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癫痫的诊治水平和科研能力,正值举国同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9月29日,“”兴医工程特聘教授、重庆医院神经内科王学峰教授来到医院神经内科指导科研和临床工作,并进行授课。课程借助山医大一院远程会诊中心进行了网络同步直播。
上午9时,在神经内科示教室,王学峰教授首先对两位神经内科医师及研究生的综述和课题进行了指导,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逐一讲解。
上午9时30分,王学峰教授开始进行题为“科研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的授课,网络直播同时进行(点击文末链接观看精彩回放)。神经内科人员学习热情高涨,示教室座无虚席,同步网络直播在线观看人数上百人,并积极参与互动。
王学峰教授表示,科研工作要始于确定科学问题,始于源头创新。他结合现实科研工作中的实例指出,科研要有合理的科学假说,科学问题要有基础,其结果不能来源于推测,不能用文献代替研究,一个科学研究只能专注研究一个问题。他列举了科研课题的几个来源,以及癫痫研究和癫痫诊治临床实践中存在的科学问题,随后介绍了科研方案设计的方法,提出要注重齐同对比,注意可重复性,防止假阳性和假阴性。最后,他对科学研究中如何选择科学的方法,结合实例进行了详细讲解。授课结束后,山医大一院神经内科主任郭军红与王学峰教授就临床数据库的建立等问题展开了探讨,并安排部署了科室今后临床数据库建立等工作。下午3时,王学峰教授会诊了一位认知障碍原因待查的患者。他进行了详细的病史问诊和体格检查,仔细回顾了辅助检查结果。山医大一院神经内科癫痫学科带头人、癫痫病区主任孙美珍与王学峰教授就该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王学峰教授提出诊疗思路,并表示对于患者是否存在多系统损伤的证据,需要结合查体结果进行诊断,当查体阴性时,要回顾病史有无特异性症状。最终,结合该患者查体阴性、病史无特异性,他考虑患者出现走路不稳、轻度认知障碍等问题可能与既往长期饮酒,乙醇的神经毒性导致神经元老化加速有关。同时,他建议完善多导睡眠图检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等问题,导致慢性缺氧,加速神经元坏死。他还指出,患者头颅核磁提示全脑萎缩,建议复查头颅核磁,注意冠状位和矢状位扫描,观察小脑、脑干等部位有无明显萎缩。此外,他建议继续观察病情变化,不排除进展为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OPCA)可能。
会诊结束后,王学峰教授对神经内科另外三位青年医师的课题进行了指导,提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
王学峰教授一天的指导虽然短暂,但是内容丰富又极具实用性,既有科研工作的指导,又有临床思维的培养,让神经内科人员受益匪浅,收获颇丰。本次活动运用网络直播方式,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促进了医疗资源下沉,推动了神经内科远程医疗的发展和学科交流。
医院神经内科专业是我省“”兴医医院和学科之一,科室将乘“”兴医工程东风,在各位特聘教授的鼎力相助和科室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提升科室临床和科研水平,努力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临床专科。该科癫痫亚专业的癫痫诊治水平和科研能力也必将在王学峰教授的带领下更上一层楼。
王学峰教授简介王学峰,男,主任医师,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科主任,博士生导师。重庆市(教委)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政府特聘“两江学者”,“首席医学家”,国际抗癫痫联盟执委会委员,原国际抗癫痫联盟《EpilepsyOpen》杂志主编,中国抗癫痫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癫痫与脑电图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癫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重症协作组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重症分会常委。主要从事癫痫、神经重症及脑电图的研究。主编出版过七本学术专著,其主编的代表性著作《RefractorystatusEpilepticus》曾被国际最大出版商Springer用英文向全球发行。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Lancet、JAMANeurology、ScienceAdvance、Neurology、Epilepsia等杂志上发表被SCI收录的论文篇,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2项纵向科研基金资助。文末福利王学峰教授年9月29日于医院神经内科题为“科研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的授课直播回放链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wwjm.com/zcmbhl/1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