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年人会出现手抖现象,他们往往不自知或是认为这是年龄大、身体衰老的表现而任由其发展,直到严重影响生活才怀疑自己患上帕金森病。事实上,手抖可由多种情况引起。
手抖在医学上称为震颤,震颤不仅发生在手,还可出现在头部、脚、躯干等位置。通常震颤分为生理性震颤和病理性震颤,正常人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生理性震颤,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安静时出现,是一种细小的、快速的、无规律的抖动,常与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等有关。生理性震颤不属于疾病,也不需要治疗。但是,病理性震颤常是某些疾病的征兆,是指身体部位不随意地颤动,常反复出现。
病理性震颤主要分为运动性震颤和静止性震颤两种类型。
静止性震颤往往在患者不注意的时候出现,通常在患者主动运动、主动取物的时候不会震颤,但是在静止的时候,如看演出、看电影或者坐车时,被旁人发现患者在不自主地震颤。这种震颤只会在静止时出现,在运动时会减轻或消失,睡觉时多数人可消失。其最常见的病因就是帕金森病,而判断是否患上帕金森病最重要的一个依据,就是震颤的发展过程,如果患者首先出现了一边手抖,接着发展到同侧的脚抖,再发展到另一边手抖,最后到另一边脚抖,像这样发展的,就很可能是帕金森病。另外,从震颤的频率也可以区分是否为帕金森病,如果患者一秒内震颤4~6下,那么这就可能是帕金森病。而如果震颤频率很快,就不一定是帕金森病了,有可能是感染中毒引起的,例如发烧、甲状腺疾病引起的。
运动性震颤安静时不明显,症状表现为肢体在活动时出现抖动。运动性震颤常见于脑部病变,典型的疾病如原发性震颤。上述疾病如得不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会完全失去自理能力。运动性震颤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意向性震颤,一种是姿势性震颤。
意向性震颤,是患者越接近物体越震得厉害,越做精细动作越厉害;虽然平时没事,但是会影响到手部功能,多是由脑部疾病引起。若患者起病很快,如昨天还是正常的,第二天就出现了震颤,这时候就要根据发病方式来诊断,最常见的是脑血管病(中风)、脑部出血、血管堵塞等急性疾病。此外,还有一些慢性疾病也会引起意向性震颤,例如特发性震颤,也叫老年震颤。这种震颤起病很慢,有的患者甚至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得了,随着年纪增长越来越重,发展到最后会渐渐丧失肢体功能,生活无法自理。一般由血管病、小脑萎缩引起。
姿势性震颤,顾名思义就是当患者保持某种姿势就会震颤,往往在静止和睡眠时消失,精神兴奋时增强。检查方式:患者双手平伸,手上放一张纸,当患者两上肢前伸,和腕部伸直维持一定姿势时,腕关节会突然屈曲,将纸张掉落,而后腕关节可迅速伸直至原来的位置,则可确认为姿势性震颤。这种震颤以不规则、无节律、振幅经常有变化为特征,系中枢神经系统反复抑制和兴奋肌张力所致。主要见于全身性代谢疾病,如尿毒症、慢性肺功能不全、低血钾、心力衰竭时的红细胞增多症及低血镁症。
不同类型的震颤都指向不同的病,看似简单的动作,医学信息很多。因此,震颤患者一定要到专科、尤其是神经科做鉴别。不同类型的震颤引起的原因不一样,对身体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出现手抖的绝大多数疾病通过药物及手术治疗,都能获得良好效果。
点击“阅读全文”,直接订阅最新《医药养生保健报》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wwjm.com/zcmbwh/6518.html