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

药物

高血脂、高胆固醇,危害人们的健康,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密切相关,这是大众媒体、许多专家的一致看法,然而,事实的真相并不是表面上广泛宣传的那样简单。胆固醇的作用,近30年来被各种媒体、专业人员妖魔化,它和一类“神奇”的药物他汀类药物的过度宣传、推广非常有关。

他汀类药物,是20世纪80年代首先由日本人发现的一类可以快速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的药物。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外与中国被广泛推广使用的“神药”。据不完全统计,在75岁以上的美国人中,有近50%都在使用他汀类药物。在中国,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高血脂、肾病等病人,甚至在很多外科领域,如肾脏移植、肿瘤病人,在中老年人中都被广泛推荐、使用。因此,目前这类药物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神奇”,难道它们真的那么神奇,以随便吃、大量、长期服用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服用不当,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副作用。特别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如果长期不适当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导致痴呆的发病风险翻倍增加!

什么是

他汀类药物?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什么是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一类新型降脂药物,其基本作用是一个胆固醇合成酶——羟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胆固醇药物,也可以帮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因此,是目前临床上最有效的降脂药物。临床上,医生经常会给心血管疾病、脑卒中患者推荐,用于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的预防与治疗。

最新

研究发现:

在年一项最新研究中,美国科学家经过8年的随访观察发现,与服用亲水性他汀类药、或不服用他汀类药的患者相比,使用亲脂性他汀类药物的轻度认知障碍或认知正常的患者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了一倍以上。实际上10多年前国内外的多项研究已经发现,长期服用亲脂性他汀药可以大大增加认知障碍、痴呆、自杀、抑郁、失眠等脑部疾病的发病风险。此外,最新的研究也发现,脑内胆固醇降低与阿尔茨海默病(通常说的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脑萎缩、抑郁症、焦虑症等发病密切相关。因此,过度降低脑内胆固醇水平,可能大大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脑部疾病的发病风险。

为什么

会带来痴呆等严重副作用?

为什么他汀药会带来痴呆等多种神经系统的严重副作用?他汀类药物,就其化学特性而言,通常分为两大类,即亲脂性和亲水性他汀类药。亲脂性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而亲水性他汀类药包括瑞舒伐他汀和普伐他汀。亲水性他汀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肝脏;而亲脂性他汀类药物可以作用于全身各种组织、器官,包括肝脏、肾脏、心脏、肌肉与大脑等。由此可见,亲脂性他汀类药物可能影响的人体组织更多,包括进入大脑内,同时降低脑内胆固醇水平,导致大脑内胆固醇缺乏。

胆固醇

的重要性:

此外,胆固醇在对人体生理活动中是极其重要的营养物质。首先,细胞构成人体的基本组织与器官,而每个细胞的细胞膜都必需胆固醇。其次,胆固醇也是人体性激素、脑内神经甾体的产生的原材料。此外,胆固醇也直接调节人体细胞中数百种蛋白质的功能。因此,目前的研究发现,脑内胆固醇过低可能导致很多的疾病,包括老年痴呆、抑郁、自杀、暴力、头晕、头痛、失眠等。

专家提醒:

总之,临床上如何合理选择不同种类的他汀药可能与减少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发病风险非常有关。此外,他汀药的每日使用剂量、治疗疗程(时间)的控制可能也非常重要。因此,不应该盲目夸大他汀药降低胆固醇、血脂带来的好处,也应该谨慎选择适合病人的他汀药,同时也要控制好用药的剂量与服药的疗程,同时随访它们的副作用。如果要服用他汀类药物,建议谨慎使用。

原标题:《金医健康

警惕!盲目使用这种药物,可能让痴呆发病风险翻倍增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wwjm.com/zcmbhl/144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