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
共济失调是行走不稳、东摇西晃,如同醉汉,这个是最常见的了。然后发展为走路跌跤,而后开始独立行走困难,只能坐轮椅,此外还出现说话含糊不清,语速慢,乘车时视物复视,双手不能完成精细动作,穿衣扣纽扣困难,吃饭持筷笨拙,生活难以自理。
NO.1
小脑萎缩早中晚期症状
一、初期小脑萎缩的症状:
1、小脑萎缩患者走路犹如喝醉酒,动作反应较不灵活,动作的流畅性丧失,提重物有困难。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喃喃自语,答非所问。
2、上下楼梯双腿不协调,肌肉僵硬,无法精确的完成某些特定动作,如跑步、爬山、打球等都是常见的初期小脑萎缩的症状
3、眼球转动有障碍,无法快速的转移目标。
二、中期小脑萎缩的症状:
1、四肢、肌肉不协调感加重,运动失调现象明显,是常见的中期小脑萎缩的症状。舌头打结、说话不清楚,写字有困难,吃东西或喝水时容易被呛。
2、无法控制姿势与步伐,状似企鹅行走;摇摇晃晃,两腿微张或剪刀步,无法保持平衡,无法长距离行走,无法跑步,上下楼梯困难,走路时身体无法灵活调整。因此,容易摔跤。
3、记忆障碍近事记忆缺损发生较早,如经常失落物品,遗忘已应诺的事等。随着病情发展,渐至记忆力完全丧失。
三、晚期小脑萎缩的症状:
晚期小脑萎缩患者说话极不清楚,无法控制音调,甚至无法言语,写字无法辨认,吞咽困难。无法站立,甚至无法坐起,需靠轮椅代步,或卧床在床,生活无法自理。
NO.2
共济失调中医辨证
共济失调中医认为是阴虚风劫,肢体瘦削,步履艰难,站则摇晃欲坠,步则曲线行进,两脚剪刀交叉,动作协调不良,伴有头晕目眩,脑转耳鸣,腰膝酸软,或见潮热,手足心热,足跟痛。舌质红或红绛,苔少或见无苔,脉象细数。故以补肾健脾,填精益脑为法取效。
小脑萎缩的原因
(1)脾肾亏虚腿足自感无力,起立要用手撑,行走要靠人扶,步态不稳,跨步躯体前倾,足软易于跌仆,肢寒肌肉松弛,动则微有颤抖,平素形寒怯冷,纳少脘胀便溏。舌淡质薄苔白,脉象沉濡微弱。
(2)阴虚风劫,肢体瘦削,步履艰难,站则摇晃欲坠,步则曲线行进,两脚剪刀交叉,手也难以操作,书写歪斜过大,时有肢体颤抖,动作协调不良,言词含糊顿挫,语句单调不清,伴有头晕目眩,脑转耳鸣,腰膝酸软,或见潮热,手足心热,足跟痛。舌质红或红绛,苔少或见无苔,脉象细数。
(3)肾督阳虚下肢痿软发凉,脊柱侧弯后凸,行走下肢艰难,躯干前倾欲仆,手足可见畸形,言语呐吃呆愚,可伴心悸怔忡,阳痿不举,性欲减退。苔薄舌质淡白,脉象沉细尺弱。
共济失调会引起的并发症有脊髓型颈椎病、痉挛性脑瘫等。共济失调可累及四肢、躯干及咽喉肌,引起姿势、步态和语言障碍
NO.3
怎么预防小脑萎缩
1.增加社会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读书看报、写写算算,有规律地运转大脑,不断促进大脑神经及感官信息运动的活跃,有利于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推迟脑细胞的老化,延缓小脑萎缩的进程。“多一分社会交往就多一分身心健康”,中老年人应该走向社会,多增加外出活动的机会,刺激大脑皮层不断有新的兴奋点产生,从而延缓衰老,减慢脑功能衰退。
2.加强小脑锻炼。如退步走,倒走与向前走使用的肌群不同,给不常活动的肌肉以刺激,长期坚持倒走对要退酸痛、抽筋、肌肉萎缩、关节炎等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由于倒走属于不日然活动方式,可以锻炼小脑对方向的判断和对人体的协调功能,但老年人进行退步走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跌倒。
3.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是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的常见诱因之一,脑血管意外对脑组织的损伤最为直接和严重。平时可以多吃点水果,清淡饮食,便秘严重者可以配合饮用一些肠清茶,此外,银杏、丹参等活血、健脑的中药对预防小脑萎缩也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