加干旱的地貌——荒漠化草原。它包括苏尼特左旗北部、苏尼特右旗的一部分以及二连浩特市这里属于草原与荒漠草原过渡类型,俗称半荒漠草原。由此向西,我走过的乌兰察布盟北部以及巴彦淖尔盟北部直至阿拉善盟的东北部,几乎全部为荒漠草原所占据。
荒漠,是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地区。荒漠草原则是草原类型中最干旱、最贫瘠、植被最稀少的一种。
早春至盛夏,我面临的就是这样的草原。挺过了风与雪,迎来的是干与热的煎熬……
百灵庙和喇嘛教在内蒙古的传播
徐力群
我从西苏向西,经四子王旗进入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旗)。由于草原干旱,路比较好走。
达茂旗首府叫百灵庙镇,因镇中有百灵庙而得名。百灵庙史称贝勒庙,大约在年,也就是康熙四十七年由达尔罕贝勒主持建庙。一直到73年后(乾隆四十六年)才完成由五座大殿、九座佛塔、二十六处藏式平顶宅院的宏伟寺庙。“百灵”是“贝勒”的汉字转音,蒙古族习惯称它作贝勒庙。
到了达茂旗,找到住处,放下行包,第一件事是找百灵庙。
可当我见到它时,真有几分遗憾,不用说五座大殿、九座佛塔无影无踪,惟一的一座大殿也是新建的,百灵庙已与“宏伟”二字不搭边了!
蒙古族在历史上有自己的信仰,他们信仰萨满教。萨满是世界北方人类的原始宗教,没有经典,也没有寺庙。
当年,萨满教在蒙古族中流传很广。成吉思汗就笃信萨满,他在他的帝国中专设了“别乞”官职,以掌管萨满教教务。元世祖忽必烈得了病,也曾请萨满驱鬼驱邪。
成吉思汗在统一大漠南北之后,西征西夏。这使他和他的部队接触了伊斯兰教、天主教、佛教和道教。灭了西夏,他又想远征西藏。为了寻找可借用的力量,他曾给西藏喇嘛教萨迦派头子写信,邀请他来蒙古,这大概是蒙古人与喇嘛教最早的联系。
后来成吉思汗的孙子库腾汗终于请来了西藏喇嘛教萨迦派教主萨迦班矛达萨斯加娃,这位大喇嘛带着他的侄儿八思巴来到西凉(今甘肃凉州),跟库腾汗议定了西藏归顺的条件。
忽必烈继帝位,尊封八思巴为“帝师”,意为皇帝的老师,授与八思巴掌管西藏政教大权,实现其政教合一的统治。年,忽必烈委托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即后来的八思巴文。接着他下令,蒙古宫廷贵族要信奉喇嘛教,后来又定喇嘛教为“国教”,诏令全民信奉喇嘛教。元朝各代皇帝均请一名西藏来的大喇嘛做“帝师”。蒙古民族由原来崇信萨满教皈依佛教。
明朝永乐年间,西宁人宗喀巴对喇嘛教进行改革,创立了黄教教派。黄教传人蒙古始于年。鄂尔多斯的库图克台西征土伯特(西藏),俘获一名喇嘛、一名僧徒和一名通晓蒙古语、藏语、汉语、维吾尔语的“欢津”(翻译)。在这位“欢津”的说教下,库图克台彻底接受了黄教教义。
库图克台是当时被蒙古各部落集团尊为“公汗”的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长阿拉坦汗的侄孙,受库图克台影响,阿拉坦汗在青海会见了达赖三世。两年后他主持建成“弘慈寺”,也就是今天呼和浩特的大召寺,是内蒙古最著名的喇嘛庙。
阿拉坦汗死后,他的儿子僧格杜棱继位。他于年(明万历十四年)邀请达赖三世来到呼和浩特。正逢阿拉坦汗第三哈屯(夫人)的独生子死,其母“欲杀童子一百为殉,杀驼驹一百为护庇”。当杀至四十多个小儿时,遭到人们反抗,达赖三世指斥哈屯“造孽已深”,并劝止杀人殉葬。这一做法极合民意,因而黄教影响愈加深远,逐渐占据了传统的萨满教在蒙古族人民心中的位置。
达赖三世圆寂前,曾写遗嘱,指明他的替身“可从东方寻找”。恰巧在年,僧格杜棱的一个孙子降生,便被认为是活佛转世,这个男孩便成为达赖四世——云丹嘉措。
达赖转世于阿拉坦汗家族中,使蒙古封建主和黄教上层喇嘛关系密切,也使蒙古人民“愈益学佛不倦”。一直到17世纪初,林丹汗继位,喇嘛教由南向东、向北传播,渐普及于全蒙古。
清王朝深知宗教的作用,对蒙古族,他们使用两手:铁甲军队和大兴喇嘛教。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整个蒙古地区塑佛建庙,皈依佛门形成“热潮”。有30%的劳动力出家当喇嘛,上层喇嘛获得特权、封号,给喇嘛以种种优待。一些地区的喇嘛首领兼任旗王爷,形成政教合一的局面。
自明万历年至清乾隆年间,内蒙古各地修建了许多雄伟壮观的召、庙(蒙语“召”即庙),以呼和浩特为最,清末时有“七小召、八大召”之称。百灵庙不过是内蒙古西部四大庙宇之一(其他为贝子庙、协拉木伦庙、五当召)。
面对今日的百灵庙,我心生几多疑问:
历数佛教传入蒙古地区的历史可说是一帆风顺。据我所知,佛教由印度传入西藏时,尚经历数百年争斗,原始宗教本教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传入蒙古既没受到原始宗教萨满教的对抗也没遭到人民的反对,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很乐于接受了藏传佛教,这是为什么?
当然,这与元、明、清三代王朝的统治者极力推崇佛教有关。排除了他们的政治需要,会不会在蒙古民族的性情、气质、思想、文化上找到原由呢?
今天,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的寺庙相继得到修复,尽管像百灵庙这样,已经达不到原来的规模,毕竟为佛教的信奉者提供了进香的场所。在我走访的蒙古族牧民的蒙古包中几乎每一家都供奉着班禅或达赖活佛的神位,喇嘛教仍然在草原上受到尊重。
长按治疗白癜风著名的医院关爱白癜风患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wwjm.com/zcmbhl/8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