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场不确定的旅程,有时充满阳光,有时乌云密集,更为残酷的是,乌云盘旋在上空久久不散,甚至要裹挟一个人的一生,这是种多么难言的无奈。但只要还活着,我们就还在呼吸着空气,而单纯的呼吸也有其意义。

如果你想深刻理解上面的一段话,跟着我的笔触了解清华大学才女朱令的人生经历。

1、才女朱令

朱令,年出生于北京,爸爸是中科大毕业的高材生,家中有一个姐姐。小时候的朱令像一个童话故事中的公主一般无忧无虑。她有着满身的文艺细胞,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古琴等乐器,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孩。

年,19岁的朱令考上了清华大学化学系,这是令朱令以及全家人都感到高兴的消息。但朱令万万没想到的是,两年后,她却因为化学物质而身中剧毒,前途大好的人生遭遇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入读化学系后,朱令并没有停下自己爱好。她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包括游泳比赛和钢琴演奏比赛,并在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名次。

朱令的才华横溢,让她在全班乃至整个院系都格外出色,她经常参加各种演奏会,在其中独奏。有清纯活力的外在和出色才华的内在做支撑,朱令对未来充满了向往,积极、乐观、活跃以及开朗是朱令身上熠熠生辉的闪光点。

2、人生噩梦的来临

21岁的朱令,世界的美好一点点向她展开。然而,意想不到的噩梦般的经历却在她身上上演了。

年12月,朱令的头发开始脱落,吐字开始混沌不清,全身疼痛不止。但入院检查后,没有查出任何疾病。

次年3月份,朱令的症状再度来袭,且愈来愈重,整个人已经开始陷入昏迷状态。这时,还没有人知道,朱令原来是被人下了两次的“铊”毒。铊是种致命的元素,它无色无味,极其容易逃脱人的注意。

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有人提出借助互联网求救。当时互联网还不常见,是个罕见的求助手段。有人把朱令的症状用英语写成求救信发布在互联网上,果然成效很大,仅仅七天,收到了来自全世界医生封左右的回复信。

三成左右的医生认为是“铊中毒”。但这个想法并没有立马得到有关人员的重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有医生终于拍板确认是“铊中毒”。

确认好病症之后,治疗就相对简单了。服用普鲁士蓝即可,两个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生成复合物后可以随粪便排出。服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经过检测,朱令体内的铊已经降到了安全值以下,无需继续服用。

然而,这种极其有毒性的化学元素早已经破坏了朱令的神经系统和身体主要器官,这个破坏是不可逆的进程。这意味着,朱令要面临全身瘫痪,脑萎缩,双目几近失明,丧失几乎任何正常人所具有的能力的处境。

这场噩梦,在短短两年内把朱令的美好年华和大好前程全部毁于一旦。

3、呼吸的意义

现在的朱令,生活全依靠年迈的父母。

她不能走路,自己不会吃饭,整个人就是新生婴儿的状态。

她和婴儿不同的是,婴儿会一点点长大,慢慢会走、会跑、会思考,而朱令只能一辈子停留在婴儿的状态,并且一点点衰老,直至死亡。

现在的朱令,已经48岁了,从中毒瘫痪至今,全靠父母抚养。26年过去了,她拖着瘫痪的身体呼吸着空气,已经延续了26年的艰难生活。这26年来,她像一个“行尸走肉”般生活,但她的呼吸仍有意义。

当年到底是谁给朱令下的毒?这是个至今都没有答案的疑问。

朱令仍在呼吸着,她只要还在,就有可能见证凶手被正法的那天,她的呼吸是对行凶者的一种无声的追查,呼吸里蕴含着一条真理:生命的光辉总有一天会照耀大地,光明是最坚强的一种存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wwjm.com/zcmbhl/13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