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78.html

年,甘丹妮曾担任马山县金钗镇龙印村第一书记,年12月,作为市委选派的砺炼干部,她第二次来到深度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脱贫攻坚工作。驻村期间,甘丹妮始终恪守“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注重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抓好村“两委”队伍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发动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在决胜脱贫攻坚战役中展示出了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的风采。

谋划产业促发展

云灵村是上林县14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这里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发展产业困难大、路子少。

对于第二次担任第一书记的甘丹妮来说,驻村以后的首要目标,就是想法子振兴当地的产业,提振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要实现贫困户增收、贫困村摘帽,关键是选准产业发展的路子。”她说,没有持久的产业收入,贫困群众不可能稳定脱贫。

经过充分调研,甘丹妮召开村“两委”、村民代表会议商议,为云灵村的脱贫确立了“优化传统、创立特色、振兴农旅”的产业发展思路。

对于一直守着传统产业过日子的云灵村来说,甘丹妮的大胆作为为村民们打入了一剂“强心针”。很快,村民们便积极参与到产业的规划与引进中,通过流转土地、加入合作社,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产业。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云灵村就引进了亩的高值渔项目,同时传统的桑蚕和肉牛产业也逐步向贫困户辐射。其中,高值渔项目逐渐成为云灵村的支柱产业。年,占地亩的那地庄高值渔项目,产出高值渔5万多斤,产值达万元,带动贫困户93户,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贡献了5.6万元,成功打造成云灵村水产养殖产业扶贫示范园。云灵村产业路就这样走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激发内生动力助脱贫

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村里的高值渔项目发展如火如荼,但甘丹妮并不满足于这一个产业。在她眼中,多元化的产业才是确保长久增收的基础。“必须要发展村民自主经营的‘造血’产业,才能真正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内生动力,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的士气。”她说。

为此,甘丹妮与结对帮扶企业对云灵村开展了深入调研,发现包心芥菜在广西市场的需求量极大,云灵村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芥菜产业。

经过精心谋划和充分论证,云灵村最终确定了“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扶持合作社、能人大户、贫困户实施种植加工。该项目由农业公司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农户进行芥菜种植,并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保价收购产业扶持模式,由结对帮扶企业提供必要的生产资料、配套设施及服务支持,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户种出来没办法销售而不敢种的问题。

“春季芥菜种植周期为两个月,亩产斤,实行保底价收购后,除去成本,每亩的纯利至少有元,如果市场价格好,利润还会持续上涨。”于是,甘丹妮亲自挑选带头人,实地寻找适合发展种植的土地,从村民中找到7名经济能人带头种植,签订了亩芥菜的购销协议,推动村民迈出了自主发展产业的第一步。

团结班子凝聚力量

“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时期,需要我们这些拥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帮扶干部站出来,带好头、引好路,团结党员干部一起为贫困群众做榜样,激发内生动力。”甘丹妮说。

甘丹妮带领村“两委”干部拜访老党员、村民代表,召开经联社会议,走家串户了解群众最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问题,到每一个点去实地测量、调研,主动协调落实项目。在班子的共同努力下,云灵村编制完成了未来两年最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项目库,共同确定了云灵村脱贫的产业发展思路,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和高值渔养殖产业项目落地。

“两委”干部的努力,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今年,在云灵村春节晚会上,甘丹妮带领村“两委”班子向村民汇报了一年来全村的脱贫攻坚成效,提出了来年的设想。即使夜已深,村民们也不愿散去,都对这个班子充满了期待。

文章转自:南宁日报

审编:刘小卫

编辑:董晓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wwjm.com/zcmbzz/12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