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假如没有遇见你》由真人真事改编,现实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对80后小夫妻,他叫丁一舟,她叫赖敏。一把轮椅,一辆脚踏车,一条狗,在中国版图上他们走出了一个大大的“心”形,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做“你陪我一程,我伴你一生”的爱情。
1
“我生病了,它有一个可爱的名字——企鹅病,简单点说就是小脑萎缩,路走不稳、话说不清,最后会和渐冻症一样无法行动,只剩下回忆和思维,然后躺在床上眼睁睁地看着生命流逝。我虽然没有企鹅那样可爱,但是我比企鹅要珍稀,不是吗?”赖敏是一个乐观的女生,但是在她21岁的时候,她的世界还是一下子失去了鲜艳的色彩。直到有一天,一个消失了很久的名字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
丁一舟是赖敏的小学同学,那个曾经“吊车尾”的小男生,一直是被人欺负的对象,却被同桌那个爱笑的小姑娘细心关照了很多年。他一直暗恋着她,直到彼此离散,消失在人海。后来,丁一舟好不容易辗转获得了赖敏的联络方式,并且了解到她的近况。那时候她的病情已经很严重,行动不便,父母过世,没有直系亲属照料,只有一条名为阿宝的藏獒陪在她身边。“我去看看你。”在QQ上留下这句话的第二天,丁一舟便赶往她的城市,然后二话不说把她家连“锅”端了,连她一起打包到自己的公寓。
“让我照顾你吧。”这个粗糙的男人,没有说什么情话,却用他干净利落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我可能不能嫁给你,我可能会成为你的负担。”赖敏很怕丁一舟是一时冲动,对她的同情多过喜欢。但是丁一舟却坚定地对她说:“不是同情,是喜欢,这是我这辈子唯一能确定的事情。”
真爱你的人,即使跨越千山万水,历尽艰难险阻,终会遇见。
2
“与其在家里等死,不如出去看看。”28岁那年,喜欢读三毛作品的赖敏说出了自己心底的声音。这是她的梦想,不过她也就是想想罢了。但是丁一舟却默默记在了心中。他辞去了自己发型师的工作,打包好行囊,准备了一把轮椅,一辆脚踏车,拿着一张地图放在赖敏的面前。
这是赖敏和丁一舟共同做下的决定。因为疾病,丁一舟当然知道在“看世界”的路上,赖敏的身体状况可能会遭遇恶化的危险,但是在活得长久和活得精彩之间,他尊重赖敏的选择。你的遗憾,才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
赖敏曾在《朗读者》中说过她最喜欢的是三毛的《你是我不及的梦》,那一次她是带着欢笑和泪水将其读完的。她说,丁一舟一定是她用小脑向上帝换来的,但她不后悔。
的确,对赖敏而言,丁一舟就是她生命中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但是丁一舟却对她说:请让我负责帮你把这个梦做下去。
3
丁一舟带着赖敏出发了。哪里风景好,他们就停在哪里欣赏;哪时钱不够用了,他们就停在哪里靠劳动去赚,比如给人理发、帮人收庄稼、在草原上放牧……为了省钱,赖敏和丁一舟基本不住酒店。饿了就生火做饭,冷了就拾柴取暖,夜里就睡在帐篷里,抬头就看见星星。他们谢绝了所有人的帮助,热心人的捐款他们也都分文未动。
一路上他们吃尽了苦头,但是彼此却幸福得像花儿一样。“她愿意,我愿意,就这么简单。”丁一舟平淡地说道:“我做这一切从来不是为了感动谁,也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我并不认为她在拖累我。她其实是在成全我,成全了我作为男人的一份担当和责任。真正在发光的是她,而幸运的是我,因为我能占有这份温暖。”
旅途中,在驴友们的鼓励下,丁一舟手捧一束鲜花,单膝跪在赖敏面前向她求婚。“嫁给我吧,虽然给不了你荣华富贵,但我会让你幸福和快乐……”两个人风餐露宿,花费了半年多的时间,终于修成正果。
4
赖敏的企鹅病,是一种基因遗传疾病,在现在的医学条件下,是不可逆转的,而且一代比一代寿命短。赖敏的母亲是五十岁之前过世的,也就是说已经28岁的赖敏,她的未来最多不过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对此,丁一舟心知肚明,所以他无比珍惜。
你陪我一程,我伴你一生。这是他们对彼此最重要的承诺。从到,丁一舟和赖敏的“走心”之旅还在继续。“相信美好,遇见美好。”这是赖敏最喜欢的一句话。
生命中总会有一些痛苦和彷徨,感情的世界里也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只要想想这对“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的80后夫妻,我们是否应该学会更加珍惜。
最最亲爱的人啊,路途遥远,时光未老,我们在一起吧!--图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释迦牟尼佛对弟子们说了一则故事,说:过去无量劫之前,有一个婆罗门修行人,名字叫作光明,他在四万二千年之中修持清净行,已经到达不再造作种种恶业,甚至远离一切过失的境界。就在经过这四万二千年修行之后,有一次因为某种因缘他来到一个大城,这城里住了一个女人,名字叫作伽咤,这伽咤看到光明婆罗门色相端正,就生起了贪欲爱乐之心,走到光明婆罗门面前向他敬礼。这时光明婆罗门就问伽咤:“你对我是不是有什么希求而来到我面前敬礼?”伽咤回答说:“我请求您这位婆罗门修行人能与我共结为夫妻。”光明婆罗门就告诉她:“我是修行人,我已经不对女人生起贪欲爱乐之心了。”伽咤又说:“我今生如果不能跟你结为夫妻,我将在不久之后就结束这一生的性命。”这时光明婆罗门听了就想:“我好不容易经过四万二千年修持清净行,都不敢违犯任何禁戒,才能有今天的成果,怎么可以再与这个女人结婚,去受用违背清净修行的爱欲染著呢?让我千年万年修行成果毁于一旦!我还是赶紧离开她才好。”这么想以后,光明婆罗门就离开伽咤。但是才走离了七步,光明婆罗门却停住了脚步,心中生起了大悲心而改变了心念说:“我现在应该发起勇敢扞卫众生的心,纵使因为与这个女人结为夫妻而违犯禁戒,我也应该忍受地狱的苦报,不应该就这样离开她,让她因而失去了性命。”伽咤听到光明婆罗门的话,心中当然非常高兴!因为已能如她所愿,不至于要结束生命。这时光明婆罗门就抓著伽咤的手对她说:“就如你的希求,我同意随著你。”于是光明婆罗门就与伽咤结为夫妻,二人共同生活了十二年。因为古时候传统婆罗门修行人,是把一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外出寻访、跟随师父学习婆罗门祭仪,修清净行。第二个阶段,就是返家结婚生子,经营世间营生事务及祭祀礼仪,还有行布施等。第三个阶段,年纪中老,就把家业交给儿子家人,自己则是隐遁山林,栖居在树林中修苦行,专心思惟修行。到了最后第四个阶段,则离开山林,披著粗布衣,手持水瓶、钵碗游历四方,超脱世事,接受布施供养。因此光明婆罗门与伽咤一同过了十二年的夫妻生活之后就离家,栖居山林中精进修持清净行,然后舍报后就生到梵天,成为色界天人。释迦牟尼佛讲完这则故事后,又再说明,当时的光明婆罗门不是别人,正是释迦世尊的前身;而当时与光明婆罗门结为夫妻的女人伽咤,正是释迦世尊成佛前为悉达多太子时的王妃耶输陀罗。世尊说到这里,进一步解释其中的缘由说:光明波罗门当时能生起一念大悲心,怜悯伽咤、满伽咤的心愿,让她免于死亡;又因为之后还继续修清净行,得以生到色界梵天。由于这种大悲心与清净行的缘故,虽经过十百千劫轮回生死,受报各种三界身,但都不生起丝毫厌倦之心,最后终于成就究竟佛果。从这件释迦牟尼佛过去世的事迹,可以看出来,释迦世尊在因地修行时,正是为了救护众生,以大悲心成满众生的愿求而不顾自己的道业,甚至因而违犯禁戒必须下堕地狱受苦报,也在所不惜!丝毫不起厌倦之心。释迦世尊就是这样以大悲心对待众生、摄受众生,自己则继续不断修清净行,并且这两者的先后次序取舍,也相当明确,就是先利益众生,再成就自己;可以说,就是以利益众生、摄受众生来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纵使在夫妻之间,也是以同样的态度来面对。
两个人今世成为夫妻,固然有著过去生特殊的情缘;但是佛教认为:夫妻之间不应以贪欲爱乐为重,而应该彼此在道业上互相劝勉,将一世的情缘转为无量世的道缘。--摘录《学佛人如何面对婚姻?》
更多阅读:
别让焦虑毁了你的生活
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父母
失去了一生挚友的他,哀悼好友的视频让数十万人动容
书到今生读已迟:大书画家黄庭坚的神奇轮回故事
颠覆常识!史上最著名的三个思想实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wwjm.com/zcmbhl/12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